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地震勘探
第9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4月04日 ~ 2025年06月08日
学时安排: 4-5小时每周
进行至第2周,共10周 已有 39 人参加
立即参加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39)
spContent=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地震”居然可以用来寻找油气资源,这是真的吗?成都理工大学文晓涛教授带领课程组,从地震波传播的基本理论出发,为您逐步揭晓答案。课程包括了“地震勘探原理”、“地震勘探野外工作方法”、“地震资料处理”、“地震资料解释”等四部分内容,每年线上开放2次,适于地球物理学、勘查技术与工程、资源勘查工程等专业高年级大学生、研究生和从事地球物理勘探工作的科技人员学习。我们将为学习者提供优质的授课与服务,欢迎大家登录!
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地震”居然可以用来寻找油气资源,这是真的吗?成都理工大学文晓涛教授带领课程组,从地震波传播的基本理论出发,为您逐步揭晓答案。课程包括了“地震勘探原理”、“地震勘探野外工作方法”、“地震资料处理”、“地震资料解释”等四部分内容,每年线上开放2次,适于地球物理学、勘查技术与工程、资源勘查工程等专业高年级大学生、研究生和从事地球物理勘探工作的科技人员学习。我们将为学习者提供优质的授课与服务,欢迎大家登录!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地震勘探是利用人工激发产生的地震波在弹性不同的地层内传播规律来勘探地下的地质情况的一种地球物理方法,是油气勘探中最重要的地球物理方法,在煤田勘探、工程地质勘探以及地壳和上地幔深部结构探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与其他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相比,具有精度高、分辨率高、探测深度大的优势。

    成都理工大学《地震勘探》课程的开设可以追溯到建校之初的1958年,并一直被列为地球物理学、勘查技术与工程、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经过几代人的建设和传承,已建设成师资队伍雄厚、特色鲜明的四川省一流课程。

    为适应中国大学MOOC课程建设需要,近年来课程组加强了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地震勘探》慕课包括了地震勘探原理、野外工作方法、地震资料处理、地震资料解释等四个方面,线上资源丰富、团队与学员互动频繁深入,可满足与地球物理相关的多层次、多领域学员的学习需求。

授课目标

地震勘探是地球物理学、勘查技术与工程、资源勘查工程等专业的专业核心课。课程注重理工结合、多学科交叉,聚焦行业前沿,开拓实训项目,共建工程案例,推动产教融合,兼顾油气与工程勘探。通过学习,达到以下三个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地震波传播基本规律和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掌握地震资料采集、处理和解释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2.能力目标:在勘探过程中,能够利用地震勘探及相关课程中的基本原理,提取关键参数,并识别和判断其中的关键环节;能够利用模型分析方法,表达并合理分解复杂地震勘探问题;在此基础上,能够熟悉常用软件中核心模块的基本原理,能够使用这些软件或编程解决实际地震勘探问题。

3.素质目标:具有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优良品德;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能力;具有敢于突破传统、勇于创新的精神。

课程大纲

1. 绪论

绪论

单元测试

2. 地震勘探原理

2.1 地震地质模型

2.2 均匀、各向同性、理想弹性介质中的三维波动方程

2.3 无限大均匀各向同性介质中的弹性波场及特征

2.4 地震波的反射、透射和折射

2.5 多层黏弹性介质中弹性波场及特征

2.6 几何地震学原理

2.7 地震波速度及地震地质条件

单元测试

预习题(针对第六章反射波运动学部分)

预习题(针对第六章折射波运动学部分)

预习题(针对第六章绕射波运动学部分)

预习题(针对第六章“τ-p域内各种波的运动学特点”小节和第七章)

3.地震勘探野外采集方法

3.1 观测系统

3.2 激发地震波

3.3 地震干扰波及特征

3.4 地震波的接收

3.5 共反射点多次叠加技术

野外采集部分第一章的预习题

组合和多次覆盖部分的预习题

4.地震资料处理

4.1 地震资料处理概述

4.2 动校正、静校正处理与水平叠加

4.3 “三高”处理

4.4偏移处理

4.5 地震速度参数提取方法

测试题(针对预处理、动静校正、水平叠加、三高处理等)

作业1

测试题2

5.地震资料解释

5.1 构造解释基础

5.2 地震剖面的地质解释与地震构造图

5.3 地震剖面的地层学解释

地震解释(时间剖面、特殊地质现象、时深转换)

地震解释(构造图的绘制、地层学、岩性解释)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先修课程包括:

1)数理基础类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数学物理方程

2)场论、弹性波动力学

3)数字信号处理基础

4)普通地质学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地震勘探原理、方法和解释,李录明等,地质出版社,2007年。

地震勘探原理(第三版),陆基孟等,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9年。(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地震数据处理方法(第二版·富媒体),陈小宏等,石油工业出版社,2021年。(国家十四五规划教材)。

成都理工大学
6 位授课老师
文晓涛

文晓涛

教授

吴昊

吴昊

副研究员

潘晓

潘晓

副研究员

推荐课程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