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拉开探究地质与工程相互作用规律的序幕,让我们合理利用和保护工程赖以生存的地质环境!
拉开探究地质与工程相互作用规律的序幕,让我们合理利用和保护工程赖以生存的地质环境!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工程地位:
我们生活生存的任何工程建筑物都是建在一定的工程场地上的,工程场地具有人工/工程和自然/地质属性。工程血泪史告诉我们:忽视工程地质工作,都会给工程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轻则修改方案、增加投资、延误工期,重则酿成灾害,甚至在使用期间仍毁于一旦。
▷课程内容:
围绕影响场地工程能力的地质条件及地质问题而展开,主要讲述场地外貌(地形地貌)、内在物质(岩、土、水)、组织构造(地质构造)、不利于场地稳定性的自然演化过程(不良地质作用)和工程勘察等内容,共7章60讲。
▷学习收获:
通过学习掌握工程地质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原理,学习者可探究地质与工程相互作用规律,让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协调相处。
▷学习方法建议:
(1)抓住一条主线:知识点虽然多,但基本上是围绕与工程有关的地质条件及地质问题而展开的。学习过程中,努力领会这段话:工程地质条件及问题皆因地质与工程结缘而生,仅从一方来谈条件谈问题都是片面的;工程与地质相遇,相识相知相适应方可和谐共生。
(2)加强理解分析:公式和计算少,内容多为定性描述,学习不难也不易,建议观看教学视频,阅读相关材料,认真理解分析并善于归纳总结。
(3)重视实践环节:很多概念、方法和原理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和深化,多联系身边的工程地质现象加以理解。
▷课程团队成员:王桂林、文海家、罗云菊、杨海清、杨忠平和吕欣。

授课目标
了解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的关系,掌握工程地质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原理,能阅读分析和应用工程地质资料。
课程大纲
绪论
课时目标:1)熟悉工程地质学的定义,理解工程地质学的研究方法。2)掌握工程地质条件的概念及要素,掌握工程地质问题的概念及类型。3)掌握土木工程对地质环境的基本要求,认识工程建设与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
岩土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
课时目标:1)掌握地质作用及类型,理解地质年代的概念,掌握相对年代及绝对年代的确定方法。2)掌握矿物的主要性质。3)掌握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的形成、结构和构造,理解常见岩石的鉴别方法。4)熟悉岩石的主要工程性质、影响岩石的工程性质的因素。5)掌握岩石的工程类型。6)掌握风化岩的概念,理解风化岩的工程性质,掌握风化作用的概念及类型,熟悉风化带划分及特点。7)了解土体分类及其工程性质,熟悉常见特殊土的定义及其主要的工程性质。
2.1 岩土材料工程性质的因素影响
2.2 地壳及地质作用
2.3 地质年代的确定方法
2.4 矿物
2.5 岩石成因及其工程地质性质
2.6 岩石的工程分类
2.7 风化岩
2.8 土的工程分类
2.9 特殊土
第二单元测验
地质构造及其对工程的影响
课时目标:1)掌握地质构造的概念及类型,了解岩层的定义,掌握岩层产状的定义、测定及表述方法,理解岩层露头的含义。2)掌握褶皱的定义及分类、褶皱的野外识别,熟悉褶皱对工程的影响。3)掌握断裂构造的定义及分类。,4)掌握裂隙的定义及分类,理解裂隙的工程地质评价,了解裂隙的统计方法。4)掌握断层的定义及分类,熟悉识别断层的标志,理解断层的工程地质评价,掌握断裂构造对工程的影响。5)熟悉地质图的阅读。6)熟悉岩体的定义及其与岩石、土体的区别。7)熟悉岩体结构特征及类型。8)掌握结构面的极射赤平投影图示方法及其应用。
3.1 岩层产状
3.2 褶皱
3.3 裂隙
3.4 断层
3.5 地质构造对工程的影响
3.6 地质图及阅读
3.7 岩体的工程特性
3.8 岩体的工程分类3.9 结构岩体稳定性的赤平投影分析法原理
3.10 结构岩体稳定性的赤平投影分析法应用
第三单元测验
地貌及第四纪地质
课时目标:1)熟悉各种地貌形态的特征和成因。2)了解第四纪分期。3)掌握第四纪堆积物主要成因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
4.1 工程场地的地貌类型
4.2 山地及平原地貌对工程的影响
4.3 河流地貌
4.4 河流对工程的影响
4.5 地貌与第四纪地质的关系
4.6 第四纪沉积物的工程特征
第四单元测验
地下水及其对工程的影响
课时目标:1)掌握地下水的基本概念,了解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特征。2)掌握地下水分类及各类地下水的特征。3)掌握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4)了解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5)了解不同含水介质中地下水的赋存和运动特征。6)掌握地下水的不良工程地质作用。
5.1 工程地下水的概述
5.2 地下水埋藏类型-上层滞水
5.3 地下水埋藏类型-潜水
5.4 地下水的运动规律
5.5 地下水埋藏类型-承压水
5.6 不同含水介质中的地下水
5.7 水文地质图读图分析
5.8 地下水的不良工程地质作用-地面及地基沉降
5.9 地下水的不良工程地质作用-流砂与潜蚀
5.10 地下水的不良工程地质作用-基坑突涌
第五单元测验
不良地质作用及防治
课时目标:1)掌握地震、震级、烈度的定义,近震、远震及地震波的传播等基本概念,了解断裂活动和地震的关系,熟悉活动断裂的分类和识别及对工程的影响2)掌握岩溶与土洞的概念,岩溶地区工程地质问题,岩溶与土洞的形成条件,熟悉岩溶地区工程地质问题的防治。3)掌握滑坡的概念、分类、影响因素,滑坡的发育过程,滑坡的识别,滑坡的防治。4)掌握危岩及崩塌的概念,崩塌的分类、形成条件及防治。5)掌握泥石流的概念、分类、形成条件及防治。6)了解山区地质灾害链。
6.1 不良地质作用-地震
6.2 地震区建筑场地的选择
6.3 岩溶与土洞的形成
6.4 岩溶地基的工程地质问题及防治
6.5 斜坡灾害-滑坡
6.6 产生滑坡的因素及发育过程
6.7 滑坡形态要素及识别
6.8 滑坡防治
6.9 斜坡灾害-崩塌
6.10 崩塌防治
6.11 泥石流
6.12 泥石流防治
6.13 不同斜坡地质灾害的关系
第六单元测验
工程地质勘察
课时目标:1)熟悉工程地质勘察的概念,了解场地等级、地基等级和勘察等级的划分,掌握勘察阶段的划分。2)掌握工程地质勘察方法的主要类型。3)熟悉工程地质勘探,了解物探的概念及分类。4)熟悉常见的工程地质原位试验。5)熟悉勘察成果的表达。
7.1 工程地质勘察概述
7.2 工程地质勘察方法
7.3 工程地质勘察资料的整理及报告剖析
7.4 典型岩土体稳定性问题及勘察要点-边坡工程
7.5 典型岩土体稳定性问题及勘察要点-地基工程
7.6 典型岩土体稳定性问题及勘察要点-地下工程
第七单元测验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参考资料
参考教材:王桂林主编,《工程地质》第2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3
常见问题
问:这门慕课提供什么资源?
答:课程全套教学视频,交流讨论,动画,典型案例等资源。
问:如何获取通知、公告?
答:养成每日登陆学习的习惯或激活邮箱随时收阅提醒邮件。
问:怎么跟老师交流?
答:讨论区发贴。
问:中国大学MOOC常见问题的解答在哪里?
答:https://www.icourse163.org/help/help.htm#/hf?t=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