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是用化学和生物化学技术检测人体标本,了解人体生理、病理状态下物质组成和代谢,为临床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依据的学科。其核心是向临床提供准确、有效、及时的检验报告。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是由化学、生物化学、临床医学等学科交叉融合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学科。它是生物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同时也是临床医学学生“实验诊断学”课程的重要内容。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疾病状态下生物化学基础以及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生物化学变化,生物化学标志物用于监测的基本原理和如何通过选择、建立和评价最终用于临床的过程和方法。
通过此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临床生化检验实际工作的能力。
第1周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临床生物化学检测方法的选择与评价
2.1检验方法的评价
2.2临床生化检验分析质量指标
第三章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项目临床应用性能评价
3.1参考区间
3.2医学决定水平
3.3诊断性能评价
第1周测试
第2周
5.3试剂盒双试剂
5.4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基本结构
5.5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基本操作
第四章 酶学检测技术
4.1酶活性测定有哪些方法?
4.2酶偶联法测定酶活性
4.3酶循环法
4.4酶活性单位
4.5同工酶
4.6如何上机设定测定酶活性的K值?
第五章 自动化分析技术
5.1自动生化分析仪
5.2后分光技术
第2周测试
第3周
第六章 血浆蛋白质与含氮化合物的生物化学检验
6.1血清总蛋白的检测
6.2血清蛋白质电泳
6.3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6.4 C-反应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
6.5高尿酸血症与痛风
第七章 糖代谢紊乱的生物化学检验
7.1血糖及影响因素
7.2葡萄糖的检测
7.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7.4 HbA1c的检测
7.5糖尿病自身抗体的检测
7.6尿白蛋白的检测
7.7糖尿病的实验诊断
第3周测试
第4周
第八章 血浆脂蛋白代谢紊乱的生物化学检验
8.1血脂
8.2血浆脂蛋白
8.3载脂蛋白
8.4原发性高脂蛋白血症的临床检测
第九章 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的生物化学检验
9.1血气分析常用指标
9.2酸碱平衡失调病例分析
第4周测试
第5周
第十章 微量元素与维生素异常的生物化学检验
10.1微量元素的检测
10.2维生素的测定
第十一章 体液中酶的生物化学检验
11.1 疾病时血清酶活力改变的机制
11.2常用血清酶在部分疾病时的改变
第5周测试
第6周
第十二章 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
12.1转氨酶与肝实质细胞损伤
12.2肝纤维化的生物化学检测概况
12.3肝纤维化的生物化学检测指标(上)
12.4肝纤维化的生物化学检测指标(下)
12.5黄疸发生的生物化学机制
12.6黄疸发生的生物化学鉴别诊断
第十三章 肾脏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
13.1肾脏疾病生物化学检验项目的选择与应用
13.2肾脏疾病的病例讨论
第6周测试
第7周
第十四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
14.1心肌损伤的生化标志物与应用
14.2心衰的生化标志物与应用
第十五章 骨代谢紊乱和相关元素的生物化学检验
15.1钙磷镁代谢异常及其检测
15.2骨代谢激素调节、异常及其检测
15.3骨转换相关标志物及其检测
第7周测试
第8周
第十六章 内分泌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
16.1下丘脑-垂体功能检查
16.2甲状腺功能检测
16.3肾上腺髓质功能检测
16.4肾上腺皮质功能检测
第十七章 消化系统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
17.1胰腺炎的生物化学检测
第8周测试
第9周
第十八章 神经及精神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
18.1部分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分子病理及实验室检测
18.2阿尔茨海默病的分子病理与实验检测
18.3脑脊液的生化检测
第十九章 妊娠及新生儿的生物化学检验
19.1妊娠相关疾病诊断指标
19.2唐氏综合征的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
第9周测试
第10周
第二十章 治疗性药物监测
20.1治疗性药物监测
第二十一章 临床毒物检验
21.1临床毒物检测
21.2铅中毒的检测
21.3酒驾的检测
第10周测试
1.徐克前,李艳,主编.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年
2.徐克前,主编.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
3.徐克前,王传新,主编.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第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