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从《诗经》到《边城》——中国文学名著选读
第7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2年09月05日 ~ 2022年12月31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4120 人参加
立即自学
往期不提供结课证书,想参加下学期课程, 点击这里预约>>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86)
spContent=课程将作品赏析与理论学习融为一体,以中国文学发展史为纵坐标,以文体发展史为横坐标,详解同时具有时代代表性和文体代表性的名家名作。立足于“漫步文学长廊,察观文体衍变,传承文化星火”,引导大家精读文学作品、掌握文体知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课程将作品赏析与理论学习融为一体,以中国文学发展史为纵坐标,以文体发展史为横坐标,详解同时具有时代代表性和文体代表性的名家名作。立足于“漫步文学长廊,察观文体衍变,传承文化星火”,引导大家精读文学作品、掌握文体知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从<诗经>到<边城>——中国文学名著选读》课程打通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现代文学的专业壁垒,以中国文学发展史为纵坐标,以中国文学文体发展史为横坐标,详细解析同时具有时代代表性和文体代表性的名家名作。从《诗经》《楚辞》到《红楼梦》,再到鲁迅、沈从文、张爱玲, 文学长廊中绵绵延续的文化星火,于无声处潜移默化,熏陶浸润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课程共12章,共44个教学视频。分“先秦汉魏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现代文学”三大版块,分别由中国传媒大学王永教授、朱萍教授、刘春勇教授讲解。


本课程的成绩构成为:单元测验占20%、单元作业占30%、期末考试占30%、课程讨论占20%,课程满分100分,60分合格,85分优秀。

授课目标

让学生在学习完课程中单篇(部)的文学名著之后,能够形成一定的中国文学发展史概念;能够掌握比较明晰的中国文学发展脉络;能够将作品赏析与理论学习融为一体,见微知著;能够深入体会单篇(部)作品在历史长河中的文学意义、文体意义及文化价值;能够浸润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进而提升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课程大纲
风雅比兴与香草美人一一先秦至汉代文学名著选读
课时目标:本章主要学习先秦文学作品《诗经•黍离》、屈原《山鬼》,以及汉代史传散文代表作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使大家了解《诗经》、“楚辞”、《史记》的基本常识,掌握《黍离》的思想主题、”山鬼“的人物形象以及项羽的形象特征,并对屈原、司马迁的人格精神有所了解。
1.1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黍离》
1.2 若有人兮山之阿——屈原《山鬼》
1.3 力拔山兮气盖世——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隐逸与艳情一一魏晋六朝文学名著选读
课时目标:本章主要学习阮籍的《咏怀诗》、陶渊明的《读山海经》、谢灵运的《石壁精舍还湖中作》,以及南朝最长的乐府民歌《西洲曲》,使大家以点带面地了解这一时期诗歌创作的美学风貌、艺术技巧和文化精神。
2.1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阮籍《咏怀•夜中不能寐》
2.2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陶渊明《读山海经》
2.3 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2.4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
盛唐气象与五代词风一一唐五代文学名著选读
课时目标:本章主要学习唐代诗人王维的《辛夷坞》、李白的《行路难》、杜甫的《登高》三首诗歌作品,以及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破阵子》。通过学习这些作品,使大家掌握王维、李白、杜甫诗歌的美学风貌、艺术技巧和文化精神。
3.1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王维《辛夷坞》
3.2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3.3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3.4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李煜《破阵子》词
宋词情韵与元曲风华一一宋元文学名著选读
课时目标:本章主要学习宋词和元杂剧。主要讲解北宋词人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词和元代前期王实甫的《西厢记》杂剧。元代前期是元杂剧的黄金时代,《西厢记》是元杂剧中影响最大的作品。籍此两个作品,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学成就与文化风貌。
4.1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欧阳修《踏莎行》
4.2 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王实甫与《西厢记》
4.3 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西厢记》的戏剧冲突
谁是英雄?谁是好汉?一一明代文学名著选读(上)
课时目标:本章主要学习章回小说中历史演义体小说和英雄传奇体小说的文体特色,了解《三国演义》《水浒传》的成书过程、主要版本、思想主旨、艺术特色、文化意蕴。《三国演义》虚构与史实相结合,具有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把蜀汉君臣塑造成“仁君、贤相、忠臣、良将”的优秀代表;运用特征化描写方法突出人物形象的精绝之处;“文不甚深,言不甚俗”,雅俗共赏;在文体与精神两方面都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水浒传》采用联缀体(连环列传体)结构,有条不紊地讲述了众英雄百川归海、同聚梁山的过程;塑造了同而不同的英雄群像;主要人物性格有着清晰的变化发展的过程;是我国第一部纯白话文体章回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诞生以来,对国内国际文化都影响深远。
5.1 七实三虚——历史演义体小说与《三国演义》
5.2 怎样才能平定天下?——《三国演义》思想倾向与文学成就
5.3 从淮南、太行到梁山——英雄传奇体小说与《水浒传》
5.4 怎样才能治理好国家?——《水浒传》思想倾向与文学成就
灵根育孕源流出一一明代文学名著选读(中)
课时目标:本章主要学习神魔小说的特点,了解《西游记》成书过程与主要版本,通过《西游记》漫长的成书过程理解其复杂的思想倾向。《西游记》先讲述孙悟空的出身、经历,再写唐僧的“取经缘起”,叙述核心是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一路降妖除魔、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后得成正果的故事。幻想色彩浓厚,又反映现实人生,把真实的社会文化与虚构的故事情节完美地统一在一起,人物塑造中能够做到神性、物性、人性与主旨寓意的完美结合。《西游记》诞生以来,对国内国际文化都影响深远。
6.1 主角应该为谁?——神魔小说与《西游记》
6.2 怎样才能正心诚意、降伏心魔?——《西游记》思想倾向与文学成就
一灵咬住,再不放松一一明代文学名著选读(下)
课时目标:汤显祖“临川四梦”传奇,都改编自前人作品,但都注入了新的灵魂。剧情都与梦有关,前两梦《紫钗记》《牡丹亭》更偏重于歌颂儿女真情,后两梦《南柯记》《邯郸记》更偏重于批评现实、提倡入佛入道。“临川四梦”包含了汤显祖的身世感慨、理想寄托和对官场的深刻批判。
7.1 人知其乐,不知其悲。——汤显祖与“临川四梦”
7.2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牡丹亭》思想倾向
7.3 愿普天下有情的都似咱——《牡丹亭》人物形象与影响
爱情与兴亡一一清代文学名著选读(上)
课时目标:本章主要学习清初传奇《长生殿》《桃花扇》。洪昇《长生殿》净化唐代李隆基与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广泛反映社会面貌,引出历史借鉴,抒发兴亡感叹。孔尚任《桃花扇》以明末复社名士侯方域和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勾连南明弘光朝兴亡往事,体制独特,注重史实,“剧”“史”统一。《长生殿》《桃花扇》创作时期、历史题材、思想主旨、审美风貌都接近,史称“南洪北孔”。
8.1 今古情场,问谁个真心到底?——洪昇与《长生殿》
8.2 一部闹热《牡丹亭》——《长生殿》文学成就
8.3 南朝兴亡,遂系之桃花扇底。——孔尚任与《桃花扇》
8.4 偏是这点花月情根,割他不断么?——《桃花扇》思想倾向
8.5 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桃花扇》文学成就
梦幻识通灵一一清代文学名著选读(下)
课时目标:本章主要学习清代世情小说《红楼梦》的文体特色与思想主旨。《红楼梦》主要书写贾宝玉这块“弃石”在当时无路可走的个人悲剧、女子悲剧、宝黛爱情悲剧、宁荣两府由盛而衰的家族悲剧。《红楼梦》时空设置模糊,情节、细节却具有很强的写实性。以石头神话和木石神话两个神话为楔子,又以甄府故事为引子;人间社会生活之外,还有青埂峰、灵河岸、太虚幻境三个神话世界,营造了一个精彩绝伦的艺术世界。《红楼梦》结构宏大完整,人物塑造典型化,语言雅洁生动,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在国内国际影响深远。《红楼梦》诞生以来,对国内国际文化都影响深远。
9.1 不是情人不泪流——曹雪芹与《红楼梦》
9.2 孤标傲世偕谁隐——《红楼梦》人物形象
9.3 情不情与情情——《红楼梦》文学成就
绝望与希望一一现代文学名著选读(上)
课时目标:本章主要学习鲁迅《野草》中的名篇《失掉的好地狱》《希望》、《故事新编》中的名篇《铸剑》、《彷徨》的首篇《祥林嫂》。《失掉的好地狱》要结合当时社会语境分析。《铸剑》是鲁迅作品当中比较具有鲁迅气质的作品。鲁迅认为在进化的历史上一切都是中间物,中间物不是最后的目标,是桥梁,是世界本身。《祥林嫂》中包含鲁迅的自况。结尾处表现出一丝亮色,即对于生活的重新迈进的信心。《希望》中,鲁迅认为希望必须附丽于存在,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10.1 导读 现代文学之美
10.2 我且去寻找野兽与魔鬼——《失掉的好地狱》
10.3 爱乎呜呼兮呜呼阿乎——《铸剑》
10.4 人死后是否有魂灵——《祝福》
10.5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希望》
死火中的新生一一现代文学名著选读(中)
课时目标:本章主要学习鲁迅《野草》中的名篇《颓败线上的颤动》《死火》《秋夜》、《故事新编》中的名篇《理水》。《颓败线上的颤动》是鲁迅的梦七篇之一。其中“老妇人”决绝绝望的心态,也代表了鲁迅当时的心境,即对于家庭、亲人,甚至对于学生的绝望心理。《死火》是鲁迅在五四及五四的退潮之后其自身的精神状况的写照。辛亥革命后,社会仍然让人绝望灰暗,此时鲁迅被失望包裹,成为“死火”,而新一代年轻人又唤醒了他青春的遗留。《秋夜》显示了颜色的多样性。它奠定了鲁迅《野草》留日时期梦想——五四战斗姿态——日后展望的“三段论”式的写作基调。《理水》中塑造了一位英雄人物大禹,其原型极大的可能就是瞿秋白。
11.1 所以无词的言语——《颓败线的颤动》
11.2 死火重温——《死火》
11.3 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秋夜》
11.4 中国的脊梁——《理水》
激流中的希望之歌一一现代文学名著选读(下)
课时目标:本章主要学习鲁迅《过客》《墓碣文》、沈从文《边城》、张爱玲《金锁记》。散文诗《过客》是鲁迅脚踏实地生活态度的一种象征主义表达,包含鲁迅独特的个人主义思想。《墓碣文》中表达的是要挣脱出死亡,向生命回归,是对生命的肯定。《边城》中淡淡的哀愁,表达了沈从文对于过去的、美好的、恒常的人性美与神性美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慢慢逝去的某种忧虑。《金锁记》主要通过曹七巧这一人物,展现了张爱玲苍凉的一面,显示出华丽迅速逝去后生命的颓废、腐朽与没败。
12.1 我还是要走——《过客》
12.2 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墓碣文》
12.3 湘西牧歌——《边城》
12.4 一个美丽而苍凉的手势——《金锁记》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古代汉语》《现代汉语》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1]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


[2] 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3] 朱栋霖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常见问题

Q :   如何参与我们的课程学习?

A :  登录“中国大学MOOC”网页,或使用手机“中国大学MOOC”APP,注册个人账号,选择本课程加入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上网条件,能够流畅观看教学视频,参与课程讨论和互评,完成单元测验、作业和考试。课程重要信息都会以公告的形式发布,请及时关注。


Q :  为什么在移动端无法答题?无法上传附件?

A :  中国大学MOOC暂时没有适配平板端,不能进行答题等操作;手机APP可以参与答题,但暂时无法上传附件,无法进行互评。建议学生使用电脑端谷歌浏览器操作学习,避免成绩出现问题。

中国传媒大学
3 位授课老师
朱萍

朱萍

教授

王永

王永

副教授

刘春勇

刘春勇

教授

推荐课程

彭凯平教积极心理学

大渔大师课

270人参加

彭凯平教情绪心理学

大渔大师课

79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