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人类在没有形成文化之前就开始了游戏。游戏帮助我们在幼时学习技能、理解社会规则并认识世界。
游戏需要人的参与,需要遵循人的心理。我们在游戏,甚至是生活中很多游戏化应用中感受的快乐和“套路”都是来自于设计师对心理学相关规律的使用。
游戏中的心理学,欢迎您与我们一起来探秘。
人类在没有形成文化之前就开始了游戏。游戏帮助我们在幼时学习技能、理解社会规则并认识世界。
游戏需要人的参与,需要遵循人的心理。我们在游戏,甚至是生活中很多游戏化应用中感受的快乐和“套路”都是来自于设计师对心理学相关规律的使用。
游戏中的心理学,欢迎您与我们一起来探秘。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游戏心理学主要研究游戏玩家和游戏设计者的心理。课程将对游戏内容、游戏表现以及游戏体验等设计层面进行理论讲解。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及其在游戏设计中的应用方法,能够结合实例从不同理论角度分析实际问题,提升根据游戏玩家的心理来设计游戏或游戏化应用的能力。
教材:《游戏心理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5年12月
授课目标
使学习者具备以心理学研究的视角看待游戏进而分析研究的能力,能够为学习者选择游戏、健康游戏提供帮助。
课程大纲
首先要有一个脑
课时目标:如果没有现在我们所拥有的大脑和各种器官,我们可能很难享受如此丰富的游戏体验。学习人类的生理基础能够为我们自身如何感受世界、感受游戏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1.1课程综述
1.2 神奇的大脑
1.3 镜像神经元
1.4 生物节律与游戏中的时间
1.5 视觉与游戏
1.6 视觉与游戏难度1
1.7 视觉与游戏难度2
1.8 用户界面
1.9 游戏中的信息加工
1.10 视知觉与错觉
1.11 听觉
1.12 其他感觉
游戏即学习
课时目标:即使是被我们认为不具有高级智慧的动物,也有通过游戏进行学习的能力。从行为主义的视角看,游戏是能够“简单粗暴”地成为教育的利器。
2.1 游戏行为概述
2.2 经典条件反射
2.3 试误学习
2.4 行为塑造
2.5 强化
2.6 惩罚
2.7 强化计划1
2.8 强化计划2
2.9 强化计划3
2.10 消退和停顿
有黏性的游戏
课时目标:如果前一章让我们对“人性”之类的词汇感到“绝望”,那趁着还能抢救一下,回头来看看被游戏设计师们广泛研究和津津乐道的“动机”“需求”“沉浸”等等,这些是被认为使人“上瘾”的重要因素。
3.1 游戏粘性
3.2 游戏中的失败
3.3 动机1
3.4 动机2
3.5 动机3
3.6 基本需求1
3.7 基本需求2
3.8 需要层次理论
3.9 沉浸1
3.10 沉浸2
3.11 沉浸3
咱们游戏玩家
课时目标:玩家的参与是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玩家是游戏设计的重要目标。了解对于玩家的各种分类可能远没有理解如何进行研究和分类来得重要。因此,本章节更希望大家基于这些已有的成果,思考当下对于玩家的研究途径。
4.1 游戏玩家概述
4.2 人格结构理论1
4.3 防御机制
4.4 人格结构理论2
4.5 玩家分类1
4.6 玩家分类2
4.7 玩家分类3
4.8 情绪
4.9 游戏中的攻击
4.10 游戏中的暴力
游戏中的社交
课时目标:即使是“单机游戏”的玩家,也有与其他玩家交流游戏体验和感受的需求。在以互联网为技术基础的当代,玩家在游戏中的互动也为游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5.1 游戏中的社交
5.2 玩家群体
5.3 馈赠
5.4 嫉妒
5.5 价值最大化
5.6 网络游戏盈利方式
5.7 提高玩家留存
5.8 游戏推广
5.9 病毒式营销
研究方法
课时目标:最后才涉及研究方法,纯粹是因为我们认为对这门课程感兴趣的同学更多的基础是在于“游戏”而非“心理学”。因此,希望本章节可以为大家提供在感兴趣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的工具。
6.1 10个有趣的研究
6.2 研究方法1
6.3 研究方法2
6.4 游戏测试1
6.5 游戏测试2
6.6 游戏测试3
6.7 游戏测试4
6.8 生理心理学测量
6.9 课程总结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参考资料
教材:《游戏心理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5年12月
常见问题
Q : 这门课程难不难?
A : 这门课程是面向大众的入门课,只要您玩过游戏,有一定的游戏体验就可以参加学习。
Q : 这门课程需要投入多少时间?
A : 我们给大家的参考时间是每周1.5小时,主要包括视频学习时间和完成在线测试的时间。为了完成主观题,还需要一定的游戏体验时间和分析思考的时间,这部分需要学习者自己把握,但平均到一个学期来看,1.5个小时也是差不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