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是经济学学位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同时也是众多其他学科的基础性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课程系统阐述了统计资料搜集、整理和分析的原理、原则和方法。学生通过统计课程学习,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并能够熟练运用统计方法搜集、处理数据,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为学生学习其他经济、管理课程及进行经济问题研究打下基础。本课程以理解统计思想为根本、讲授现代统计方法为手段,以使学生掌握收集、分析、解释数据等统计方法为目的。比较系统而扎实地掌握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正确体会和理解统计学的基本思想。本课程建设的内容包括课程讲授、软件实操、习题练习、在线答疑等内容。课程资料包含大量案例和阅读资料,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软件操作方面会录制包括SPSS、R语言、Python语言在内的多个分析平台的微视频,使学生全面掌握统计模型的操作技巧。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统计思想,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内容与方法,并学会应用统计方法分析和研究社会经济中的实际问题,掌握相关统计软件的操作和实践。
第一章 统计学与统计数据
1.1 什么是统计学
1.2 什么是数据
第一章 单元测验
第二章 统计数据收集的方法与数据质量
2.1 抽样与调查知识点
2.2 什么是概率抽样
2.3 什么是非概率抽样
2.4 抽样误差与非抽样误差
第二章 单元测验
第三章 数据的图表展示
3.1 为什么要整理和图示化数据
3.2 数据的整理方法
3.3 常见的统计图表
3.4 应用更广泛的数据可视化
3.5 数据整理与图示的工具
第三章 单元测验
第四章 数据的统计量描述
4.1 平均数
4.2 中位数与分位数
4.3 方差与标准差
4.4 离散系数与标准分数
4.5 偏度与峰度
软件小课堂:数据的统计量描述
第四章 单元测验
第五章 抽样分布
5.1 统计量与抽样分布
5.2 样本均值抽样分布与中心极限定理
第五章 单元测验
第六章 参数估计
6.1 评价估计量标准
6.2 区间估计思想
6.3 置信水平
6.4 区间构造
6.5 样本量计算
第六章 单元测验
第七章 参数的假设检验
7.1 什么是假设检验
7.2 假设检验原理
7.3 假设检验的两类错误
7.4 一个总体均值的检验
7.5 比例及比例之差的检验
7.6 两个总体均值之差的检验
软件小课堂:假设检验
第七章 单元测验
第八章 方差分析
8.1 方差分析
8.2 方差分析的原理
8.3 单因素方法分析
软件小课堂:方差分析
第九章 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9.1 相关关系分析
9.2 回归模型与方程
9.3 方程估计
9.4 拟合优度分析
9.5 统计检验
9.6 回归应用
软件小课堂:回归分析
第十章 聚类分析
10.1 聚类的思想
10.2 距离的定义
10.3 类间距离
10.4 系统聚类
10.5 快速聚类
软件小课堂:聚类分析
第十一章 时间数列分析与预测
11.1 时间序列
11.2 移动平均
11.3 指数平滑
11.4 季节指数
第十二章 课程拓展
专题1:统计学课程思政
专题2:统计学的应用案例
专题3:统计学的历史名人漫谈
教材:
《统计学原理》 马立平 张玉春 主编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8年。ISBN:9787121342165
《应用统计学(第三版)》 马立平 刘娟 主编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年。ISBN:9787563823642
参考书目:
《统计学》 贾俊平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年。
《统计学基础》 茆诗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
Q : 本课程使用什么教材?
A : 《统计学原理》 马立平 张玉春 主编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