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是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确定的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必修课程,是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最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课程教学体系以开放经济为环境,以实体经济运作为基础,从金融理论的发展脉络和中国金融学科的发展演进中定位课程的教学内容,从纷繁复杂的金融问题中选取了信用体系与规范发展、货币供求与均衡、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金融功能与金融结构、利率与公司金融理论、金融资产定价与有效市场理论、开放金融理论与政策、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金融监管理论与实践等重大关键理论与政策问题展开研讨式教学。
课程教学由中央财经大学国家级金融学优秀教学团队成员李健、李建军、马亚、蔡如海、黄志刚、郭田勇老师共同主持,通过课程学习,力图使学生在掌握和深入理解金融理论的基础上,了解国内外经济和金融体制的共性与特性,比较不同体制下金融运行的特点;运用现代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研究方法,辨析主要金融理论流派的观点与主张,提高研究问题、辨析和解决问题的理论应用能力和实际能力;学会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视角,观察和分析经济与金融运行的发展状况及其变化规律,特别是通过对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金融体制变迁和金融发展轨迹的跟踪研究,解读内在机理与规律性,力求做到金融理论与实务研究的本土化;理解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金融监管的安排与措施等,增强政策观念,提高认识、运用和研究政策的能力;了解新时代的金融发展动态,掌握学术研究和专业发展的前沿问题、最新成果与发展趋势,关注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金融创新的新成果,探讨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提高学生在新形势下的适应、开拓和创新能力。
本课程教学理念先进,倡导以问题为导向、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老师助学导学为辅、通过教学互动进行研讨式教学;教学方法多元,主要是阅读教学大纲和文字教材、观看教学视频、查阅多种教学资源、组织课堂讨论、安排作业测试和考试等;本课程的教学资源丰富,提供了教学大纲、文字教材、视频、PPT 、数据库、案例库、文献库、问题讨论、热点关注等配套的多个大容量教学资源库供学习者共享。比较适合于在校攻读金融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和愿意深入探讨金融理论与政策问题的学习者使用。
第一讲 导论
1.1 金融理论发展的脉络与逻辑
1.2 中国金融学科发展的基础与演进
1.3 《金融理论与政策》课程的定位与教学安排
第一讲 导论-案例
第一讲 导论-文献
第一讲 导论-热点关注
第一讲 导论-数据库
第一讲 导论-习题
第一讲 导论-问题讨论
第二讲 信用体系与规范发展
2.1 信用范畴与本质特征
2.2 中外信用理论研究成果的简要回顾与梳理及信用的发展和动态展望
2.3 中国经济运作中的信用问题
第二讲 信用体系与规范发展-数据库
第二讲 信用体系与规范发展-案例库
第二讲 信用体系与规范发展-文献库
第二讲 信用体系与规范发展-热点关注
第二讲 讨论课
第二讲 信用体系与规范发展-习题
第二讲 信用体系与规范发展-问题讨论
第三讲 货币供求与均衡
3.1 经典货币理论简介
3.2 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3.3 中国的货币需求分析
3.4 货币供给理论的发展
3.5 金融创新与货币供给
3.6 货币均衡与失衡
第三讲 讨论课
第三讲 货币供求与均衡-数据库
第三讲 货币供求与均衡-案例库
第三讲 货币供求与均衡-文献库
第三讲 货币供求与均衡-热点关注
第三讲 货币供求与均衡-习题
第三讲 货币供求与均衡-问题讨论
第四讲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4.1 中央银行职能作用的争议(一)
4.2 中央银行职能作用的争议(二)
4.3 中央银行职能作用的争议(三)
4.4 中央银行的业务分析(一)
4.5 中央银行的业务分析(二)
4.6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几个问题 (一)
4.7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几个问题 (二)
第四讲 讨论课
第四讲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数据库
第四讲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案例库
第四讲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文献库
第四讲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热点关注
第四讲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问题讨论
第四讲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习题
第五讲 金融功能与金融结构
5.1 金融功能与金融结构(一)
5.2 金融功能与金融结构(二)
5.3 金融功能与金融结构(三)
5.4 金融功能与金融结构(四)
5.5 金融功能与金融结构(五)
第五讲 讨论课
第五讲 金融功能与金融结构-数据库
第五讲 金融功能与金融结构-案例库
第五讲 金融功能与金融结构-文献库
第五讲 金融功能与金融结构-热点关注
第五讲 金融功能与金融结构-习题
第五讲 金融功能与金融结构-问题讨论
第六讲 利率与公司金融理论
第六讲 利率决定与传导机制:理论回顾
第六讲 利率市场化改革:理论与实践
第六讲 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与实践(一)
第六讲 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与实践(二)
第六讲 公司金融理论以及中国的实践(一)
第六讲 公司金融理论以及中国的实践(二)
第六讲 讨论课
第六讲 利率与公司金融理论-数据库
第六讲 利率与公司金融理论-案例库
第六讲 利率与公司金融理论-文献库
第六讲 利率与公司金融理论-热点关注
第六讲 利率与公司金融理论-习题
第六讲 利率与公司金融理论-问题讨论
第七讲 金融资产定价与有效市场理论
第七讲 本讲导读&金融资产与金融工具
第七讲 金融资产&衍生金融工具定价理论、方法与应用
第七讲 信用衍生品定价理论、方法与应用(一)
第七讲 信用衍生品定价理论、方法与应用(二)
第七讲 有效市场理论与分析
第七讲 资产定价理论发展评述
第七讲 讨论课
第七讲 金融资产定价与有效市场理论-数据库
第七讲 金融资产定价与有效市场理论-案例库
第七讲 金融资产定价与有效市场理论-文献库
第七讲 金融资产定价与有效市场理论-热点关注
第七讲 金融资产定价与有效市场理论-习题
第七讲 金融资产定价与有效市场理论-问题讨论
第八讲 开放金融理论与政策
8.1 汇率决定理论:回顾与拓展(一)
8.2 汇率决定理论:回顾与拓展(二)
8.3 汇率制度选择:历史与争论
8.4 国际收支的基本概念与传统国际收支理论
8.5 中国外部不平衡的原因和治理措施
8.6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与跨期分析方法—经常账户分析的现代观点
第八讲 开放金融理论与政策-数据库
第八讲 开放金融理论与政策-案例库
第八讲 开放金融理论与政策-文献库
第八讲 开放金融理论与政策-热点关注
第八讲 讨论课
第八讲 开放金融理论与政策-习题
第八讲 开放金融理论与政策-问题讨论
第九讲 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
9.1 本讲导读
9.2 金融风险的一般理论(一)
9.3 金融风险的一般理论(二)
9.4 系统性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的形成(一)
9.5 系统性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的形成(二)
9.6 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管理
第九讲 讨论课
第九讲 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数据库
第九讲 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案例库
第九讲 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文献库
第九讲 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热点关注
第九讲 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习题
第九讲 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问题讨论
第十讲 金融监管理论与实践
10.1 金融监管理论的发展与演进(一)
10.2 金融监管理论的发展与演进(二)
10.3 外国金融监管实践的发展
10.4 中国金融监管理论研究发展
10.5 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发展(一)
10.6 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发展(二)
第十讲 讨论课
第十讲 金融监管理论与实践-数据库
第十讲 金融监管理论与实践-案例库
第十讲 金融监管理论与实践-文献库
第十讲 金融监管理论与实践-热点关注
第十讲 金融监管理论与实践-习题
第十讲 金融监管理论与实践-问题讨论
本课程先修课为本科生的《金融学》、《证券投资学》、《公司金融》、《金融风险管理》、《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国际金融》、《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当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等。
(一)著作:
1.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二卷第三篇,第三卷第五篇,人民出版社(1975)。
2. [美]米什金:《货币金融学》,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3.黄达:《黄达书集》,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版。
4. 曾康霖:《货币论》、《信用论》、《利息论》,载《曾康霖著作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5. 王佩真主编:《货币金融与政策》,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6. 王广谦:《经济发展中金融的贡献与效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7. 李扬等著:《中国金融理论前沿》(Ⅰ、Ⅱ、Ⅲ),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2001、2002)。
8. 谢平:《中国金融制度的选择》,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9. 王广谦主编:《20世纪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研究:进展与述评》,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10.李健等著:《中国金融发展中的结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1.陈岱孙、厉以宁:《国际金融学说史》,中国金融出版社(1991)。
12. 李健编著:《当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3.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83)。
14.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83)。
15. Y. M.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83)。
16.M.弗里德曼:《弗里德曼文萃》,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17.B.萨缪尔森、诺德豪斯:《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华夏出版社(1999)。
18.J.E.斯蒂格里茨:《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19.P.金德尔伯格:《西欧金融史》,中国金融出版社(1991)。
20.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21.Z.博迪、R.莫顿:《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2.克鲁格曼、奥伯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3. A.加利西林:《通货紧缩》,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24.弗雷德里克•米什金,斯坦利•爱金斯:《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5. 富兰克林•艾伦,道格拉斯•盖尔:《比较金融系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6. F.法伯兹,F.莫迪利亚尼,M.费里:《金融市场与机构通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27. 埃斯里•德米尔古克-肯特,罗斯•莱文.《金融结构和经济增长:银行、市场和发展的跨国比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8. 范希文,孙健:《信用衍生品理论与实务》,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29. 辛乔利:《影子银行》,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30. 罗伯特·麦可唐纳:《衍生品市场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1.詹姆斯·巴斯,小杰勒德·卡普里奥,罗斯·列文:《金融守护人:监管机构如何捍卫公众利益》,新知三联书店(2014)。
32. Stijn Claessens, Douglas Evanoff, George Kaulman.《宏观审慎监管政策:通向金融稳定的新道路》,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33. 杰克逊,西蒙斯:《金融监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二)期刊
1.中文:
《经济研究》、《改革》、《金融研究》、《财经》、《国际金融研究》《现代商业银行》、《证券市场》、《银行家》、《金融时报》、各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中国金融》、《银行家》、《财经》、《中国证券报》、《中国城市金融》、《国际金融评论》、《证券市场》。
2.英文:
“The Banker”、“Business Week”、“Econometrica”“American Economic Review”、“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