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概论
分享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生态文明时代,生态学通识教育已成为我国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生态学概论》应运而生,她将不负众望,让学习者在获得生态知识的同时培育生态文明素养,并同步达到思政育人的效果。 《生态学概论》带你穿越时空,了解地球生态的前世今生,学习生态科学核心基础知识,全面掌握不同层次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机理特征,浏览地球典型生态系统组成、功能及贡献,深度思考人类文明演化与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等研究热点,深刻理解生态文明为什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国为什么需要生态文明、长江大保护的重要意义等时代关切。 透过地球看生态,透过生态看文明。《生态学概论》掀起了“美丽中国与宜居地球”视野下生态学通识教育的序幕,必将掀起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教育的新浪潮。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一、课程建设背景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生态学通识教育势在必行。自2019年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率先给全校本科生开设《生态学概论》通识必修课。本课程源于我校多年来开设的专业课程《生态地理学》和《普通生态学》。2020年开始MOOC建设,经过教学团队老师集体智慧的贡献和教学实践,现已建成体系完善、教学资源丰富、特色鲜明的线上线下混合式优秀通识类课程。

 

《生态学概论》知识点系统而全面,同时兼备生态学与地球科学、环境科学的交叉融合,通俗易懂,旨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可持续发展观,培养具有一定生态素养的决策者和管理者,致力于宜居地球管理和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生态学通识教育在课程思政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可以实现生态学理论知识与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引导大学生深刻学习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激励大学生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教学理念是“夯实生态基础、培育生态素养、激励责任担当、建设美丽中国”。学习本课程之后,力争达到以下4个目标:

 

1、知识目标:系统学习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从宏观层面理解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机理与规律,树立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理念。

 

2、素养目标:激发学生内心的自然生态情怀和自发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与担当,培养大学生生态素养,塑造生态价值观,使之成为生态文明主战场的红专能优人才,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做出积极贡献。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动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拓展大学生创新能力。

 

4、思政育人: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引导大学生从历史生态文明角度去思考文明与生态、人类文明发展趋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长江大保护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深刻学习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使大学生成为未来社会优秀的决策者、教育者和管理者,并运用所学知识去自觉维护生态安全。

 

三、设计原则

 

本课程的设计原则为创新性、示范性、理论结合实际及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本课程具有独树一帜的时代特色和学科特色,拥有一支稳定而高能的教学团队,扎实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学科智慧,是一门特色鲜明的通识课。

 

1、创新性提出“美丽中国、宜居地球”视野下的生态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具有领先性和示范性。从地球生态演化历史角度出发,讲解自然调控下与人类活动干预下的地球生态演化模式的差异,发现地球生态问题的人类活动根源,结合当代生态文明建设,讲解人类如何正确处理与自然的关系。

 

2、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方式,使生态学原理与生态文明理念得到完美表述,增强了教学效果和社会影响力。结合案例教学,从不同组织层次水平讲解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机理、特征与规律,为当代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提供理论支撑。

 

3、紧跟时代步伐,教学设计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引导大学生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立德树人。结合课程思政与基本国策,讲解生态文明的历史必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国为什么需要生态文明以及长江大保护的意义。

 

四、教师团队

 

本课程拥有一支稳定而高能的教学团队(16人),教授6人,副教授10人,均为主讲教师,老中青结合,平均年龄45岁,主体为中青年教师。

 

教师1:顾延生,男,教授,博导,课程负责人。2004年获武汉大学历史地理学博士学位。现为国际植硅体学会委员、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湿地演化与生态恢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曾经主持省级教研项目1项、多项校级教研项目,公开发表教学研究论文5篇,曾获2008-2010年度校级优秀教学奖。主要从事生态演化与环境保护、气候变化与生态响应等研究。先后承担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出版中文专著2部、教材1部。

  

教师2:郑敏,女,副教授,硕导。2007年获华东师范大学植物学博士学位。同年任教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主要承担承担的教学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动植物与环境学》、《动植物与人类》、《生态学概论》。主要从事植物分类学、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1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1项。发表研究论文10余篇。

  

教师3:程丹丹,女,副教授,硕导。2012年获得荷兰莱顿大学植物生态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植物多样性、植物化学生态学、植物入侵生态学和植物微生物组的研究工作,研究重点是菊科千里光属植物生物碱的多样性以及欧洲千里光在中国的入侵机制。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4项。2014年入选“楚天学子”人才计划。在New Phytologis、Metabolomics、Journal of Chemical Ecology、生态学杂志等期刊发表科研论文30多篇,参与编写专著7部、教材1部。现为中国植物学会、中国生态学会会员。

  

教师4:杨晓菁,女,副教授,硕士导师。2007年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获动物学博士学位。湿地演化与生态恢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成员。2010-2011年曾赴荷兰莱顿大学进行了为期13个月的公派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动物生态学、鸟类鸣声行为生态学。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和多项省部级研究项目。

  

教师5:蒋永光,男,副教授,硕导。2014年获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水生生物学博士学位。2014年至2017年,在深圳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从事环境微生物生物技术与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研究内容涉及微生物的合成生物学改造及环境应用,水环境微生物生态学及其在水污染生态修复中的应用。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已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

  

教师6:葛继稳,男,教授,博导。2005年获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水生生物学专业博士学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态环境研究所所长、湿地演化与生态恢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第一副主任。曾获“全国自然保护区先进个人”、“湖北省农业科技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主要从事湿地生态学、保护生物学、植物生态学以及生态影响评价等研究,在自然保护地规划与管理、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编目、生态与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曾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科技攻关和多项省部级项目;已出版独著和主编专著各1部、副主编及合著著作15部,第二主编教材1部,发表论文150余篇;发现并命名高等植物新种1个;曾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现为国家注册环评师,主要社会职务有湖北省生态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林业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常务理事暨自然保护地分会会长、湖北省自然保护地专家委员会委员等。

  

教师7: 谢作明,男,教授,博导,2006年获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环境科学博士学位,环境学院“环境生物地球化学”课题组负责人,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主要从事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与防治、环境生物地球化学、环境化学污染物生态毒理效应和风险评价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13-2014年赴美国康奈尔大学进行访问研究。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10余项。近年来,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和Ecotoxicology等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总他引700余次;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1项,并于2013年获得第十五届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主编教材1部、专著1部,参编专著3部。

  

教师8:葛台明,男, 博士,教授。1998年获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博士学位。1985.7-1999.12在湖北民族学院(现湖北民族大学院)园艺系任教,2000.1-2006.9在湖北省公安厅工作,2006.10起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工作,主要从事分子标记开发、珍稀濒危物种遗传多样性分析与保育等工作。主要社会兼职:湖北省生态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生物工程学会理事,中国遗传学会、中国法医学会会员,历任第九届湖北省政治协商会议委员(科技界),湖北省法医学会物证委员会主任,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L)实验室评审员、检查机构评审员,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协会特聘研究员,湖北警官学院客聘教授。先后承担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约50篇,以副主编参编教材2部。

  

教师9: 刘邓,男,教授,博导。2012年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古生物与地层学博士学位。现为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主要从事微生物生态学和生物地球化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先后主持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自然指数期刊论文10篇。参编教材1部和专著3部。曾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十二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现为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古生物学会以及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成员。2022获得科技部青年千人计划资助。

  

教师10:颜能,男,特任教授,博导。2020年1月博士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2020年3月-2022年3月在香港城市大学进行博士后工作,2022年6月至今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作。主要主要从事环境化学、环境毒理学、纳米毒理学、细胞生物学以及生物成像等相关研究工作。在 J. Am. Chem. Soc., ACS Nano, Environ. Sci. Technol.以及Anal. Chem.等国际一流SCI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0余篇 (其中第一/通讯作者共17篇),累计被Nat. Nanotechnol., Chem. Soc. Rev., ACS Nano, Environ. Sci. Technol.等杂志引用400余次, 参与申请美国专利2项(授权1项) ,国家发明专利3项 (授权2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2021年入选湖北省“百人计”划创新人才项目。 担任Rev. Environ. Contam. Toxicol. (IF: 7.9)青年编委,担任ACS Nano, Theranostics, J. Colloid. Interface Sci.以及Rev. Environ. Contam. Toxicol. 等期刊审稿人。

  

教师11:侯新东,男,副教授,硕导,环境学院教师。2014年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博士学位。主要承担的课程包括:《生物化学》、《生物化学实验》、《基因工程》、《生命科学导论》、《生态学概论》。主要从事分子古生物学、分子生态学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项目7项,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20余篇。作为主编编写教材2部,参与编写专著1部。

  

教师12:秦养民,男,副教授,硕导。2011年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四纪地质学博士学位。2014年10月至2016年1月,在瑞士纳沙泰尔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从事自然地理学、生态学、土壤学和环境变化研究,涉及湿地生态与古环境重建、湖泊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微生物生态指示与生物地理等领域。曾获首届“中国地质大学优秀博士创新基金”、中国地质大学“李四光奖学金”和“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奖”等奖励。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和特别资助项目资助。在国内外各类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论文20余篇。参编专著1部。

  

教师13:李立青,男,副教授,硕导。2007年获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生态学专业博士学位。同年任教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主要承担《城市雨水管理》、《生态学》、《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2013于美国马里兰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系访学。主要从事城市地表径流水文、水质学,海绵城市与流域水污染控制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与参加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任务5项。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Water Science & Technology 和环境科学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教师14:冯亮,男,博士,副教授。2007年获得华中农业大学微生物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教师。主要从事环境微生物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研究及应用内容包括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浅层湖泊轻微污染生物治理、地下水原位修复、农田土壤改良修复等。主持科研项目10余项,出版专业领域教材3部。

  

教师15:姜舟,男,副教授,硕导,“地大学者”青年优秀人才。2016年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2014年-2015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环境基因组研究所联合培养。主要从事热泉和地下水环境中砷、硫、铁、氮和碳等多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微生物生态学和功能组学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各1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以及横向课题等6项,已发表SCI论文20余篇。

  

教师16:鲁小璐,女,副教授,硕导。2010年获武汉大学微生物学博士学位。2010年至2012年,在美国西南医学中心、南加州大学从事分子微生物学研究工作。2013年任教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主要承担的教学课程:《功能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实验》。现主要从事环境及地质微生物方面研究,涉及重金属等污染环境下微生物的响应机制、微生物介导的重要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多项。在PNAS、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等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参与编写教材1部。


五、地图声明

本课程内容涉及的地图均为标准地图,审图号分别为:GS(2016)1584、GS(2016)1609、GS(2016)1584、GS(2016)1549、GS(2019)4344、GS(2019)4345、GS(2014)1342、GS(2016)2937、GS(2021)5443、GS(2019)4344、GS(2019)1823、GS(2016)2947。

授课目标

生态学通识教育旨在给当代大学生传递生态优先、生态友好的认识,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自然观和生态忧患意识,提高大学生的生态素养,使之成为未来社会优秀的决策者、教育者和管理者。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高中生物、高中地理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1)《生态学概论》(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第3版),曹凑贵、展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生态学》(面向21世纪教材)(第2版),杨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生态学:科学与社会之间的桥梁》(第1版),尤金·P·奥德姆 (Eugene P.Odum) (编者), 何文珊 (译者),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4)环境科学概论(2) ,杨志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1月。

5)地球科学概论(第2版),汪新文主编,地质出版社,20133月。


 本课程的部分内容和图表摘自相关文献和互联网,在此向原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