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学是采矿工程专业和安全工程专业的核心主干必修课程。
本课程主要讲述固体矿床开采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包括煤炭地下开采和煤炭露天开采、以及非煤固体矿产地下开采。主要内容有:现代井工煤矿的采煤方法、准备方式、开拓方式、矿井开采设计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现代露天煤矿开采工艺、工艺系统、主要采运设备、开采程序和运输系统,非煤固体矿床开拓、采矿工艺及主要采矿方法,以及采矿前沿技术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矿山开采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主要技术,进而系统了解和掌握矿山生产系统、生产环节和开采技术及装备,了解国内外采矿工业发展现状、采矿技术前沿及其发展趋势,具备从事矿山采掘设计、施工、组织生产的能力,具备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矿山开采复杂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内容全面,由名师担纲讲解,采用案例式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详略得当、讲述透彻。
1.使学生掌握采矿基本原理,掌握现代矿山开采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主要技术,对矿山生产系统、生产环节和开采技术和装备有比较全面和系统的把握,了解国内外采矿工业发展现状、采矿技术前沿及其发展趋势。
2.使学生掌握采煤工艺、采区(盘区或带区)及矿井开拓等矿井设计方法。
3.使学生掌握矿山工程经济决策方法,在进行方案比选时,能够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安全、法律、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因素,并做出正确的选择。
4.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采矿专业知识分析解决矿山生产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5.使学生了解矿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地位和重要贡献,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矿业技术、装备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学煤爱煤”的矿业情怀。
6.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第一章 绪论
1.1 我国煤炭工业现状
我国煤炭工业现状-单元测验
我国煤炭工业现状-单元作业
第二章 矿井开采的基本概念
2.1 煤田开发的概念
2.2. 井田内的划分及开采顺序
2.3 矿井生产的概念
2.4 采煤方法
矿井开采的基本概念-单元测验
矿井开采的基本概念-单元作业
第三章 长壁垮落采煤法的采煤工艺
3.1 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
3.2 采场支护与顶板管理
3.3 作业方式与循环作业图表
3.4 薄煤层综采工艺特点
3.5 大采高综采工艺特点
3.6 智能化工作面工艺特点
3.7 采煤工艺模型课
长壁垮落采煤法的采煤工艺-单元测试
长壁垮落采煤法的采煤工艺-单元作业
第四章 长壁工作面工艺参数、管理和设计
4.1 采煤工艺主要技术参数
4.2 综采工作面设备配套
4.3 特殊条件下的采煤工艺
4.4 工作面安装与搬迁
长壁工作面工艺参数、管理和设计-单元测试
长壁工作面工艺参数、管理和设计-单元作业
第五章 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
5.1 采区巷道布置与生产系统
5.2 区段平巷布置与掘进方式
5.3 回采顺序与通风方式
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单元测试
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单元作业
第六章 倾斜长壁采煤法
6.1 带区巷道布置与生产系统
6.2 带区参数及巷道布置分析
6.3 倾斜长壁采煤法工艺特点
倾斜长壁采煤法-单元测验
倾斜长壁采煤法-单元作业
第七章 长壁放顶煤采煤法
7.1 长壁放顶煤采煤法及其类型
7.2 顶煤破碎过程及其放出规律
7.3 放顶煤工艺参数
长壁放顶煤采煤法-单元测试
长壁放顶煤采煤法-单元作业
第八章 采煤方法的选择和发展
8.1 采煤方法的选择及其发展
采煤方法的选择和发展-单元测试
采煤方法的选择和发展-单元作业
第九章 准备方式的类型
9.1 准备方式分类
9.2 采区式准备方式
9.3 盘区式准备方式
9.4 带区式准备方式
准备方式的类型-单元测试
准备方式的类型-单元作业
第十章 准备巷道布置及参数分析
10.2 采区参数
10.1 采区上山布置
准备巷道布置及参数分析-单元测试
准备巷道布置及参数分析-单元作业
第十一章 采区车场
11.1 采区下部车场
11.2 新型辅助运输方式及车场
采区车场-单元测试
采区车场-单元作业
第十二章 井田开拓的基本概念
12.1 矿井储量、年产量和服务年限
12.2 井田开拓方式分类
井田开拓的基本概念-单元测试
井田开拓的基本概念-单元作业
第十三章 井田开拓方式
13.1 立井开拓
13.2 斜井开拓
13.3 平硐开拓
13.4 综合开拓
13.4 多井筒分区域开拓
井田开拓方式-单元测验
井田开拓方式-单元作业
第十四章 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
14.1 井筒(硐)形式的选择
14.2 井筒(硐)位置的确定
14.3 开采水平的划分
14.4 大巷的布置方式
14.5 井田开拓改革及发展
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单元测验
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单元作业
第十五章 井底车场
15.1 井底车场形式及选择
第十六章 矿井开拓延深
16.1 矿井开拓延深方式
矿井开拓延深-单元测验
矿井开拓延深-单元作业
第十七章 矿井开采设计
17.1 矿井开采设计的程序和方法
17.2 矿井开拓设计方案比较示例(1)
17.3 矿井开拓设计方案比较示例(2)
矿井开采设计-单元测验
矿井开采设计-单元作业
第十八章 非煤固体矿床开采概述
18.1. 基本概念
18.2 矿床赋存特点
18.3 矿床划分及开采顺序
非煤固体矿床开采概述-单元测验
第十九章 矿床开拓及其特点
19.1 矿床开拓方法
19.2 非煤矿床开拓的主要特点
矿床开拓及其特点-单元测验
矿床开拓及其特点-单元作业
第二十章 采矿工艺
20.1 落矿
20.2 矿石运搬
20.3 采场地压管理
采矿工艺-单元测验
采矿工艺-单元作业
第二十一章 采矿方法
21.1 采矿方法概念、分类和选择
21.2 空场采矿法
21.3 崩落采矿法
21.4 充填采矿法
采矿方法-单元测验
采矿方法-单元作业
第二十二章 特殊采矿方法
22.1 特殊采矿方法
22.2 海底资源开采
22.3 非煤固体矿床开采发展趋势
特殊采矿方法-单元测验
特殊采矿方法-单元作业
第二十三章 煤矿露天开采绪论
23.1 露天开采的基本概念
煤矿露天开采绪论-单元测验
煤矿露天开采绪论-单元作业
第二十四章 露天生产环节及开采工艺
24.1 露天开采的主要生产环节(1)
24.2 露天开采的主要生产环节(2)
24.3 露天开采的主要开采工艺(1)
24.4 露天开采的主要开采工艺(2)
露天生产环节及开采工艺-单元测试
露天生产环节及开采工艺-单元作业
第二十五章 露天开采境界及露天矿建模
25.1 露天开采境界的确定方法和原则
25.2 露天矿地质模型的作用
露天开采境界及露天矿建模-单元测验
露天开采境界及露天矿建模-单元作业
第二十六章 露天开采程序
26.1 露天矿开采程序(1)
26.2 露天矿开采程序(2)
露天开采程序-单元测验
露天开采程序-单元作业
第二十七章 露天矿运输系统
27.1 露天矿主要运输系统
露天矿主要运输系统-单元测验
露天矿主要运输系统-单元作业
第二十八章 露天开采的发展趋势
28.1 露天矿发展趋势
露天矿发展趋势-单元测验
露天矿发展趋势-单元作业
选修者应具备如下课程知识:
工程制图、矿山地质学、测量学等。
参考书:
1.杜计平,孟宪锐,等.采矿学(第3版).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9(教材)
2.张先尘,钱鸣高.中国采煤学.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3
3.徐永圻.采矿学.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
4.汪理全,徐金海,屠世浩,等.矿业工程概论.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
5.张东升,马立强,万志军.非煤固体矿床地下开采.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0.
6.王青,任凤玉,顾晓薇,等.采矿学(第2版).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1.
7.屠世浩.现代采矿工程案例.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2.
网络教学资源:
1.杜计平,屠世浩,万志军,等.采矿学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https://www.icourses.cn/sCourse/course_3123.html
2.屠世浩,万志军,才庆祥,等.走进矿山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https://open.163.com/newview/movie/courseintro?newurl=%2Fspecial%2Fcuvocw%2Fzoujinkuangshan.html
3.万志军,程敬义,马文顶,等.煤矿智能化工作面开采虚拟仿真实验国家一流本科课程. https://www.ilab-x.com/details/v5?id=4188&isView=true
Q1: 本课程师资队伍情况如何?
A1: 课程负责人之一屠世浩教授,江苏省教学名师,“国家863计划”项目首席专家,矿业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采矿工程专业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教育部矿业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得者(排名第一),国家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从事本课程教学20多年,学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善于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讲述课程内容。
负责人之二万志军教授,江苏省教学名师,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绿色智能采矿课程群教学团队”带头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教授本课程10多年,善于案例式教学,讲述透彻。
课程讲师郑西贵教授,入选校名师培育工程,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获得者,中国矿业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十佳教师”,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讲课语言生动、循循善诱,善长互动式教学。
课程讲师王旭锋教授、彭洪阁副教授、袁永教授,都是本学科经验丰富的教学能手。还配有若干年轻教师作为课程助教,参与课程答疑、网上讨论、作业批改等。
课程团队十多人,基本上都是博士副教授以上学位和职称的老中青搭配的骨干教师。
Q2: 本课程有何历史渊源?
A2: 本课程是采矿工程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是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历史悠久、投入资源最多的课程,是“十一五”国家精品课程,“十二五”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国家一流本科课程(线上),首届江苏省一流本科课程(线上)。
Q3: 本课程选用什么教材?有什么其他课程资源可供参考?
A3: 教材:
杜计平,孟宪锐,等.采矿学(第3版).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9(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21年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
还有其他网络教学资源可供参考:
杜计平,屠世浩,万志军,等.采矿学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爱课程网;
屠世浩,万志军,才庆祥,等.走进矿山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爱课程网;
万志军,程敬义,马文顶,等.煤矿智能化工作面开采虚拟仿真实验.https://www.ilab-x.com/details/v5?id=4188&isView=true
Q4: 哪些人可以选修本课程?
A4: 采矿工程和安全工程专业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相近专业本专科学生,从事矿山生产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等。
Q5: 选修本课程有何好处?
A5: 可以免费享受中国矿业大学的优质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