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第9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3年09月10日 ~ 2024年06月05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964 人参加
立即自学
往期不提供结课证书,想参加下学期课程, 点击这里预约>>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49)
spContent=该课程面向未来的中学化学教师,围绕中学化学课程中若干典型实验,从实验成功实施的影响因素、试验设计和研究方法等视角,阐释了中学化学实验成功达成的基本路径,引导学习者展开进一步的实验探究,形成化学实验教学研究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从而能够成功实施中学化学实验,胜任中学化学实验教学。
该课程面向未来的中学化学教师,围绕中学化学课程中若干典型实验,从实验成功实施的影响因素、试验设计和研究方法等视角,阐释了中学化学实验成功达成的基本路径,引导学习者展开进一步的实验探究,形成化学实验教学研究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从而能够成功实施中学化学实验,胜任中学化学实验教学。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 我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
  •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有些化学实验不易操作成功,这不仅涉及专业化学理论知识,还需要了解并探究实验的多种影响因素,掌握化学实验操作技术和科学方法,从而胜任基于实验的化学教学。
  • 这门课的主题是关于什么?
  • 该课程的主题是关于中学化学典型实验的微观理论和技术操作方法,涉及“物质的颜色代表了其微观结构”、“气体和固体反应装置的操作特点”、“温度的控制技术”、化学反应最佳实验条件的研究方法等内容。
  • 学习这门课可以获得什么?
  • 该课程能够帮助学习者深度再认识物质的微观结构决定其根本化学性质的理论、实验操作技术、影响化学实验成功的实验条件的研究方法,还能够科学审视化学实验的设计和成功有效实施化学实验教学。
  • 这门课有什么特色和亮点?
  • 该课程基于线上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视频范例,从教师教学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学化学实验的科学设计和技术操作,深度认识其微观本质,学会试验设计和研究方法;线下结合实验室中的实验实践活动,学会化学试验的设计和研究方法,全面掌握实验技术,形成作为研究型教师应具备的实验教学和研究能力。
授课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几点:

  1. 具备中学化学实验操纵的动手能力,并能运用自如地对实验装置、实验试剂等进行改进;
  2. 熟悉中学化学的几个基本实验,并通过观察、研究、操作、探讨对实验结果进行完善;
  3. 运用大学化学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对实验现象进行说明和解释。
课程大纲
氢氧化亚铁的制备
课时目标:学习完本讲后,你应当能够知道如下问题的答案:1.灰绿色物质是氢氧化亚铁吗?2.物质的微观结构是否决定了其宏观颜色?3.绿绣的制备方法是什么?4.白色的氢氧化亚铁沉淀是如何制得的?5.二价铁和三价铁化合物的鉴别实验将如何操作?
1.1灰绿色物质是氢氧化亚铁吗?
1.2白色的氢氧化亚铁如何制备?
1.3二价铁和三价铁是如何鉴别和转化?
铁与水蒸气的反应
课时目标:学习完本讲后,你应当能够知道如下问题的答案:1.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操作容易成功吗?为什么?存在哪些困难?2.影响铁粉与水蒸气反应实验成功的因素有哪些?3.铁粉与水蒸气反应中,提供水的物质有哪些?该种物质的加热分解的温度知道吗?4.气体和固体加热反应的实验装置有何特点?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装置如何设计?5.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产物如何检验?可以通过何种手段来表征? 6.氨的催化氧化制取硝酸的实验是否容易成功?操作难点是什么?7.氨的催化氧化制取硝酸实验中,作为催化剂的氧化铬如何制备?实验装置如何设计?反应产物如何检验?
2.1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容易成功吗?
2.2气体和固体加热反应实验装置如何设计?
2.3铁与水蒸气反应中不同水蒸气载体的实验探究
2.4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装置如何设计?
2.5氨的催化氧化制备硝酸的实验如何设计?
单液铜锌原电池和双液电池
课时目标:学习完本讲后,你应当能够知道如下问题的答案:1.单液电池的实验现象是怎样的?2.单液电池的实验现象表达了怎样的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实质?3.如何设计原电池的兴趣实验?4.双液电池的实验装置应如何设计?5.电池的实验现象可以通过何种技术手段来表征?6.电池中的电子移动的动力和移动的路径是怎样的?
3.1单液原电池的实验研究现状和问题
3.2单液电池的实验探究
3.3双液电池的实验研究现状和改进
3.4双液电池的实验探究
3.5水果电池
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
课时目标:学习完本讲后,你应当能够知道如下问题的答案:1.析氢腐蚀的实验现象是怎样的?2.析氢腐蚀的实验现象可以通过何种技术手段来表现?3.发生析氢腐蚀的酸碱性条件是什么?4.吸氧腐蚀的实验现象是怎样的?5.吸氧腐蚀的实验现象可以通过何种技术手段来表现?6.发生吸氧腐蚀的酸碱性条件是什么?
4.1析氢腐蚀的研究现状和问题
4.2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的理论探究
4.3析氢腐蚀的实验探究
4.4吸氧腐蚀的实验探究
4.5探究在碱性、中性和酸性条件下钢铁腐蚀的类型
乙酸乙酯的制取
课时目标:学习完本讲后,你应当能够知道如下问题的答案:1.乙酸乙酯制取实验中乙醇、乙酸和浓硫酸的比例是多少?为什么?2.乙酸乙酯制取的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实质是怎样的?3.乙酸乙酯制取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如何控制?可以使用何种加热方法?4.乙酸乙酯制取催化剂是否可以替换为其它物质?5.乙酸乙酯制取实验的产物如何检验?反应产物的表征手段有哪些?6.乙酸乙酯制取实验操作过程中注意哪些操作事项?
5.1乙酸乙酯制取实验研究现状和问题
5.2乙酸乙酯制取的实验室制备
5.3乙酸乙酯制取的实验探究
5.5乙酸乙酯实验证据的采集和表征
5.6酒精灯火焰温度的测量
石蜡油的裂解
课时目标:学习完本讲后,你应当能够知道如下问题的答案:1.石蜡油(17个碳原子以上的液态烷烃混合物)的裂化产物有哪些?2.如何设计合适的实验方案证明石蜡油催化裂化的产物?3.石蜡油的催化裂化实验容易成功吗?有哪些影响实验成功的因素?4.石蜡油的催化裂化产物如何检验?5.如何设计石蜡油的催化裂化的实验装置?该实验装置具有何种特点?6.石蜡油的热裂化与催化裂化有何区别?如何设计石蜡油热裂化的实验装置?
6.1教材中石蜡油的催化裂化实验的现状与问题
6.2石蜡油的催化裂化实验的文献研究
6.3石蜡油的催化裂化的演示实验
6.4石蜡油裂化实验的探究
乙醇消去制乙烯
课时目标:学习完本讲后,你应当能够知道如下问题的答案:1. 乙醇消去制乙烯实验中乙醇和浓硫酸的比例是多少?为什么?2. 乙醇消去制乙烯的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实质是怎样的?3. 如何防止乙醇消去制乙烯反应过程中的碳化现象?4. 乙醇消去制乙烯的催化剂是否可以替换为其它物质?5. 乙醇消去制乙烯实验的产物如何检验?6. 乙醇消去制乙烯实验操作过程中注意哪些操作事项?
7.1乙醇消去制乙烯实验的研究现状和问题
7.2乙醇消去制乙烯实验的影响条件
7.3乙醇消去制乙烯的实验操作
7.4乙醇消去制乙烯的实验探究
7.5乙醇消去制乙烯温度的探究
7.6卤代烃的消去反应的实验改进
银镜反应
课时目标:学习完本讲后,你应当能够知道如下问题的答案:1.有哪些影响银镜反应实验成功的因素?2.水浴加热方法是教材中实验操作的一个影响因素,若常温下可否发生银镜反应?3.实验成功的指标是什么含义?4.影响实验成功的因素一般指的是什么?5.影响实验成功的因素的各个水平的含义是什么?6.单因素试验研究和多因素试验研究的科学方法是什么?7.什么是正交试验设计?请通过设计多因素正交试验研究方案,探讨研究“乙醇消去制乙烯”的最佳实验条件。
8.1银镜反应的原理
8.2银镜反应的实验操作
8.3化学实验研究中常用的专有名词
8.4化学实验研究中常用的试验设计方法
8.5正交试验设计
8.6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应用案例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本课程主要针对中学化学教师、化学专业师范生以及关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的同行。希望您能:

1.具备基本的中学化学实验知识基础和操作技能;

2.具备在实验室开展中学化学实验的条件;

3.积极开放的心态,与时俱进,保持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心与批判接受的习惯。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1]王雪婷,丁伟.三氯化铁催化乙醇脱水制乙烯的实验研究[J].化学教育,2012,03:59+63.

[2]李同灵,丁伟.石蜡催化裂化演示实验的改进[J].化学教学,2013,04:53-54.

[3]尚永青,丁伟.1-溴丙烷消去反应实验条件探究[J].化学教学,2013,07:52-53.

[4]孔令琦,丁伟.正交试验优选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的方法[J].化学教学,2014,04:51-53.

[5]陈雨,丁伟.P2O5催化乙醇脱水反应实验改进[J].化学教学,2015,06:65-67.

[6]刘林青,丁伟.活性炭还原氧化铜实验条件探究[J].化学教学,2015,08:56-58.

[7]叶佩佩,丁伟.一种重力电池的实验设计[J].化学教学,2016,07:57-59.

[8]刘玲,丁伟.基于滤纸的多电极原电池实验设计[J].化学教学,2016,09:49-51.

[9]朱慧仪,丁伟.电解精炼铜实验的改进[J].化学教育,2016,(19):59-61.

[10]陈荣静,丁伟.酸性环境下铁的电化学腐蚀实验的研究[J].化学教学,2017,(1):57-61.

[11]周佳伟,丁伟.从定量的角度探究单液铜锌原电池实验的改进方案[J].化学教育,2017,(19):64-67.

[12]丁伟,孙安贵.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产物的实验探究[J].化学教学,2017,(8):55-58

[13]诸佳丹,丁伟.原电池法探究金属铝在浓硝酸中的钝化行为[J].化学教学,2017,(9):59-62.

[14] 张纯佩,丁伟.铁的析氢腐蚀中铁与碳的最佳配比[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7,(7):53-55.

[15]陈嘉文,丁伟. 揭开灰绿色沉淀的神秘面纱[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8,(10):61-64.

[16]高嘉家,丁伟.基于手机图片比色法测定有色溶液的浓度[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9,(5):33-37.

[17]吴冰玉,丁伟.“封管变色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化学教与学,2019,(6):95-97+94.

[18]曾雅婷,丁伟.三种方法探究不同植物酸碱指示剂的效果[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9,(7):25-28.

[19]符吉霞,丁伟.利用手持技术探究用氯化钙鉴别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9,(7):60-62.

[20]叶梦倩,丁伟对钠燃烧产物颜色的研究[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42(17):90-95.

[21]丁伟,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11月.

[22] 杨舒茜,丁伟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物质溶解吸放热创新实验[J].教育与装备研究,2022,38(1):62-64.

[23] 蒋鹏,丁伟.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含量的创新实验[J].教育与装备研究,2022,38(2):53-55.[24] 曾红,丁伟应用智能手机显微镜技术的可视化实验研究[J].教育与装备研究,2022,38(5):69-74.

常见问题

1. 怎么报名,怎么选课?

你需要先有爱课程网的账号(两者选一即可),然后从“中国大学MOOC”课程清单中选择“基础学科”,找到我们的课程图标点击,再点“开始学习”,就看到"你已加入"了。

*如果您是爱课程网的新用户,注册成功后一定要“选课”,才能成为课程的学生。

*请在本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始终以同一个账号(爱课程网,每次登录前请确认)登陆学习,本课程不再提供合并同一用户不同账户学习成绩的服务。

2.怎样学习?

MOOC课程本质上是完全网上课程,要求学员具有一定的上网条件,能够流畅的观看教学视频。课程的重要信息都会用公告的形式发布。请及时查看。

*学习者需要按照如下程序展开学习:

(1)及时学习每次视频课程内容;

(2)根据课程内容主题提出自己的研究问题,并设计实验探究方案;

(3)按照自己的研究方案到化学实验室展开实验研究,并录制实验过程、证据、现象的实验过程视频(mp4格式);

(4)结合实验证据撰写实验报告;

(5)按照指定日期完成提交实验报告、讨论作业和实验视频。

为了您的进步与课程顺利开展,希望您:

一、每周确保2小时学习课程资料;1小时参与课程讨论、同伴互评;2小时在化学实验室展开实验研究活动。

二、积极参与课内活动与讨论、充分表达个人观点、不吝惜分享您的宝贵经验;

三、尊重老师与同学,不发表暴力文字,与人为善;

四、为保证顺畅沟通,请尽可能用中文与他人交流;

五、不在平台内发布非法、违禁信息;

六、课程资源版权所有,如需引用,请先征得同意;

七、严禁将本课程内容和实验报告、实验视频在互联网上发布,谢谢配合。

华东师范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丁伟

丁伟

副教授

推荐课程

教育学

郭翠菊

71900人参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叶湘虹

77889人参加

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

叶茂

56767人参加

学习工程与管理

吴峰

38883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