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新闻学概论
第13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3月17日 ~ 2025年06月30日
学时安排: 1-2小时每周
进行至第3周,共16周 已有 170 人参加
立即参加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96)
spContent=新闻学没有文史哲那么博大精深,它是在新闻实践的不断展开中逐渐显示自身的丰富性。 中国的新闻改革在不断深化,新闻实践在不断变革,中国新闻传播学的探索永无止境。 从这门课程中,你可以了解到当下移动互联时代,中国传媒业、中国新闻传播学的坚守和创新。
新闻学没有文史哲那么博大精深,它是在新闻实践的不断展开中逐渐显示自身的丰富性。 中国的新闻改革在不断深化,新闻实践在不断变革,中国新闻传播学的探索永无止境。 从这门课程中,你可以了解到当下移动互联时代,中国传媒业、中国新闻传播学的坚守和创新。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新闻学概论主要是介绍新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观点,为今后进一步探索新闻传播理论、研究新闻传播史、掌握新闻传播业务和媒介管理经营打下基础。

授课目标

技术飞奔,传媒业的脚步跟上了吗?


媒体在智能手机和电脑上花样繁多,却还面临哪些盈利的困境?


语音革命和视觉革命带来了内容的新终端,技术浪潮之下,传媒业的长远眼光应放在何处?


新闻学概论,带你了解传媒业的传承与创新。。。

课程大纲
绪论
1.1 新闻学的研究对象 ( 研究重点/中心议题)
1.2 新闻学与新闻工作
1.3 学习新闻理论的意义
新闻活动
2.1 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2.2 新闻活动的本质:变动产生新闻 关系决定需要
2.3 新闻活动的渠道
新闻
3.1 新闻的基本特点
3.2 新闻的两种定义
3.3 新闻的本源
3.4 新闻的要素
3.5 新闻的分类
新闻的真实性
4.1 新闻真实性的含义
4.2 与新闻真实有关的四组概念
4.3 新闻失实的主要表现
新闻与舆论
5.1 舆论的特点与功能
5.2 舆论引导
5.3 舆论监督
5.4 新老媒体互动构建舆论新格局
新闻媒介的性质
6.1 新闻媒介的共性、特性、个性
6.2 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
6.3 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新闻生产与传媒业经营
7.1 决定新闻生产的因素
7.2 传媒业经营的基本原则、目标
7.3 新闻选择的标准
新闻媒介的功能与正负效应
8.1 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
8.2 新闻媒介的正负效应
8.3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老师的话:

    大学MOOC应该完全区别于传统的电视公开课,现在的受众接受信息大多是处于移动的、同时做多样事情的接收状态,大学MOOC要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必然要顺应受众以碎片化时间接收互联网信息的习惯。

 因此,我打算把这门课的MOOC做成若干短视频,每个小章节都需要配合知识点的数量,筹划编排成若干个短视频,或者叫微视频更贴切,每个微视频的时长都要足够短,初步设想保持在两分钟左右即可,最多三分钟。于是,我把线下授课的课件PPT、课程讲义、视频案例都统统放到一边,重新开始研读教材,重新制作课件,重新编写讲稿,短视频也自拍自制。希望帮助大家方便快捷的了解课程重点知识,并结合各章节提供的延展阅读,进一步拓展专业认知。欢迎加入课程QQ群532366861,欢迎私信交流探讨!

参考资料

1. 本书编写组.《新闻学概论》(“马工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

2.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八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2023年。     

3. 童兵、林涵.《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新闻学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4. 陈力丹.《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5. [美]沃纳·赛佛林,郭镇之/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及应用[第5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

6. 鲁曙明、洪浚浩.《传播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7. 郑保卫.《新闻理论新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8.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年。

9.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

10.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11.中国记协.微信公众号

福建理工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曹丹

曹丹

副教授

推荐课程

彭凯平教积极心理学

大渔大师课

239人参加

彭凯平教情绪心理学

大渔大师课

69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