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文采风流:近现代闽籍文人与作家
第15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2月24日 ~ 2025年06月30日
学时安排: 2—3小时每周
进行至第6周,共19周 已有 61 人参加
认证学习
认证成绩和证书
智能问答和解析
视频学习辅助
立即参加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248)
spContent=这是一门以介绍近现代闽籍文人、品鉴其文学创作为主要内容的大学通识课程,同时也是一门以展示近代福建历史人物风韵与地方文化风采为主要内容的人文教育课程。本课程通过选择若干具有地域特色、较高文学成就的文人、知识分子和作家进行讲解,旨在增强学生对近现代中国转型时期的文学与人文特征的了解与掌握,帮助学生建立起史的意识,并在这一过程中突出地方性、文学性。 课程被评为第一届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大学慕课 “最美慕课”二等奖。 课程被评为第一届中国大学本科一流课程(线上课程)。
这是一门以介绍近现代闽籍文人、品鉴其文学创作为主要内容的大学通识课程,同时也是一门以展示近代福建历史人物风韵与地方文化风采为主要内容的人文教育课程。本课程通过选择若干具有地域特色、较高文学成就的文人、知识分子和作家进行讲解,旨在增强学生对近现代中国转型时期的文学与人文特征的了解与掌握,帮助学生建立起史的意识,并在这一过程中突出地方性、文学性。 课程被评为第一届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大学慕课 “最美慕课”二等奖。 课程被评为第一届中国大学本科一流课程(线上课程)。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与文学修养为目标,设七章内容,精选近现代闽籍文人和作家近三十位进行专题讲授,其中既有林则徐、严复、林纾、陈衍、郑孝胥、陈宝琛、薛绍徽等影响近现代思想、文化和文学历史进程的文人、作家、翻译家,也有拥有广大读者群、在现代文学中有着重要地位的冰心、林语堂、林徽因、许地山等作家。这些闽籍文人从不固守一隅,而是具有开放的视野和面向世界的姿态,其精彩多元的人生,折射出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中的某些重要特点。课程展现了闽籍文人的文采风流、文化情怀与历史担当,揭示了福建地域文化对作家人格的潜在而深刻的影响。

课程团队的老师分别来自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等专业,均在国内名校获得博士学位,现任职于福建师大、福州大学、福建省委党校、浙江农林大学等高校,有着深厚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助教团队由福师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国家重点学科)在读研究生组成。

授课目标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文学修养为目标,通过选择具有地域特色、较高成就的文人、知识分子和作家等展开讲解,深入浅出,形式丰富,旨在加强学生对近现代中国转型时期的文学与人文特征的了解与掌握,帮助学生建立起史的意识,推动学生对地方知识的认知,以及对“现代性”的理解。

课程大纲
课程导入
课时目标:课程主题诗朗诵欣赏
《文采风流》主题诗
近代闽籍文人与中国现代化转型
课时目标:通过了解近代闽籍文人的文化活动,理解中国现代化转型的艰难过程
2.1 杰出政治家的文学情怀:林则徐 (1785—1850)
2.2 中西文化双向交流的先驱:陈季同(1851—1907)
2.3 诗书画三绝的别样译才:林纾 (1852—1924)
2.4 译才名世的启蒙先知:严复 (1854—1921)
2.5 “我是无官有诗者”:陈衍 (1856—1937)
2.6 “乱峰出没争初日”:郑孝胥 (1860—1938)
2.7 晚节无忝的遗老悲歌:陈宝琛 (1848—1935)
2.8 闽中闺秀的家国情怀:薛绍徽 (1866—1911)
五四:闽籍青年作家的黄金时代
课时目标:认识五四一代闽籍青年,通过他们风华正茂的五四岁月,进一步熟悉五四新文化运动。
3.1 风华正茂:他们是“五四的产儿”
3.2 “辍网劳蛛”:许地山的人生思考和创作
3.3 “或人的悲哀”:庐隐小说中的女性命运
3.4 “爱的哲学”:冰心与“冰心体”
3.5 “你是一个灿烂的春”:梁遇春随笔艺术
现代闽籍诗人群
课时目标:通过欣赏闽籍诗人的作品,了解新诗的发展脉络,增强对诗歌文体的掌握
4.1 现代闽籍诗人概说
4.2 唯美诗人:林徽因
4.3 现代派诗人:林庚
4.4 左翼诗人(一):杨骚
4.5 左翼诗人(二):蒲风
4.6 七月诗人(一):鲁藜
4.7 七月诗人(二):彭燕郊
4.8 九叶诗人(一):郑敏
4.9 九叶诗人(二):杜运燮
现代闽籍文人的文化情怀
课时目标:通过本章节几位闽籍文人的文化活动,了解这些人在现代中国时期的积极实践,体认他们的文化情感。
5.1 幽默大师与中西文化使者:林语堂
5.2 “我们创立了整个国家的图书馆”:郑振铎
5.3 书生意气与学者本色:邓拓
5.4 吹向乡土的芦笛:郭风
5.5 时代的歌者与画家:何为
两岸闽籍著名诗人及其创作
课时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进一步了解台湾与福建文化同脉的关系,增强对当代诗歌发展状况的掌握
6.1 蔡其矫:独立而自由的诗人
6.2 余光中:写乡愁,而超越乡愁的诗人
6.3 舒婷:写女性,而独立的女诗人
6.4 新世纪闽籍诗人概观
讨论课
课时目标:通过学习,了解阅读文本、分析文本的相关知识,推动学生这方面的训练。
7.1 《与妻书》与“想象陈意映”
7.2 当闽西女子遭遇革命:《英雄无语》精读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1、对于中国近现代历史和文学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

2、对于闽地文化及历史人物抱有兴趣;

3、有基本的文学常识与文学阅读基础。

参考资料

主要教材:

《文采风流千年榜:历代闽籍作家作品掠影》,苗健青 吕若涵,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参考文献:

《林则徐集(公牍、日记、奏稿)》,林则徐,北京:中华书局196319621962

《林则徐诗集》,郑丽生校笺,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7

《林琴南文集》,北京:中国书店(影印)1985

《林纾》,曾宪辉,长春: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

《严复评传》,杨正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陈石遗集》(上中下),陈步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

《陈衍诗论合集》,钱仲联编校,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闽学脉——从朱熹到严复》,林怡,海峡文艺出版社2015

《薛绍徽集》,林怡点校,方志出版社 2003

《许地山小说经典全集》,许地山,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

《许地山散文选集》,许地山,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1

《缀网人生:许地山传》,王盛,香港:书作坊出版社2006

《西谛书话》,郑振铎,北京:三联书店1993

《郑振铎散文选集》,郑振铎,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1

《海滨故人》,庐隐,上海:上海书店1986

《冰心全集》,冰心著,卓如编,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12

《爱是一切——冰心传》,王炳根,北京:作家出版社2016

《玫瑰的盛开与凋谢——冰心吴文藻合传》,王炳根,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7

《林语堂名著全集》,林语堂,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杨骚选集》,杨西北编,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

《胡也频诗稿》,胡也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胡也频传》,高少峰,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林徽因文集(文学卷)》,林徽因,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

《林徽因诗集》,林徽因著,陈钟英、陈宇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郑敏文集》,郑敏,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梁遇春散文全编》,梁遇春,吴福辉编,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

《邓拓文集》,邓拓,北京:北京出版社1986

《书生邓拓》,李玲,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

《福建集》,蔡其矫,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

《叶笛集》,郭风,北京:作家出版社1959、1962

《郭风散文选集》,郭风,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5

显示全部
常见问题

如何高效学习《近现代闽籍文人与作家》这门课呢?



师者如是说:

一、每周跟定课程。很难吗?不会,相信课程中大部分文人学者作家你们都很熟悉。

二、抢答问题时应细心。课程中随时飘出的问题,是课堂上的知识点。

三、每周的讨论题,自己答,自己写,不复制粘贴。当然,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找度娘。

四、记住喔,群里有学霸,群里有热心人!如果老师不能及时回复问题,就作个揖,把问题抛给你的左邻右舍,共同讨论。

五、公平、善意地互评、打分。

六、如果能在课程中读点作品,看点链接,把你的思考体现在课程讨论和作业中,全团队老师为你打CALL!

福建师范大学
4 位授课老师
吕若涵

吕若涵

教授,文学博士

陈卫

陈卫

教授

林强

林强

副教授

推荐课程

彭凯平教积极心理学

大渔大师课

239人参加

彭凯平教情绪心理学

大渔大师课

69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