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是一门学习、研究“五四”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历史的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基础课。课程主讲教师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教学三十四年,有丰富的基础课教学和网络教学经验,先后被评为最受欢迎的老师,省级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主讲课程“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网络教育),2016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本课程采用目前高校通行的“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朱栋霖、朱晓进、龙泉明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北京大学出版社)为主要教材,配套教材为朱栋霖、张福贵、龙泉明等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经典(1917~2000)》(北京大学出版社)。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具体教学内容参照常规全日制教学安排,全面系统,条理明晰,重点突出,便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生的系统学习与复习。课程教学目标是帮助、促进学生系统、准确地掌握“五四”文学革命以来的文学思潮、文学运动、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发展的基本概况,培养学生运用相应的理论方法分析和评价各历史时期的主要文学现象和重要作家作品的能力,全面、深入认识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规律以及各文体演变的历史沿革,使其在自主、愉悦中提高系统学习和系统复习的效率。课程教学对象为在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和第二学历、通识课程学生,函授、网络和自学考试学员,以及相关专业硕士入学考试考生。
系统认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了解“五四”文学革命以来的文学思潮、文学运动、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发展的基本概况以及中国现代文学的主要成就和经验教训,鉴赏、分析和评价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作家作品,初步培养研究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的能力,在自主、愉悦中提高学习和复习的效率。
中国现代文学史(一)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附1:教材与课程参考书目(动态增减)
朱栋霖等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朱栋霖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经典 1917~2000》,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赵家璧等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
上海文艺出版社编:《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1989年。
本书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1994年。
北京大学等院校主编:《文学运动史料选》,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
许志英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主潮》,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
严家炎著:《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
朱光灿著:《中国现代诗歌史》,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
俞元桂主编:《中国现代散文史》,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
陈白尘、董健主编:《中国现代戏剧史稿》,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期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中国现代研究丛刊》(期刊),作家出版社。
附2:网络友情链接(动态增减)
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https://www.icourses.cn/sCourse/course_5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