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固体物理》是物理学、材料与能源类相关专业的基础性课程,与我们的生产生活中实际应用的物品中使用的材料的物理性质紧密相连。课程通过再现物理模型的建立、修正和完善、解释材料中的物理现象产生机理等过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固体物理相关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提高专业综合素质。本课程主要介绍晶体结构和结合方式、通过经典力学和量子力学等理论研究了晶体中原子(离子)实、电子等粒子的运动一般规律和能量问题,分析晶体中的热力学、电磁学和光学等基本物理性质。
· 课程基本内容包括晶体结构、固体的结合、晶格振动与晶体的热学性质、晶体缺陷、金属电子论、能带理论、半导体电子论等固体物理相关基础知识。
·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为今后从事材料科学、物理学等相关学科领域的工作打下重要的基础。
· 本课程授课团队实力雄厚,由4位在物理学凝聚态物理领域取得丰硕科研和教改成果、教学经验丰富的高水平教师授课:
· 课程负责人陈水源教授为南京大学物理学博士,省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多次荣获全国及福建省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奖;校级教学名师,校“宝琛计划”高端人才 入选者;
· 课程核心教师黄志高教授为南京大学物理学博士,国家级教学名师、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 课程核心教师张健敏教授为中科院物理所博士,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校“宝琛计划”青年英才入选者。
· 课程核心教师刘金养副教授为中国科技大学物理学博士,获校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二等奖。
目标1:拓展学生知识的广度与深度,系统掌握固体材料的结构、物理性质及其理论解释。
目标2: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及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系统掌握不同物理模型的应用,不同修正方法的引入及其使用条件。
目标3: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引导学生从属性本源角度去思考材料物理性质的各种差异。
目标4: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要从最根本入手”等情感价值观念。
《大学物理》、《高等数学》、《量子力学》、《热力学统计物理》
本课程采用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由朱建国主编的《固体物理学》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作为主教材。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课程内容,建议学习者可以进一步阅读以下几本重要的参考书:
1. C. 基泰尔著; 项金锺, 吴兴惠译,固体物理引论,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2. Neil W. Ashcroft & N. David Mermin, Solid State Physics,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4
3. 黄昆原著,韩汝琦改编,《固体物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4. 王矝奉编著,《固体物理教程》(第三版),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
5. 阎守胜编著,《固体物理基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6. 方俊鑫,陆栋,《固体物理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0
7. 胡安,章维益,《固体物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