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知识产权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知识产权法不仅作为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主干课程之一,也是非法科生首选必须的通识课程,学好本学科显得尤为重要。
本课程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基本原理、制度及理论前沿知识,熟悉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的主体、客体、内容、权利取得及保护规定。通过研究实务典型案例,能够熟练运用知识产权法律分析现实生活中知识产权法律纠纷,辨析知识产权的合理使用与侵权的界线,熟练掌握知识产权战略、运用、保护等实务理论技能技巧。同时,培养学生具备理论及实践能力兼具的创新型人才素养,以适应现代社会法治国家发展建设的需要。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本学科的科学性、系统性、稳定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既要立足于我国知识产权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制度的正确阐述和保护知识产权的主要国际公约的原则和内容;又要汲取反映本学科的最前沿理论成果,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通过案例教授,培养学生具有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并重的素质型人才。
本课程是2019年线上线下混合精品课程省级立项和2016年省高等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2019年福建师范大学金课及2020年福建省一流本科课程。
本课程教学团队共包括林少东、吴正樑、彭思彬三位教师共同授课,郭昵凡研究生为助理。
知识产权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是企业在国内外贸易中重要的竞争力。培养符合21世纪的高端知识产权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是积极应对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积极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体现。本课程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基本原理、制度及理论前沿知识,熟悉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的主体、客体、内容、权利取得及保护规定。本课程重在强调理论与实务并重,使学生掌握知识产权法的基本理论和主要制度、掌握我国主要知识产权法律,把握国际知识产权发展的动态,洞悉自贸区知识产权制度的创新动态及举措。
本课程将立足于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具体目标,通过校内外互动、校企融合,系统强化训练学生实务实践能力;根据企业、社会之需,学以致用并积极创新知识产权运用、管理。全方位深度打造同时具有理工类、经济类等专业知识与知识产权法学领域专业知识,能够具有充分将科技创新与研究开发中知识产权创造、申请、管理、应用、转化、许可、保护等方面的综合协调、管理能力的高端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
第一周(Ⅰ单元)
01知识产权法总论
02著作权概述
第一周(Ⅰ单元)测验
第一周(Ⅱ单元)
03著作权的主体与归属
04著作权的客体——作品
第一周(Ⅱ单元)测验
第二周(Ⅰ单元)
05著作人身权
06著作财产权及其他权利
第二周(Ⅰ单元)测验
第二周(Ⅱ单元)
07著作权的取得与期限
08著作权的限制
第二周(Ⅱ单元)测验
第三周
09著作权的权益——领接权
10侵犯著作权行为的认定
11侵犯著作权行为的法律责任
第三周测验
第四周
12专利法概述
13专利法律关系的主体
14专利法的客体
第四周测验
第五周
15授予专利权的实质条件
16专利权的取得、期限、终止和无效
17专利权的内容
第五周测验
第六周
18专利权的限制
19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及侵犯专利权的行为
20专利侵权行为的判定原则(一)
21专利侵权行为的判定原则(二)
第六周测验
第七周
22商标法概述
23商标的作用与功能
24商标权的客体
第七周测验
第八周
25商标权的取得
26商标权的期限与终止
27商标权的内容
第八周测验
第九周
28驰名商标概述
29我国驰名商标的保护
30商标权的法律保护
第九周测验
第十周
31商业秘密保护
32商品特有识别性标志保护
33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概述
第十周测验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1.马工程主编:《知识产权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8。
2.刘春田主编:《知识产权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3。
3.吴汉东、刘剑文等著:《知识产权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