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掌握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方法,是本科生、研究生以及所有科研人员能力培养和提升的重要环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你可以系统、完整地了解从科学研究、论文写作到论文发表的全过程,并且掌握正确的方法。这将使你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少走弯路、更容易取得成功!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掌握科学研究方法、论文写作技巧以及了解论文发表的过程,是每一个科研工作者(包括大学生和研究生)必不可少的训练过程和必备的基本能力,对于科研工作者学术生涯和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本课程将通过上篇(科学研究方法)、中篇(学术论文写作方法)和下篇(学术论文投稿与发表)共三个课程模块,讲授如何进行规范的科学研究、如何撰写和凝练学术论文以及如何发表学术论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你将完整和系统地了解从科学研究、论文写作到论文发表的全过程,并且掌握正确的方法。本课程的特色与亮点是以“科学假设为驱动的研究方法”为主导,将科学研究、论文写作和论文发表,系统总结为三个课程模块,并凝练成为科学发现和传播“三驾马车”的知识网体系,每一驾马车包含的知识都相互联系而且同等重要。

 

授课目标
  • 学生的能力建设

  • 提供学习和讨论的平台

  • 科学思维(Hypothesis driven)和实验设计能力的提高

  • 学术论文写作和发表技巧的训练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 具备所在学科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

  • 具备基本的中英文学术文献的检索、阅读与理解能力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1] 贝弗里奇. 科学研究的艺术[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79.

[2] 贝弗里奇发现的种子[M].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7.

[3] 李建珊. 科学方法概览[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2.

[4] 张大松. 科学思维的艺术[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8.

[5] 罗伯特·戴等. 如何撰写和发表科技论文[M] (英文版).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6] 罗斯维尔. 当科研成为一种职业[M]. 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

[7] 凯特·L·杜拉宾. 芝加哥大学论文写作指南[M]. 北京: 新华出版社, 2015.

[8] 劳伦斯·马奇, 布伦达·麦克伊沃. 怎样做文献综述[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1.

[9] Björn Gustavii. How to Write and Illustrate a Scientific Paper[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7.

[10] Ranjit Kumar. RESEARCH METHODOLOGY[M].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Ltd, 2010.

[11] Robert Weissberg and Suzanne Buker. Writing Up Research[M]. Prentice Hall, 1989.

[12] Angelika H. Hofmann.  Scientific Writing and Communication[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13] 王晖. 科学研究方法论[M]. 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9.

[14] 毕润成. 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8.

[15] 韦恩·C·布斯等. 研究是一门艺术[M]. 北京: 新华出版社, 2012.

[16] 伊姆雷·拉卡托斯. 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M]. 上海: 译文出版社,  2005.

[17] 尼尔·布朗等. 学会提问[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