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认证学习
生死学Thanatology
第13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2月24日 ~ 2025年06月22日
学时安排: 3
进行至第6周,共17周 已有 219 人参加
认证学习
认证成绩和证书
智能问答和解析
视频学习辅助
立即参加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92)
spContent=本课程将带领我们打开生命的另一面,从而使我们更加清晰地看清死亡的本质,理解生命的意义,学会自然、优雅、尊严地活着,并坦然、优雅、尊严地面对死亡。
本课程将带领我们打开生命的另一面,从而使我们更加清晰地看清死亡的本质,理解生命的意义,学会自然、优雅、尊严地活着,并坦然、优雅、尊严地面对死亡。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死亡是什么?人为什么会死?人应该如何死?人临死会是怎样的心理?我们如何对待亲人的死?如何面对自己的死?对我们而言,死亡是那么的神秘而又恐怖。

作为国内高校开设时间最长且最为系统的生死教育课程,主要涉及生死本质与尊严,死亡意识(畏死体验、死亡恐惧、濒死体验、临终心理),个体死亡(疾病、衰老、灾难),社会死亡(战争、贫穷、堕胎、死刑、动物生命权),生死两安(临终关怀、伤痛恢复、丧葬礼俗),死亡优化(安乐死、脑死亡与器官移植),自杀问题等内容。本课程以生死为核心概念,以当下生命为立足点,通过解除生死问题的神秘性,赋予生死问题以神圣性,旨在以死观生,优化自我生命。

授课目标

其一,通过课程学习,系统地了解死亡,学会自然、优雅、尊严地活着,并坦然、优雅、尊严地面对死亡;

其二,了解与死亡相关的哲学、文化与历史等人文知识,以及生物学、医学等科学知识,丰富个体的知识素养;

  其三,掌握相关知识、技能,在实践层面上,学会如何应对死亡、如何处理死亡事件,从而培养珍惜自我、关爱他人的生命情怀

课程大纲

第一章 生死之间的学问

第一节 死亡是人生的导师

第二节 生死学研究对象、学习目的

第三节 拓展资源

第一章单元测试

第二章 生与死的本质

第一节 生与死的三重定义

第二节 生命的尊严与品质

第三节 死亡的尊严与品质

第四节 拓展资源

第二章单元测验

第三章 死亡意识

第一节 畏死体验

第二节 死亡恐惧

第三节 濒死体验

第四节 临终心理

第五节 拓展资源

第三章单元测验

第四章 个体生死

第三节 灾难

第四节 拓展资源

第一节 疾病

第二节 衰老

第四章单元测试

第五章 社会生死

第一节 战争

第二节 贫穷

第三节 堕胎

第四节 死刑

第五节 动物生命权

第六节 拓展资源

第五章单元测验

第六章 生死两安

第一节 临终关怀

第二节 丧葬仪礼

第三节 居丧体验

第四节 拓展资源

第六章单元测试

第七章 死亡优化

第一节 安乐死

第二节 脑死亡

第三节 器官移植

第四节 拓展资源

第七章单元测试

第八章 生死歧路

第一节自杀的本质与成因

第二节 自杀的审视

第三节 自杀三联症与自杀干预

第四节 自杀干预策略与途径

第五节 慢性自杀

第六节 拓展资源

第八章单元测试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参考资料

1.《现代生死学导论》,胡宜安/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月。

2.《死亡的脸》[]舍温·努兰/著,海南出版社2002年版。

3.《生死之间》黄应全/著,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

5.《生与死——现代困境的挑战》[]波伊曼/著,广州出版社1998年版。

常见问题

暂无

广州大学
4 位授课老师
胡宜安

胡宜安

教授

石若坤

石若坤

副教授

崔红丽

崔红丽

副教授

推荐课程

彭凯平教积极心理学

大渔大师课

240人参加

彭凯平教情绪心理学

大渔大师课

69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