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学是一门结合中医药基本理论和临床用药经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从化学的角度研究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一门学科,是衔接中药和化学的“桥梁”和“纽带”,同时也是中药类专业的主干课程。学习该课程对于创新型中药学人才的培养以及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
河南中医药大学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较早设立中药化学课程,经过多年的建设,该课程已得到长足发展并日臻完善。本课程的内容紧扣中药化学教学大纲知识体系,并引入中药化学研究领域的最新技术和研究成果,力求体现传承与创新;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坚持科学思维与中医药思维并重的教学理念,突出了专业需求与特色。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中药中所含化学成分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提取与分离、检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中药所含有效成分的结构鉴定方法;了解各类型化学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以及结构修饰的一般方法,为中药药剂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分析学等课程及将来从事中药的研究、生产、检验工作和实现中药现代化和产业化奠定化学成分方面的基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药化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
第二节 中药有效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
第三节 中药化学在中医药现代化中的应用
第四节 中药有效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现状与发现趋向
1 第一章 学习指南
2 第一章 常见问题
3 第一章 专业术语
4 第一章 典型实例
5 第一章 参考文献
第一章 单元测试
第二章 中药化学提取分离方法
第一节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方法
第二节 中药有效成分分离方法
1. 第二章 学习指南
2.第二章 常见问题
3. 第二章 专业术语
4. 第二章 典型实例
5. 第二章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单元测验
第三章 中药有效成分的结构鉴定方法
第一节 结构鉴定程序和质谱法
第二节 核磁共振法
第三节 紫外-可见光吸收谱,红外光谱,CD和中药化学成分解析实例
1 第三章 学习指南
2 第三章 常见问题
3 第三章 专业术语
4 第三章 典型实例
5 第三章 参考文献
第四节 结构鉴定实例
第三章 单元测验
第四章 糖和苷类化合物
第一节 糖类化合物概述
第二节 单糖结构的表示方法
第三节 糖类的结构与分类
第四节 苷类化合物的概述、结构与分类
第五节 糖和苷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第六节 糖和苷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
第七节 糖和苷类化合物的结构研究
1 第四章 学习指南
2 第四章 常见问题
3 第四章 专业术语
4 第四章 典型实例
5 第四章 参考文献
第八节 糖和苷类化合物结构研究实例
第四章 单元测试
第五章 醌类化合物
第一节 醌类化合物的概述及其生物合成途径
第二节 醌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
第三节 醌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第四节 醌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
第五节 醌类化合物的检识
第六节 醌类化合物的结构测定
第七节 含醌类化合物的中药实例
1 第五章 学习指南
2 第五章 常见问题
3 第五章 专业术语
第五章 醌类化合物
第六章 苯丙素类化合物
第一节 苯丙素类化合物的定义及其生物合成途径
第二节 简单苯丙素
第三节 香豆素
第四节 木脂素
1 第六章 学习指南
2 第六章 常见问题
3 第六章 专业术语
4 第六章 典型实例
5 第六章 参考文献
第六章 苯丙素类化合物
第七章 黄酮类化合物
第一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定义、分布、生物活性和生合成途径
第二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
第三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第四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
第五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方法
1 第七章 学习指南
2 第七章 常见问题
3 第七章 专业术语
4 第七章 典型实例
5 第七章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单元测验
第八章 鞣质
第一节 鞣质的介绍、概念与生物合成途径
第二节 鞣质的结构分类
第三节 鞣质的理化性质、化学检识和提取分离
第四节 鞣质的结构研究与中药实例
1 第八章 学习指南
2 第八章 常见问题
3 第八章 专业术语
4 第八章 典型实例-五倍子
5 第八章 参考文献
第八章 单元测验
第九章 生物碱类化合物
第一节 生物碱概述
第二节 生物碱的分类
第三节 生物碱的理化性质
第四节 生物碱的提取分离方法
第五节 生物碱的检识
第六节 生物碱的结构研究
第七节 含生物碱的中药实例
1 第九章 学习指南
2 第九章 常见问题
3 第九章 专业术语
4 第九章 典型实例
5 第九章 参考文献
第九章 单元测试
第十章 萜类和挥发油
第一节 萜类
第二节 挥发油
第三节 含萜类的中药实例
1 第十章 学习指南
2 第十章 常见问题
3 第十章 专业术语
4 第十章 典型实例
5 第十章 参考文献
第十章 萜类和挥发油
第十一章 三萜类化合物
第一节 三萜类化合物概述
第二节 三萜类化合物的结构与 分类
第三节 三萜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溶血作用
第四节 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第五节 三萜类化合物的检识
第六节 三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研究
1 第十一章 学习指南
2 第十一章 常见问题
3 第十一章 专业术语
4 第十一章 典型实例
5 第十一章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单元测试
第十二章 甾体类化合物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强心苷
第三节 甾体皂苷
1 第十二章 学习指南
2 第十二章 常见问题
3 第十二章 专业术语
4 第十二章 典型实例
5 第十二章 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 单元测试
第十三章 中药化学成分结构修饰、改造及生物转化
第一节 中药化学成分结构修饰和改造的意义和方法
第二节 中药化学成分结构修饰和改造的具体实例
第三节 中药化学成分的生物转化
1 第十三章 学习指南
2 第十三章 常见问题
3 第十三章 专业术语
4 第十三章 典型实例
5 第十三章 参考文献
单元测试
第十四章 中药化学成分的代谢
第一节 中药化学成分代谢的研究意义
第二节 药物一相代谢反应中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第三节 药物一相代谢反应中水解反应和二相代谢反应中结合反应
1 第十四章 学习指南
2 第十四章 常见问题
3 第十四章 专业术语
4 第十四章 典型实例
5 第十四章 参考文献
第十四章 中药化学成分的代谢
实验一 虎杖中蒽醌类成分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虎杖的简介、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
实验操作一 虎杖的提取和浓缩
实验操作二总游离蒽醌的制备和各游离蒽醌的分离
实验操作三大黄素的分离纯化和蒽醌类化合物的检识
实验二 槐米中芦丁的提取、精制、鉴定及其水解产物的分析
槐米药材简介
实验目的及原理
实验方法(一)
实验方法(二)
实验三 三颗针中盐酸小檗碱的提取、纯化及鉴定
实验背景、目的及原理
提取及柱色谱纯化
制备薄层及鉴别
实验四 穿山龙中薯蓣皂苷元的提取、纯化与鉴定
实验目的和原理
实验操作
学生应具备《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中药学》、《生药学》或《药用植物学》等相关基础课程的知识。
教材:
1.《中药化学》,匡海学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22年
参考书目:
1.《中药化学》,匡海学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7年
2.《中药化学》,冯卫生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8年
3.《波谱解析》,冯卫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年
4.《波谱解析技术的应用》,冯卫生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6年
5.《中药化学成分结构解析》,冯卫生主编,科学出版社,2008年
6.《波谱解析》,孔令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年
7.《天然药物化学》,冯卫生、吴锦忠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年
8.《天然药物化学实验》,冯卫生、吴锦忠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年
9.《中药提取工艺学》,李小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
10.《分析化学》,柴逸峰、邸欣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年
11.《有机化学》,赵骏、康威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年
12.《中药化学》,石任兵,邱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年
13.《天然药物化学》,裴月湖,娄红祥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