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又称《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工科非电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的新理论、新技术、新知识、新应用和发展概况;掌握电路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掌握供电、电器设备的工作原理、控制方法,掌握常见电子电路的结构和分析方法等。同时,培养扎实、认真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为学习后续课程及从事与专业有关的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等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电工技术(电工学(一))和电子技术(电工学(二))两大部分,分为两个学期完成全部教学内容。
其中《电工学(一)》即《电工与电子技术(一)》内容包括:电路的基本理论;直流、交流电路和电路暂态的分析方法;供电与用电的基本知识;变压器、电动机的原理和使用方法;电气控制的常用器件和控制方法。本部分共48学时,第一学期完成。
其中《电工学(二)》即《电工与电子技术(二)》内容包括:常用半导体器件的原理、结构和主要参数;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组合逻辑和时序逻辑电路的组成和分析方法等。本部分共40学时,第二学期完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电工技术的发展概况、学科前沿,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理解常用电工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使用,分析解决电工技术的基本应用问题。
第一周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1.1电路和电路模型
1.2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及功率
1.3电路元件
1.4基尔霍夫定律
1.5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
第一章 单元测试
第一章 作业
第二周 第二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1)
2.1电路的等效变换
2.2支路电流法
2.3结点电压法
2.4叠加定理
第二章单元测试(1)
第二章作业(1)
第三周 第二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2)
2.5戴维宁定理与诺顿定理
2.6含受控源的电阻电路的分析
2.7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
第二章单元测试(2)
第二章作业(2)
第四周 第三章 电路的瞬态分析
3.1瞬态分析概述
3.2初始值和稳态值的确定
3.3一阶电路的瞬态分析
3.4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
第三章单元测试
第三章作业
第五周 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路(1)
4.1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4.2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4.3电阻、电感和电容元件的交流电路
第四章单元测试(1)
第六周 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路(2)
4.4RLC串联的交流电路
4.5阻抗的串联和并联
第四章 单元测试(2)
第四章 作业(1)
第七周 第四章 正弦交流电路(3)
4.7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
4.8交流电路的频率特性
4.6功率因数的提高
第四章 单元测试(3)
第四章 作业(2)
第八周 第五章 三相电路
5.1三相电路
5.2负载星形联结的三相电路
5.3负载三角形联结的三相电路
5.4三相电路的功率
第五章 单元测试
第五章 作业
第九周 第六章 铁心线圈与变压器
6.1交、直流铁心线圈
6.2变压器
第六章 单元测试
第六章 作业
第十周 第七章 电动机(1)
7.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
7.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动原理
第七章 单元测试(1)
第十一周 第七章 电动机(2)
7.3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磁转矩与机械特性
7.4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调速和制动
第七章 单元测试(2)
第七章 作业
第十二周 第八章 电气控制系统
8.1常用低压电器
8.2继电接触控制线路的基本控制环节
第八章 单元测试
第八章 作业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
教材:
电工技术(电工学Ⅰ),田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第3版。
参考教材:
电工学(上册),秦曾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第7版。
特别提醒:
本网站课程只是提供基本教学内容的讲解和练习。学生应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或自行或在面授教师指导下进行课下自学,掌握识读电路图方法,理解基本概念,灵活运用各种分析方法。
Q: 可以用手机完成本课程学习吗?
A:使用"中国大学MOOC"app,可在手机上完成观看视频、在线测试、课堂讨论。查看和提交作业需要使用电脑完成。
Q:其他注意事项?
A:每周认真观看公告,公告中发布本周作业信息和学习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