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以当前我国最新的有关公路和城市道路的工程技术标准、规范为依据,着重于系统阐明路基路面工程的发展、工程特点和使用要求,并尽可能地引入这一领域内的新技术、新进展,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
以当前我国最新的有关公路和城市道路的工程技术标准、规范为依据,着重于系统阐明路基路面工程的发展、工程特点和使用要求,并尽可能地引入这一领域内的新技术、新进展,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将OBE教学理念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将中外技术与双语教学相结合,紧密结合工程实际,形成探究式的教学内容,为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服务交通建设、具备国际化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专业人才提供服务。
课程内容以当前我国最新的有关公路和城市道路的工程技术标准、规范为依据,着重于系统阐明路基路面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技术理论和基本方法,并尽可能地引入这一领域内的新技术、新理论和新进展。
主要内容包括:路基土的特性及参数设计、路基设计、路基防护与支挡结构设计、路基施工、交通荷载及路面设计参数、路面基层、沥青路面设计、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路面施工、路基路面养护与管理等。
授课目标
在课程结束时,学生需要能够:
本课程是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交通工程等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主要讲述公路与城市道路路基工程、路面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要求和设计方法;路基路面工程相关的交通、环境、材料的特性与要求、结构设计参数;掌握路面结构整体强度(刚度)的测试方法、结构层(包括土基)材料模量的确定和取值方法、交通量确定方法、路基路面工程质量检测与评定方法;路面材料与结构设计方法。具体如下:
1.专业基础知识:学生能够正确描述路基路面工程中各层位所用的材料和结构类型,路基强度和稳定性设计依据、路基路面设计与施工的基本方式。
2.知识应用能力:学生能够为不同等级及类型的公路选择适用的结构与材料类型,会查找路基工程施工、沥青路面施工、水泥路面施工技术的国家、国际标准和行业规范。
3.综合能力:学生能认识到路基路面工程需要结合土木工程材料、道路勘测设计、道桥工程概论等课程,懂得在路基路面材料与结构设计过程中影响因素的多方面分析,综合评价国内外主流工程质量检测与评定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4.高阶思维能力:学生能够提出路基路面复杂工程问题的多种方案,能通过查找资料分析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通过对比、改进的方式优化现有的路基路面结构设计方案,可按规范要求绘制出路基路面结构设计优化方案。
5.人文维度及创造能力:学生乐于分享个人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中英文穿插教学、小组讨论学习,能积极影响到周围同学。培养学生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并培养其国际视野。使学生能够具备工程师基本工程素养,并预测相关工作岗位所需知识的储备并为之努力,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课程大纲
总论
课时目标:(1)了解道路工程学科的基本概念(2)重点掌握路基稳定性影响因素
1.1 本章导学
1.2 绪论
1.3 路基路面结构及层位功能
1.4 路基路面结构的影响因素及公路自然区划
1.5 本章测试
路基土的特性及设计参数
课时目标:(1)了解外部所处环境与路基路面设计之间的关系(2)学会进行路面累计变形与疲劳分析。
2.1 本章导学
2.2 路基土的分类及工程特性
2.3 路基的水温状况及干湿类型
2.4 路基的抗变形能力及材料参数
2.5 本章测试
路基设计
课时目标:(1)掌握路基设计的一般要求和构造特点(2)熟悉常用的防护和加固方法,并能根据已知条件提出合理的防护和加固措施。(3)会根据已知地勘报告选择合适的稳定性计算方法
3.1 本章导学
3.2 路基概念及构造
3.3 路基的主要病害类型及原因
3.4 路基横断面设计及排水设计
3.5 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
3.6 本章测试
路基防护与支档结构设计
课时目标:(1)进行路基防护与挡土墙的构造和设计(2)学会路基防护与挡土墙设计计算过程。
4.1 本章导学
4.2 路基坡面防护及支档结构
4.3 挡土墙的一般构造与总体设计
4.4 挡土墙结构的土压力计算
4.5 挡土墙设计
4.6 本章测试
路基施工
课时目标:(1)熟悉常用的路基施工方法(2)掌握路基填筑机理(3)结合近年来城市路基压实不足事故,培养职业道德
5.1 本章导学
5.2 路基施工概述
5.3 路堤填筑与压实
5.4 路堑开挖、爆破及施工新技术
5.5 本章测试
交通荷载及路面参数设计
课时目标:(1)明确半刚性基层特点,分析路面结构层功能和影响因素(2)了解路基路面工程发展概况,查阅文献,了解发展前沿,体会我国的相关发展成就。
6.1 本章导学
6.2 路基路面工程发展概况
6.3 路基路面工程特点及性能要求
6.4 路基路面结构及层位功能
6.5 路基路面结构的影响因素
6.6 本章测试
路面基层
课时目标:(1)了解沥青混合料材料与结构特点。(2)正确阐述混合料设计和弹性层状体系理论。(3)结合路面设计成功和失败案例,体会如何做一名合格的设计者和施工者。
7.1 本章导学
7.2 路面基层结构与材料
7.3 强度形成原理
7.4 原材料选择
7.5 混合材料组成设计
7.6 路用性能
7.7 施工工艺
7.8 本章测试
沥青路面设计
课时目标:(1)了解沥青路面的结构特点。(2)正确阐述混合料设计方法和弹性层状体系理论。(3)结合路面设计成功和失败案例,明确如何进行正确设计的重要性。
8.1 本章导学
8.2 沥青路面特点与分类
8.3 沥青路面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8.4 沥青面层材料设计
8.5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
8.6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水泥路面设计
课时目标:(1)了解常用路面养护方式。(2)辨析不同路面病害处理方式。(3)培养服务国家建设管理的使命感。
9.1 本章导学
9.2 水泥路面的特性与分类
9.3 水泥路面的结构设计
9.4 水泥路面的材料设计
9.5 其他类型水泥路面
9.6 水泥路面施工技术
9.7 本章测试
路面施工
课时目标:(1)了解常用路面养护和管理的方式。(2)熟悉路面状况评价的内容。(3)思考现实生活中我国如何进行路面养护。
10.1本章导学
10.2养护与管理的方式
10.3路基病害与养护
10.4路面状况评价
10.5公路养护管理系统
10.6我国路面病害与养护技术
10.7本章测试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参考资料
(一)课程教材
[1] 《路基路面工程》(第6版),黄晓明 主编,北京,人民交通出版,2019
(二)推荐参考资料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JTG D30-2015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JTG D50-2017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7.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G F40-2004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