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在整个世界文化版图上,只有中国文化生生不息,延续几千年,从未中断。“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汇集百川,兼容八方,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
课程主要包括概述、服饰、饮食、建筑、交通、科举、礼制、文学、艺术、宗教、哲学、文字典藏等部分。这些内容的学习,不仅能丰富您古代文化方面的知识,提高人文素养,而且有助于激发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更新。
在课程结束时,学生能够:
1.识记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特点,理解中国传统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思想文化等各部分的理论知识,把握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演变的基本规律;
2.辨证认识中国传统文化,能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讨论、思考、点评当今时代出现的热点文化事件;
3.借助点评当今热点文化事件,训练论辩思维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认识自我的文化存在,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能宣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觉意识,营造文化自信;
5.独立查找知网等数据库、中国慕课等资源,获取与文化、传统文化相关的文章、著述等,学会学习,能够自主学习;
6.培养国际文化视野,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中国传统文化十讲》,赵昭主编,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9
《中国传统文化》,张岂之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
《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张岱年、方克立主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中国文化要略》(第4版),程裕祯主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
《中国文化史概要》(增订2版),谭家健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