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基于中国大学MOOC(开放式免费在线课程平台) 为高校和社会学习者提供服务。
!新增全部视频的字幕。
前修课程:C语言编程。
本课程以提供自学笔记帮助快速入门为特色。它面向高校和社会学习者提供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常规教学内容: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链路层和物理层的基本原理,以及实践环节的基础训练,包含的知识体系科学完整,内容规范。
课程从应用层开始,采用自顶(应用层)向下(物理层)的方法,以TCP/IP协议为例逐层阐述基本原理和技术。介绍了行业的最新应用,例如光纤接入网技术等。使同学们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了解学科的最新发展动向。通过实验(不需专门设备),包括组网实验和Wireshark抓包实验,培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以帮助学习者理解和掌握数据在网络中流动为课程目标,包含了自学笔记(初步理解)、授课(视频,巩固)、实践(运用)、交流和考核(检查)等教学的必要环节。教学内容组成上以应用层为重点,因为应用层几乎囊括了网络创新90%以上的内容。以学生为中心组织课程教学,注重激发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主要特点:
1. 重点内容突出:将学习内容分成了三个层次:重点掌握、一般理解和可选内容。梳理了最重要的10个知识点:协议分层、HTTP、域名系统等。通过内容分层和重要知识点,使学习者能自主规划学习路径,快速掌握整个知识体系。
2. 提供自学笔记:整理了所有讲授内容的42份自学笔记(知识概要),学习者在快速阅读后会获得对该章节的初步掌握,进而在观看视频时能顺利地理解讲授的内容,同时也帮助课后的总结和巩固。
3. 课后实验指导:课程安排了20多个课后实验(含详细实验指导),帮助加深理解数据的流动和组网的过程,从而获得一定的实践经验。
帮助大家理解网络中数据的流动过程。
第一单元 (2周)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
1.1 初步理解计算机网络
1.2 网络边缘
1.3 网络核心
1.4 时延、丢包和吞吐率(附实验)
1.5 协议层次(重要内容、附实验)
1.6 网络安全(可选内容)
第一单元测验
第二单元 (2周) 应用层
2.1 本章介绍以及应用层协议原理
2.2 Web和HTTP(重要内容、附实验)
2.3 FTP(可选内容、附实验)
2.4 电子邮件(附实验)
2.5 DNS域名系统(重要内容、附实验)
2.6 P2P(可选内容)
2.7 Socket编程(重要内容、附实验)
2.7 重要内容回顾
第二单元测验
第二单元作业
第三单元 (2周) 传输层
3.1 本章介绍以及传输层概述
3.2 多路复用和多路分解(分发)
3.3 无连接传输UDP
3.4 可靠数据传输原理
3.5 面向连接的传输TCP(重要内容、附实验)
3.6 拥塞控制原理
3.7 TCP拥塞控制
第三单元测验
第三单元作业
第四单元 (2周) 网络层
4.1 本章介绍以及概述
4.2 虚电路和数据报网络
4.3 路由器工作原理(重要内容)
4.4 IP协议(重要内容)
4.5 路由算法
4.6 因特网的层次路由(重要内容、附实验)
4.7 多播和广播(可选内容)
第四单元测验
第四单元作业
第五单元 (1周) 链路层
5.1 本章介绍以及概述
5.2 检错和纠错
5.3 多路访问协议(可选内容)
5.4 链路层地址(附实验)
5.5 以太网
5.6 链路层交换机(重要内容、附实验)
5.7 PPP协议(可选内容)
5.8 链路虚拟化(可选内容)
第五单元测验
第六单元 (1周) 无线网络
6.1 本章介绍以及概述
6.2 无线链路特征
6.3 IEEE 802.11网络(重要内容、附实验)
6.4 蜂窝网络(可选内容)
6.5 蜂窝网络中的移动性(可选内容)
第六单元测验
C语言编程。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第6版), J.F.Kurose,K.W.Ross著,陈鸣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Computer Networking: A Top-Down Approach(Sixth Edition) , J.F.Kurose,K.W.Ross,2012.
计算机网络(第7版), 谢希仁编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
计算机网络(第5版), A.S.Tanenbaum, D.J.Wetherall著,严伟,潘爱民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组网及Wireshark实验教程,徐建编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