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物理学基础为内容的大学物理课程,是高等学校理工科生的公共(通识)必修基础课程乃至文科学生的热门选修课。该课程所教授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激发学生探索和创新精神、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其整体科学素养、形成科学价值观起着其它课程无法代替的作用。
面对新时代推进一流本科教育、培养一流本科人才的迫切需求,河南大学大学物理教学团队正在倾力打造《大学物理》“金课”。团队教师深入研究课程体系,立足《大学物理》课程服务于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的目的,进行课程体系重新梳理、设计与教学实践研究。为了持续优化《大学物理》课程体系,提升教学效果,在前期建设的基础上,教学团队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建设了《大学物理》在线开放课程,并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互动和合作式)教学,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弥补传统“填鸭式”教学的局限性;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形成“学生为主体,课程内容为中心,教师为向导”的教学模式;立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的统一,以立德树人为首要任务。在课程改革中重视顶层设计,教学内容中融入思政元素,赋予大学物理课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政功能。
在“以学生成长和发展为中心”教育理念指导下,通过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让学生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能够阅读并理解相当于大学物理水平的参考书和科技文献,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在独立进行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写出条理清晰的小论文;通过课堂上分析、综合、归纳、科学抽象、类比等方法以及课堂讨论或者辩论,使学生具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对所涉问题有一定深度的理解;将思政元素巧妙融入课堂教学中,赋予大学物理课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政功能,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学生初步具备追求真理的勇气、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作风。
高等数学;高中物理
《普通物理学》(第八版),程守洙、江之永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年。
《物理学(第七版)》,马文蔚、周雨青、解希顺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
《大学物理》,吴百诗编著,科学出版社,2001年。
《大学物理学》(第4版),章三慧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年。
《物理学(第七版)学习指导》,马文蔚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
《普通物理学(第七版)习题分析与解答》,胡盘新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
《普通物理学(第七版)思考题分析与拓展》,胡盘新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
《物理学原理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第四版),马文蔚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大学物理学科教学知识的108个“大问题”》,朱鋐雄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