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本课主要讲述从史前时期到今天以来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重大事件和优秀传统文化,带领学生运用唯物史观认识和分析历史现象,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帮助学生依据事实与史料对历史事物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进程和探寻历史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本课程包括三个通史模块(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和一个具有职教特色的专题模块(手工业发展史),共有 15 个学习专题,总学时为 30 学时。
本课程主要有以下特色:
1. 全知识点覆盖:按时间顺序选取历史中具有重要影响的事件,突出中国各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脉络。
2. 结构设计合理:重难点突出,视频长度 5-10 分钟,符合学生的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需求。
3. 汇集名校名师:汇集全国各地 22 位一线名师参与课程设计和录制,在屏幕前感受名师多样风采。
4. 注重素养培养: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掌握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等方法,培养家国情怀。
5. 感受工匠精神:突出职教特色,增加手工业发展史专题模块,展现古代的经典工艺和有代表性的工艺精品,带领学生体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通过对历史发展、变化及其规律的学习,促进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和优秀文化传统,从历史的角度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不断培养历史课程核心素养,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模块一 中国古代史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与先秦历史
第二单元 秦汉时期大一统格局的建立与巩固
第三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正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四单元 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
第五单元 宋元时期民族关系与社会经济文化的新发展
第六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及潜伏的危机
模块二 中国近代史
第七单元 晚清时期的民族危机与救亡运动
第八单元 辛亥革命与民国初年的社会
第九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十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十一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模块三 中国现代史
第十二单元 新中国的成立及向社会主义过渡
第十三单元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
第十四单元 改革开放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模块四 手工业发展史
第十五单元 丝绸、青瓷与刺绣
了解初中历史的基础知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