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建筑物》为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技术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各种水工建筑物的设计理论和方法以及运用管理知识,了解各种水工建筑物在水利枢纽中的相互关系及其布置原则,通过听课、实习、实验、课程作业(课程设计)等环节,使学习受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基本锻炼。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后续各门专业课程如工程施工、坝工新材料新技术、地基处理、城市水利、工程监理、坝工技术史等专业课程的基础,同时又是从事技术工作必不可少的基本技术要素。几十年的实践表明,该课程对于学生今后的工作起到重要作用。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水利工程的作用、特点和标准;各种类型大坝的工作原理及设计内容和设计方法;水闸、溢洪道、水工隧洞、水工闸门的设计与计算;以及水利枢纽规划和水利工程管理等,涉及内容非常繁杂。本课程较系统地介绍了各种水工建筑物和水利枢纽的体型布置、工作原理、构造特点、适用条件和安全监控,且注重对典型的挡水、泄水和输水建筑物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的阐述。
课程特点:
(1)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本课程必须与实践紧密结合才能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2)知识面覆盖广。本课程需要有数学、物理、各门力学、工程地质、测量、水文等多方面的基础知识,因而本专业的培养的学生具有知识面广、适应性强的特点;
(3)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课程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各种水工建筑物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及主要构造等。切实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课程建设目标:不断完善知识体系、优化教学内容、融合现代化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效率,对全国同类专业中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起示范作用。
(1)基础课程:高等数学、几何与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工程材料、工程地质(含水文地质)。
(2)专业基础课程:土木水利专业导论、水力学、土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工程水文学、工程经济学。
(1)索丽生、刘宁主编,《水工设计手册》(第2版,1-7卷),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
(2)朱伯芳、高季章、陈祖煜、厉易生著,《拱坝设计与研究》,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3)刘晓青、王润英、 张继勋、 沈长松 主编,《水工建筑物》,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23
(4)潘家铮著,潘家铮全集《重力坝的设计和计算》,中国电力出版社,2016
(5)《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17
(6)《水工建筑物荷载规范》SL744-2016
(7)《水工建筑物荷载标准》GB/T 51394-2020
(8)《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 NB/T35026-2022
(9)《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SL319-2018
(10)《混凝土拱坝设计规范》SL282-2018
(11)《碾压混凝土拱坝设计规范》NB/T10335-2019
(12)《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20
(13)《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规范》NB/T 10871-2021
(14)《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标准》GB51247-2018
(15)《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199-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