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环境水力学
第1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2月24日 ~ 2025年07月06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每周
进行至第6周,共19周 已有 52 人参加
立即参加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34)
spContent=《环境水力学》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生态工程等高年级本科生专业课、研究生的专业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环境水力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污染物进入水体的掺混、随流、扩散等的输运规律,为进一步学习水环境数学模型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为从事水环境评价与规划、污染物控制方案制定、排污口论证、环境容量与纳污能力确定打下基础。 课程教材:《环境水力学》,华祖林 主编,科学出版社,2021 课程学习交流群:QQ 451049668
《环境水力学》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生态工程等高年级本科生专业课、研究生的专业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环境水力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污染物进入水体的掺混、随流、扩散等的输运规律,为进一步学习水环境数学模型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为从事水环境评价与规划、污染物控制方案制定、排污口论证、环境容量与纳污能力确定打下基础。 课程教材:《环境水力学》,华祖林 主编,科学出版社,2021 课程学习交流群:QQ 451049668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      我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

随着我国经济的突飞猛进发展,目前江、河、湖、海的水环境问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环境水力学作为描述污染物质进入水体输运规律的基本课程,对开展水环境治理方案制定、排污口设置论证与优化、水环境评价、水环境规划、环境容量与纳污能力确定等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价值。本课程切合环境类学生的专业基础,着重介绍污染物进入水体的掺混、随流、扩散的输运规律,旨在使学生掌握环境水力学的基本原理,能够掌握并运用水环境预测的实用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进行水环境预测的能力;同时也为将来从事水环境治理、评价、规划与管理工作打下基础。“环境水力学”作为环境类专业主干课程,有力支撑了流域水环境保护创新人才的培养。

·       这门课的主题是关于什么?

   本课程共有9章,主要为污染物质扩散输运与混合的基础理论、污染物浓度场计算的基本内容,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为污染物质输运方程、第三章为简单情况下污染物浓度计算基本公式、第四章为顺直中小型河道污染带特征计算、第五章为分散现象与分散系数确定、第六章为不规则河流中污染物的混合输运、第七章为水质模型简介、第八章为水质模型应用案例、第九章为生态水力学。旨在使大家建立起污染物质混合输移的清晰图形,明确基本原理,掌握一定量的实用计算方法。

·      学习这门课可以获得什么?特别是对自己有什么帮助和应用。

   该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目的在于培养环境水力学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与掌握污染物质进入水体后的掺混、随流、扩散的输运规律;掌握环境水力学的基本概念、污染物扩散与混合特性、实用基本计算方法等,培养学生掌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知识基础能力。

·      这门课有什么特色和亮点。

1)依托河海大学“水”环境学科特色优势,课程建设历史悠久特色鲜明

       河海大学是以“水”学科为特色的高校,课程依托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为“双一流”学科,依托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形成了以“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省级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二级教授等为核心、环境-水利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师资队伍。河海大学是国内最早开展环境水力学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单位之一,最早可追溯到1978年,著名的环境水力学专家张书农教授于1988年出版了著作《环境水力学》,成为水环境模拟领域的奠基之作。2007年面向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课以来,经过长期教学研究工作积累,环境水力学已成为我校具有明显优势的特色专业课程之一。

2)课程教材双轮驱动,优化构建“教材-课件-视频-仿真-辅库”一体化资源体系

根据当前我国水环境治理的国家需求,梳理重点与难点,将流域水环境模拟、评价、规划、管理和生态修复等方面最新科研成果融入教材与课程建设,推进科教融合育人,优化构建了课程教学资源体系。线上课程资源包括①微课视频、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②“流域水环境模拟与综合治理”虚拟仿真实验;③单元测验库、作业库和试题库;④辅助参考资料、案例、论坛等。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新形态教材,先后入选“十二五”、“十三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立项建设。最终形成了以“流域环境模拟与评价”为特色、涵盖“线上与线下、理论与实践”的特色课程资源体系。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线上资源赋能线下教学, 打造“课前预习(在线)+课中研习(难点解析、小组研讨、案例分析)+课后复习(在线)”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3)紧跟新时代水生态文明脉搏,强化课程思政映射与融入

课程内容紧跟习近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思想,同时将水生态文明建设、长江大保护、三水融合综合治理等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例如,将黑臭河道治理、深圳市东部水系流域综合治理的工程实例引入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科学思维和创新方法;宣扬我国老一辈环境水力学科学家的事迹,感受前辈们的伟大爱国情怀和水环境治理的无私奉献精神。

授课目标

 该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目的在于培养环境水力学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与掌握污染物质进入水体后的掺混、随流、扩散的输运规律;掌握环境水力学的基本概念、污染物扩散与混合特性、基本计算方法等,培养学生掌握环境科学专业知识基础能力。

课程大纲
第一章 绪论
课时目标:掌握环境水力学的主要任务,掌握环境学科中污染源的分类和以环境水力学的视角的污染源分类,掌握污染物在水体输运的主要方式。
1.1 环境水力学的作用和主要任务
1.2 环境水力学研究进展与方法
第二章 污染物质输运方程
课时目标:掌握扩散现象及其概念,掌握水流运动与物质输运扩散的基本方程,掌握紊动扩散系数一般表达式。
2.1污染物质输运的基本方程
2.2紊流条件下的随流扩散方程
2.3 地下水污染物输运方程
2.4 紊流扩散系数
第三章 简单情况下污染物浓度计算基本公式
课时目标:掌握静水、流动环境的扩散解析解,掌握一岸边界反射与两岸边界反射影响下的解析解。
3.1 静水环境中集瞬时源一维扩散解析解
3.2 静水环境中集瞬时源二维、三维扩散解析解
3.3 静水环境下初始延伸分布源一维扩散解析解
3.4 静水环境下初始有限分布源扩散的解析解
3.5 静水环境下时间连续源一维和三维扩散解析解
3.6 均匀流中的瞬时源扩散解析解
3.7 均匀流中的连续源扩散解析解
3.8 岸边反射影响下的解析解
3.9 一维情况下的两岸反射
3.10 二维情况下的两岸反射
第四章 顺直中小型河道污染带特征计算
课时目标:掌握污染物全断面充分混合和污染物扩散到对岸的概念,掌握中心、岸边与任意位置排放下中小河流横充分混合、到达对岸距离,掌握宽阔水域扩散宽度和受河岸边界影响的扩散宽度计算。
4.1 中小型河流充分混合所需的距离计算
4.2 污染物扩散到对岸所需的距离计算
4.3污染带扩散宽度
4.4基于等浓度线的污染带特征计算
第五章 污染物分散现象与分散系数确定
课时目标:掌握污染物分散的概念,掌握污染物分散系数的计算方法。
5.1 分散的概念与量化
5.2 天然河流纵向分散方程及分散系数
5.3 河流纵向分散系数的估算方法
5.4 圆管流的纵向分散
第六章 不规则水域中污染物的混合输运
课时目标:掌握污染物质进入不规则受纳水体的混合过程及其特征,掌握不规则水域中污染物混合输运的一维和二维方程。
6.1河流中污染物混合输运的三个阶段
6.2二维污染物混合方程
6.3一维污染物混合方程
第七章 水质模型简介
课时目标:了解河流水质模型的发展历程,熟悉当前主流数值模型软件。
7.1 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转化与归宿
7.2 常用的污染物动力学反应方程
7.3 经典水质模型
7.4 水质模型软件简介
第八章 水质模型应用案例
课时目标:通过案例分析,熟悉水质模型建立和应用的全过程,培养应用水环境模型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实践能力。
8.1 水环境模型构建—以EFDC模型为例
8.2 生态调水工程对湖泊水环境改善效果评估
第九章 生态水力学导论
课时目标:掌握生态水力学的基本概念,熟悉其研究内容,了解当前生态水力学展望。
9.1 生态水力学的基本概念
9.2 生态水力学研究内容与展望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先修课程: 环境学概论、水力学

参考资料


 1.参考教材

张书农,环境水力学,河海大学出版社,1988年12月

徐孝平,环境水力学,水利电力出版社,1991年10月

水质及其控制,[日]米科海诺 主编,王敦春等译、梁瑞驹校译,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7年7月

2.参考文献

胡必彬,我国十大流域片水污染现状及主要特征,重庆环境科学 25(6):15~17,2003

Joanna L. Kamp, et al. The Habitat-Scale Ecohydraulics of River. Ecological Engineering. 2000. 16:17-29

钱正英、张光斗,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及各专题报告, 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1,3

武强,董东林,试论生态水力学主要问题及研究方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1(2):69—72

3.网络资源

n 中文百科:https://www.bnup.com.cn/main/newsdetail.cfm?iCntno=3221

n 四川大学:https://cwrh.scu.edu.cn/bkjx/ReadNews.asp?NewsID=802



常见问题

环境水力学适用于哪些人群?

    环境、水利、土木、动力机械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做相关专业的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

环境水力学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展望?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我国针对环境水力学的研究仍旧处于探索和发展之中。从广义上来讲,环境水力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为与环境相关的水力学问题,处理比较基础的水污染和水生态问题之外,还涉及到了水土保持、河道冲淤、洪水防治等方面的问题。由此可见,环境水力学研究对于我国污染治理以及水资源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提示:为了保障证书权威性,平台不再支持免费电子证书。

河海大学
7 位授课老师
华祖林

华祖林

教授

刘玉虹

刘玉虹

教授

刘晓东

刘晓东

副教授

推荐课程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