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备》课程以发电厂电气部分为主,着重叙述发电、变电和输电的电气主系统的构成、设计和运行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相应地介绍主要电气设备的原理和性能。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电气设备的原理、选择和配置,初步掌握电力系统中主要电气设备的运行特点和电气主接线的设计方法。
教学中以发电厂电能的生产和输送为引导,以设备的选择和配置为基础,达到熟悉和了解电气设备的目的。
本课程采用工程实践、案例分析、理论探讨等多种教学方式实行启发式、互动式、研讨式教学,教学过程中关注电力系统、电气设备的最新进展,引导学生参与课题的讨论,开放式研讨型作业和课后习题相结合,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要求课前能够阅读教材相关知识和参考文献、上网查阅相关资料、课内主动参与讨论,课后按时完成作业。
《电气设备》课程以发电厂电气部分为主,着重叙述发电、变电和输电的电气主系统的构成、设计和运行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相应地介绍主要电气设备的原理和性能。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电气设备的原理、选择和配置,初步掌握电力系统中主要电气设备的运行特点和电气主接线的设计方法。
教学中以发电厂电能的生产和输送为引导,以设备的选择和配置为基础,达到熟悉和了解电气设备的目的。
第二章 短路电流的计算
2.4 三相短路电流的实用计算
2.2 标幺制
2.1 短路电流的计算概述
2.3 无限大功率电源突然短路分析
2.5 短路电流计算中的几个问题
第一章 电力系统概述
1.2 电力系统的构成及能源分类
1.5 水力发电厂
1.9 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
1.4.2 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过程
1.3.1 电能质量(1)
1.4.1 火力发电厂概述
1.1 电力系统的发展简介
1.3.2 电能质(2)
1.7 其他类型发电厂
1.6 核电厂
1.8 电力网、变电所及用户
1.10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
第三章 导体的发热和电动力、导体的选择
3.1 概述
3.6.3母线的校验
3.2.2 导体的短时发热
3.3.2 电动力计算(2)
3.3.1 电动力计算(1)
3.6.4 绝缘子和绝缘套管的选择
3.6.1母线材料的选择
3.6.2母线截面的选择
3.2.1 导体的长期发热
第四章 电气设备原理和选择
4.1 发电厂主要电气设备
4.3隔离开关原理
4.2高压断路器原理
4.5电压互感器原理
4.4 电流互感器原理
4.6电气设备选择
第五章 电气主接线
5.2电气主接线的分类 (上)
5.1电气主接线概述
5.2电气主接线的分类 (中)
5.2电气主接线的分类 (下)
第八章 配电装置及发电厂电气部分的总体布置
8.2 配电装置的安全静距
电路、电机学、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电力系统暂态分析
王士政,发电厂电气部分(第三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陈启卷编.电气设备及系统[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输配电设备手册》编委会编.输配电设备手册(上、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何仰赞,温增银著.电力系统分析(第三版)[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王川波,徐绪椿著.发变电站一次系统[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8
黄纯华编.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参考资料[M] .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1986
水利电力部西北电力设计院编.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电气一次部分)[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