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画法几何
第14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2月17日 ~ 2025年06月30日
学时安排: 4-6小时每周
进行至第7周,共20周 已有 465 人参加
认证学习
认证成绩和证书
智能问答和解析
视频学习辅助
立即参加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想了解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如何吗?提高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吗?来画法几何课程挑战自己吧!学习完本课程,可以在三维空间形体和二维平面图形之间自由切换,带给您不一样的思维和视野!
想了解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如何吗?提高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吗?来画法几何课程挑战自己吧!学习完本课程,可以在三维空间形体和二维平面图形之间自由切换,带给您不一样的思维和视野!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画法几何课程主要介绍

国家标准《技术制图》《机械制图》相关规定;

投影理论;

空间形体的平面二维表示方法;

在平面二维图形上求解空间几何问题;

是后续《专业机械制图课程》的基础。

授课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主要可以实现以下目标:

1. 掌握国家标准《机械制图》《技术制图》相关规定;

2. 掌握正投影的投影特性及规律;

  能够熟练运用这些投影特性和投影规律绘制点、线、面以及体的投影 。 

 3.  掌握轴测投影图的投影方法和绘制方法;

  掌握每一种轴测投影的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

 4. 掌握用二维图形求解空间几何问题的方法和思维方式。

课程大纲
绪论及国家标准关于机械制图的相关规定
课时目标:了解课程的基本内容及国家标准关于机械制图的一些相关规定。
1.1 绪论
1.2 图纸幅面及格式、绘图比例
1.3 字体、图线及尺寸标注
第1周 PPT
第1周 讨论
第1周 测验
点、直线的投影
课时目标:了解投影法的基本知识;掌握点的投影规律、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以及如何运用点、直线的投影关系求解空间几何问题。
2.1 投影法介绍
2.2 点的投影
2.3 直线的投影
2.4 点、直线的从属关系
第2周 PPT
第2周 讨论
第2周 测验
直线和平面的投影
课时目标:掌握求一般位置线段实长及对投影面倾角的方法;判断两直线相对位置的方法;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点、直线属于平面的几何原理及求解方法。
3.1 求一般位置直线段的实长及对投影面的倾角
3.2 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3.3 平面的投影
3.4 属于平面的点和直线
第3周 PPT
第3周 讨论
第3周 测验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
课时目标:掌握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相交的判定方法和解题方法。
4.1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平行问题
4.2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交问题
第4周 PPT
第4周 讨论
第4周 测试
立体的投影及表面取点
课时目标:学习基本平面立体与曲面立体的投影特点。
5.1 棱柱的投影及表面取点
5.2 棱锥的投影及表面取点
5.3 圆柱的投影及表面取点
5.4 圆锥的投影及表面取点
5.5 圆球的投影及表面取点
第5周 PPT
第5周 讨论
第5周 测验
平面与立体相交
课时目标:学习平面与平面立体、曲面立体相交后,投影的求解方法。
6.1 平面与平面立体相交
6.2 平面与圆柱相交
6.3 平面与圆锥、圆球相交
第6周 PPT
第6周 讨论
第6周 测验
立体与立体相交
课时目标:掌握三种方法求解立体与立体相交的具体步骤。
7.1 积聚性法求立体与立体相交
7.2 辅助平面法和辅助球面法
7.3 多形体相交
第7周 PPT
第7周 讨论
第7周 测验
轴测投影
课时目标:掌握轴测投影图的特点及绘制方法。
8.1 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8.2 平面立体正等轴测图
8.3 曲面立体正等轴测图
8.4 斜二等轴测图
第8周 PPT
第8周 讨论
第8周 测验
组合体
课时目标:掌握组合体投影图的画法、读图方法及尺寸标注。
9.1 组合体的基本知识
9.2 组合体投影图的画法
9.3 组合体尺寸标注
9.4 读组合体视图(一)
9.5 读组合体视图(二)
第9周 PPT
第9周 讨论
第9周 测验
AutoCAD常用命令讲解(选择性学习)
课时目标:掌握CAD常用命令,能够正确使用这些明林进行图样绘制。
10.1 CAD绘图界面介绍
10.2 图形样板和图层设置
10.3 常用绘图及编辑命令
10.4 尺寸标注及文字设置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立体几何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1.      王熙宁,袭建军主编《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8

2.      王熙宁,袭建军主编《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习题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8

3.      王迎,栾英艳主编《工程制图基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8

4.      王迎,栾英艳主编《工程制图基础习题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8

常见问题

Q : A : Q:评价与考核方式:

A:由章节内容检测成绩、期末检测成绩、课程讨论成绩综合评定。

Q:怎样学好这门课:

A:多进行二维和三维形体转换练习;可利用橡皮泥、萝卜等材料动手制作模型进行观察。

哈尔滨工业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王迎

王迎

教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