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2年04月04日 ~ 2022年06月30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247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40)
spContent=继承是人类社会特有的遗产转移方式,经历了由古代向近现代的转变,实现了由身份继承向财产继承的转变,完成了由男尊女卑的继承模式向男女平等继承模式的转变。继承作为历史范畴,将与人类社会相始终。 继承法是调整继承关系的法律规范。从初民社会的血族继承到封建社会的宗亲继承,再到现当代社会的近亲属继承,演绎着继承制度由身份向人格的位移。从男性优于女性的继承立法到男女两性平等的继承立法,彰显着继承制度由性别排挤向性别平等的努力。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制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的编纂,承载着特定历史背景下继承法的价值追求与道德判断,孕育着体系建构的温床与制度改革的基础。正所谓:“法制者,道德之显尔;道德者,法制之隐尔”。
继承是人类社会特有的遗产转移方式,经历了由古代向近现代的转变,实现了由身份继承向财产继承的转变,完成了由男尊女卑的继承模式向男女平等继承模式的转变。继承作为历史范畴,将与人类社会相始终。 继承法是调整继承关系的法律规范。从初民社会的血族继承到封建社会的宗亲继承,再到现当代社会的近亲属继承,演绎着继承制度由身份向人格的位移。从男性优于女性的继承立法到男女两性平等的继承立法,彰显着继承制度由性别排挤向性别平等的努力。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制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的编纂,承载着特定历史背景下继承法的价值追求与道德判断,孕育着体系建构的温床与制度改革的基础。正所谓:“法制者,道德之显尔;道德者,法制之隐尔”。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继承法课程共计10讲。具体包括:

第一讲  继承法的涵义界定

第二讲  继承法的基本原则

第三讲  继承权的行使与保护

第四讲  遗产的范围与认定

第五讲  法定继承的一般规定

第六讲  法定继承的权利配置

第七讲  遗嘱继承的基本原理

第八讲  遗嘱继承的效力判断

第九讲  遗赠与遗赠扶养协议

第十讲  遗产的管理与处理

  俗语说:开卷有益。学习和掌握任何一门知识,都会为我们打开一扇窗,开启一扇门。因为,知识,是心灵的灯塔;法律,是行为的指南;智慧,是尊严的保障;法治,是和谐的基础。

  让我们共同走进继承法的知识殿堂,开启一段了解继承法、感悟继承法、掌握继承法、运用继承法的知识之旅。


授课目标

继承法课程,在普及与阐释继承法的制度内涵、发展轨迹、规范价值与实践应用的同时,注重继承关系的合法确立、有序维系、义务履行与责任承担,为创建平等、和睦、文明、公平的继承关系提供观念基础与法制基础;为维护公民的继承权益、促进社会性别平等创设法治环境与伦理环境;为规范继承行为及继承关系提供立法保障与司法保障。

学习继承法,不仅有助于掌握继承法的基础理论知识,也有助于掌握继承法律规范,为化解继承纠纷、维护继承权益、促进性别平等、助力社会和谐奠定法律基础、规范基础。

课程受众,定位为两个群体:一是高校学生;二是社会公众。高校学生包括本科生与研究生,即本科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完成学分的修读与法律知识的掌握;研究生通过学习该课程,掌握法律规范的价值内涵与实践运用,完成对热点问题、难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社会公众通过在线学习,掌握继承法的基本规范,利用法律规范解决继承问题,养成法律思维,提升法律素养,普及法律知识。

课程大纲
第一讲 继承法的涵义界定
第1节 继承制度概览
第2节 继承法的含义
第3节 继承法律关系
第4节 继承法的沿革
第二讲 继承法的基本原则
第1节 国家保护自然人的继承权原则
第2节 继承权男女平等原则
第3节 养老育幼、照顾病残的原则
第4节 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原则
第5节 权利和义务相一致原则
第三讲 继承权的行使与保护
第1节 继承权的涵义
第2节 继承权的行使
第3节 继承权的丧失
第4节 继承权的保护
第四讲 遗产的范围与认定
第1节 遗产的涵义
第2节 遗产的范围
第3节 遗产的认定
第五讲 法定继承的一般规定
第1节 法定继承的涵义
第2节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
第3节 法定继承人的继承顺序
第4节 法定继承中的遗产分配
第六讲 法定继承的权利配置
第1节 代位继承
第2节 代位继承与转继承的区别
第3节 遗产酌分请求权
第七讲 遗嘱继承的基本原理
第1节 遗嘱继承的涵义
第2节 遗嘱继承人的范围
第3节 遗嘱的形式
第4节 遗嘱的内容
第八讲 遗嘱继承的效力判断
第1节 遗嘱的法律效力
第2节 遗嘱的变更和撤回
第3节 遗嘱的执行
第4节 夫妻共同遗嘱的处理
第九讲 遗赠与遗赠扶养协议
第1节 遗赠
第2节 遗赠扶养协议
第3节 遗托
第十讲 遗产的管理与处理
第1节 遗产管理人
第2节 继承的开始
第3节 遗产的分割
第4节 被继承人债务的清偿
第5节 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遗产的处理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继承法的讲授,由教师主讲与案例分析、动画模拟组成。主讲教师侧重于继承法的基础理论的阐释与法律规范的解读;案例分析侧重于继承法规范与司法解释的科学理解与规范应用;动画模拟侧重于继承领域的典型案例分析与法律规范的具体适用以及继承领域前沿问题与热点问题的讨论与分析。上述讲授策略的适用,既可完满展现课程体系、基础理论与基本规范,又可充分回应社会现实、民众关切与维权需要。

    继承法课程,将通过理论阐释、规范解读、案例分析、热点研讨等教学板块,传播科学规范的继承法理念,实现继承关系的合法化。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1.魏振瀛、郭明瑞主编:《民法》(第八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版。

2.《民法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民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年。

3.王歌雅主编:《婚姻家庭继承法学》(第二版),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常见问题

学习继承法,可能遇到如下问题:

(1)继承法术语、规范、体系的理解、运用。

(2)继承法与其他民法规范内容的衔接。

(3)继承法问题与继承纠纷的分析、解决。

学习继承法,应掌握如下方法:

(1)认真观看课程视频,掌握继承法课程的核心内容。

(2)认真阅读参考教材,掌握继承法的理论体系与基础知识。

(3)浏览相关参考文献,拓展继承法的学习视野与思考空间。

(4)理解、运用继承法律规范,理论联系实际。

(5)密切关注继承法的立法进程,适时调整法律观。

(6)关注域外继承法的发展动态,取其精华。

黑龙江大学
4 位授课老师
王歌雅

王歌雅

博士生导师

李憣

李憣

副教授

杨振宏

杨振宏

副教授

推荐课程

彭凯平教积极心理学

大渔大师课

256人参加

彭凯平教情绪心理学

大渔大师课

75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