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城建学院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学科是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是2008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7月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第六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供热工程》课程是我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核心课程,2008年被评为河南城建学院精品课程,2011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014年被评为河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 2016年立项为河南省在线开放课程,2020年立项为河南省一流课程。《供热工程》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学习以水和蒸汽为热媒的集中供暖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掌握有关运行管理的基本知识。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重点培养学生供热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是对本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实现起到关键作用的一门课。 《供热工程》教学团队的教师为搞好《供热工程》课程的建设,以更新教育理念为先导,从建设高水平教学师资队伍入手,围绕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评价以及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等多方面,不断对《供热工程》课程进行改革和建设,通过不懈的努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依据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本课程在专业培养中的任务,根据行业发展及社会需求,不断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和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得到进一步整合和优化,构建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技能训练”三个教学模块。在理论与实践、教学与应用相结合方面,突出了本科注重实践性、实用性的特点,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围绕课程教学目标,积极开展教学方法改革。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恰当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自主学习效果。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供热工程》课程已经取得了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计合理、改革成果丰富、教学条件良好、教学手段先进、教学效果显著等建设成果,正向新的更高目标迈进,已成为具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示范性强的精品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供热系统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系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以及专业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熟练查阅设计手册、设计规范和各类标准的能力,学生能够根据城市及周边的能源需求对室内外采暖系统进行设计及运行维护。
0 绪论
0供热工程的发展概况
1室内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1.1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
1.2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1.3围护结构附加(修正)耗热量
1.4冷风渗透和冷风侵入耗热量
1.5供暖设计热负荷计算举例
1.6辐射供暖系统热负荷
1.7围护结构的最小传热阻与经济传热阻
1.8高层建筑供暖设计热负荷简介
1.9建筑节能及措施
2室内系统的末端装置
2.1散热器
2.2散热器的计算
2.3低温辐射采暖的计算
2.4钢制辐射板
实验
散热器散热性能实验
热网水力工况实验
3热水供暖系统
3.1传统自然循环热水供暖系统
3.2传统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
3.3分户采暖热水供暖系统
3.4高层建筑热水供暖系统
3.5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的设备与附件
4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的水力计算
4.1热水供暖系统水力计算的基本原理
4.2重力循环系统水力计算
4.3机械循环系统水力计算
4.4分户采暖热水系统水力计算
5室内蒸汽供热系统
5.1蒸汽供热系统热媒的特点
5.2室内蒸汽供暖系统
5.3室内高压蒸汽供热系统
5.4疏水器及其它附属设备
5.5室内蒸汽供暖系统水力计算
6集中供热系统的热负荷
6.1集中供热系统的热负荷
7集中供热系统的热源
7.1热源
7.2热力站
8热水网路的水力计算和水压图
8.1热水网路的水压图
9供热管线的敷设和构造
9.供热管线的敷设和构造
学习本课程前应具有流体力学、传热学、工程热力学等专业基础课的基础知识。
【1】《供热工程》(第四版),贺平、孙刚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1.02
【2】《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陆耀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5
【3】《民用建筑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
【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15,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