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说西游记》是一门把文学名著《西游记》和法律智慧融合的创新课。除了作为法学专业课,也可作为通识选修课,适合文学、历史、政治、神话、宗教等其他广泛领域,雅俗共享。
神魔小说《西游记》也是法律文化宝典。以法眼观之,孙悟空是诉讼高手,猪八戒是维权英雄,唐僧是滥权领导,玉帝是昏君影射,女妖是人性解放先驱…… 神仙魔怪,都有其法律观念和人性寓意,《西游记》堪称古代法制透视镜和文化反思录。
本课程通过解读《西游记》的法律故事和哲理启迪,让文学名著呈现其深层的法律与治理智慧,展现传统文化对自由和正义的追寻,解剖民族的文化心理,传承民族的文化精魂。
课程共分为九章,录制有54个视频。分析了孙悟空、猪八戒、唐僧、玉帝等西游人物法律观念,剖析了闹天宫、白骨精、比丘国等典型西游故事的法理意蕴,揭秘《西游记》影射的明代史实,分析其呈现的古代法制状况和传统社会普遍的政治意识。还通过《西游记》深入反思了普遍的国民性难题,如自由观念、女权意识之稀缺,道德专制、权力文化之盛行等等,以期对当代的法治构建与人性反思提供镜鉴。
课程由青年新锐教师、《法律与艺术》创设人、湖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蒋海松主讲。课程秉承法美学的风格,试图让刻板的法学教育融合文艺灵性,展现鲜活魅力。授课中还穿插有精选的相关影视片段和图片,寓教于乐,让人在欣赏精彩的西游故事之后引发深层思考。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西游记》所承载的政治法理意义,并延伸理解相关的法律文化和传统文化知识。通过《西游记》更生动地认识古代政治法律观念及社会心理,更形象了解传统社会治理与制度运作,进行人性解读与国民性反思,探求对当下法治构建及人性思考的镜鉴。
同时,通过法律与文学的交叉方式获得学习的愉悦感,激发想象力,增强学习兴趣,提升人文底蕴。
第一讲 天蓬明律
0.0《法说西游记》导论
1.1悟空、八戒斗法律
1.2“法律达人”猪八戒
1.3“坏人理论”的好效用
1.4 人性善恶的逻辑层次
1.5 八戒曲法
1.6 “食色性也”猪八戒
1.7 八戒人性解放与世俗欢歌
第一讲单元测试
第二讲 法律大圣
2.1猴王身世与自由共性
2.2 孙悟空自由精神的不同层次
2.3孙悟空的法律精神与技能
2.4 悟空状告李天王
2.5告御状的历史与明代上告制度
2.6 太白金星调解与古代调解文化
2.7 大闹天宫与时代精神
2.8 闹天宫的正反评价及原因
第二讲 单元测验
第三讲 悟空反思
3.1 悟空的自由本能与童心局限
3.2 悟空的意志张扬与暴横杀戮
3.3悟空的强权意识与人情世故
3.4 人妖殊途的命运悲剧
3.5 二元对立极端思维反思
第三章 单元测试
第四讲 唐僧沙僧(上)
4.3 圣僧迂腐的文化成因与历史教训
4.4 唐僧的心灵鸡汤与制度缺失
4.2“只知慈悲不通法律” 的恶果
4.1唐僧的守法与慈悲
第四章 唐僧沙僧(下)
4.5 唐僧滥权与权力监督缺失
4.6 以善之名:道德优越感如何通向专制?
4.7 沙僧的忠勇与潇洒
4.8 沙僧的奴性、世故及文化成因
第四章单元测试
第五章 西游奇案
5.1 江流儿复仇:强盗做官何其多
5.2 三打白骨精:明辩求证何其难
5.3 车迟国赌赛:破坏规则何其毒
5.4 寇员外还魂 :蒙冤入狱何其险
5.5 西游平冤录:冤案丛生何其烈
第五章 单元测试
第六章 玉帝天庭(上)
6.1 玉帝本是小秘书
6.2 玉帝之尊与君主专制互动
6.3 玉帝威权统治与政教关系
6.4 昏庸玉帝及现实批判
6.5 玉帝无为与道家政治理念
第六章 玉帝天庭(下)
6.6 二郎神身世演变与自由人格
6.7 正义使者:吴承恩的二郎神情结
6.8 二郎神赋闲的悲剧成因
第六章 单元测试
第七章 女妖悲欢
7.1 女妖的美丽与多情
7.2 女妖的婚姻自主与女权进步
7.3 红颜薄命:女妖的悲剧命运
7.4 男权世界下的女权沦落
第七章 单元测试
第八章 朝政律法
8.1.律法之尊与明代普法教育
8.2.法制衰败与人情执法
8.3 .崇道灭佛与昏庸朝政
8.4.九头虫、锦衣卫与特务统治
8.5.唐太宗入冥与地狱审判
第八章 朝政律法 单元测验
第九章 文化反思
9.1 社会溃败与文化批判
9.2 吴承恩生平传奇及文化反思
9.3 心灵修行与文化重建
第九章 单元测验
喜欢《西游记》,较为熟悉原著。具有一定的古代文学和法律文化基础,对《西游记》成书时的明代历史有所了解者尤佳。
总成绩60分-79分为合格;80分-100分为优秀。
课程成绩由单元测验、单元作业、课程讨论、期末考试四部分组合而成:
(1)单元测验占30%:每单元客观题,有3次机会提交,以最高值为最后得分;
(2)课程讨论占30%:按发贴内容数量和质量进行综合评分;
(3)期末考试占40%。
对课程有特殊贡献的学员,可获得一定加分,包括推广课程,积极帮助其他学员、提供课程合理建议等。
1.[明]吴承恩:《西游记》,李天飞校注,中华书局, 2014年版;
2.《四大名著新评新校》之《西游记》,吴承恩著,梁归智点校, 三晋出版社,2012年版;
3.萨孟武:《<西游记>与中国古代政治》,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2013年版;
4.张未然:《神仙世界与法律规则——法律人读<西游记>》,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1年版;
5.郭建:《古人的天平: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中的法文化》,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8年版;
6.李天飞:《万万没想到:<西游记>可以这样读》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版(或网络版 李天飞大话西游100回);
7.蔡铁鹰:《吴承恩与<西游记>》,中州古籍出版社,2018年版;
8.苏兴:《<西游记>及明清小说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年版;
9.徐忠明:《法律与文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杨一凡:《明代立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11.朱勇、王立民等:《中国法制史》(“马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12.蒋海松《法治周末》报专栏《法说西游记》(每周一篇,已有20多篇),凤凰网专栏“浪子海松话西游”,专著《<西游记>法政观念与文化心理》(即出)等相关著述。
1.本课程主要基于《西游记》原著进行解读,影视及改编作品仅做参考,提倡回到原著的阅读方式。
2.课程插入的相关影视视频片段仅作为学习交流,不作为任何其他用途。版权若有异议,请联系课程负责人114793096@qq.com。
3.课程将建立QQ群、微信群,以更方便交流,请关注具体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