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认证学习
为你提供认证成绩和证书,以及AI高效学习服务
查看详情
大学

国家精品

认证学习

智慧课程

理学工学农学

计算机

经济管理

外语

音乐与艺术

心理学

文史哲法

医学与保健

教育教学

大学生竞赛

软件实训

人工智能

升学/择业

考研

期末突击

专升本

四六级

保研及论文

求职就业

专四专八

大学应试英语

期末资料

终身学习

有声课堂

兴趣技能

hi,小mooc
期末不挂科
可持续建筑技术
第7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2年09月01日 ~ 2022年11月30日
学时安排: 1-3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647 人参加
立即自学
往期不提供结课证书,想参加下学期课程, 点击这里预约>>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111)
spContent=建筑应该是可持续的,我们当前在建筑中的存在应该不以牺牲后代的利益为代价,要实现建筑的可持续性,我们需要做些什么?这样的建筑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质?这是可持续建筑建筑技术这门课所要讲授的内容。
建筑应该是可持续的,我们当前在建筑中的存在应该不以牺牲后代的利益为代价,要实现建筑的可持续性,我们需要做些什么?这样的建筑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质?这是可持续建筑建筑技术这门课所要讲授的内容。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可持续建筑技术是欧盟Asia-Link项目“跨学科的可持续建筑课程与教育体系”的主要成果,试图构建将可持续建筑各个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协调描述的框架。本课程不仅可作为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等专业学生提供理论知识,也为从事建筑节能、可持续建筑技术、研究的专业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课程大纲

前言:高质量建造与可持续建筑

0 引言

1 建筑与环境质量的体验和感知

2 什么是建筑质量

3 中国建造的发展阶段

4 高质量建造与可持续建筑的关系

5 中国建造4.0国际创新平台

6 课程教学思路和方法

前言:高质量建造与可持续建筑

第一章 可持续建筑的动机、理论与实践

1.1 引言

1.2 可持续建筑的动机

1.3 可持续建筑的理论、实践与阻碍

1.4 可持续建筑的发展

第一章 可持续建筑的动机、理论与实践

第二章 气候与建筑

2.4 建筑类型及特点

2.1 建筑与气候的关系

2.2 气候分区与建筑的适应性

2.3 建筑对微气候的影响

第二章 气候与建筑

第三章 可持续城市规划

3.1 城市化50%

3.2 系统

3.3 环境问题

3.4 与土地利用相结合的交通规划

3.5 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3.6 固体废物的空间规划

3.7 城市气候与空气质量

第三章 可持续城市规划

第四章 集成化设计

4.1 引言

4.2 绿色建筑设计准则

4.3 绿色建筑设计流程及步骤(实例分析)

第四章 集成化设计

第七章 被动式建筑技术

7.1 引言

7.2 保温与被动式太阳能技术

7.3 隔热与被动式冷却技术

7.4 自然采光

7.5 自然通风

7.6 气候特征与被动式建筑设计原则

第七章 被动式建筑技术

第八章 建筑设备系统

8.0 引言

8.1 概述

8.2 暖通空调系统

8.3 建筑给排水系统

8.4 建筑电气系统

第八章 建筑设备系统

第九章 建筑与可再生能源

9.1 能源概述

9.2 太阳能光热利用

9.3 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

9.4 地热能在建筑物中的应用

9.5 风能在建筑物中的应用

9.6 生物质能应用

9.7 建筑领域废热利用

第九章 建筑与可再生能源

第十一章 绿色建材

11.1 引言

11.2 绿色建材的评价

11.3 传统建筑材料的绿色化

11.4 新型的绿色化建筑材料

11.5 绿色建材的发展趋势

第十一章 绿色建材

第十二章 集成建筑系统分析

12.0 引言

12.1 建筑系统及其相互作用

12.2 可持续建筑系统分析工具概述

12.3 建筑环境模拟工具介绍及案例

第十二章 集成建筑系统分析

第十三章 绿色施工与运营维护

13.1 概述

13.2 绿色施工

13.3 建筑的运营维护

第十三章 单元测验

展开全部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湖南大学
6 位授课老师
张国强

张国强

教授/博士生导师

徐峰

徐峰

教授

周晋

周晋

副教授

推荐课程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