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微波技术
第14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3月28日 ~ 2025年06月10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每周
进行至第1周,共11周 已有 51 人参加
认证学习
认证成绩和证书
智能问答和解析
视频学习辅助
立即参加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209)
spContent=微波是电磁波谱中极为重要的波段,是通往宇宙的窗口。微波技术是理论性与工程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本课程提供了一套崭新的学习手段和方法,使学习者熟练掌握微波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电子信息类工程领域的微波信号传输和功率分配等问题,为从事微波工程领域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微波是电磁波谱中极为重要的波段,是通往宇宙的窗口。微波技术是理论性与工程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本课程提供了一套崭新的学习手段和方法,使学习者熟练掌握微波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电子信息类工程领域的微波信号传输和功率分配等问题,为从事微波工程领域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是工科电子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对抗技术和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非微波工程专业的专业主干课。

 通过本课程的各教学环节,应使学生达到如下基本要求:

  1. 能够应用线性电路、电子线路、电磁场与电磁波等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对电子信息类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建模和分析。熟练运用微波技术知识,对电子信息类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中传输线特性参量、工作状态、矩形波导传输特性、二端口微波网络组合的网络参量、二端口微波网络的工作特性参量、二端口微波网络参量的性质等关键技术环节进行分析;掌握波导匹配双T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并能够对相应工程问题进行分析。
  2. 通过所学专业知识,能够理解现代技术、资源、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及其适用范围,能够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现代工具对电子信息类复杂工程问题进行预测、模拟和测量。熟练使用阻抗圆图和导纳圆图解决传输线参量求解、测量问题,掌握二端口微波网络散射参量的测量方法。掌握定向耦合器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分析方法及其主要用途,并能够进行测量特性。
授课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学会微波理论和技术的基础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能够运用微波技术理论知识分析、解决电子信息类工程领域的微波信号传输和功率分配等复杂工程问题,了解微波技术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为今后从事微波研究和工程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大纲

第一章 绪论

1.1.1 绪论(一)

微波频率范围

第一章 绪论

1.1.2 绪论(二)

第二章 传输线理论

2.1.1 传输线方程及其求解(一)

2.1.2 传输线方程及其求解(二)

第二章 传输线理论

2.2.1 传输线的特性参量(一)

2.2.2 传输线的特性参量(二)

第二章 传输线理论

2.3.1 传输线工作状态分析(一)

2.3.2 传输线工作状态分析(二)

2.3.3 传输线工作状态分析(三)

第二章 传输线理论

2.4.1 阻抗圆图及其应用(一)

2.4.2 阻抗圆图及其应用(二)

第二章 传输线理论

2.5.1 传输线阻抗匹配(一)

2.5.2 传输线阻抗匹配(二)

实验一 长线实验

第二章 单元测验

第三章 微波传输线

3.1 交变电磁场基本关系式

第三章 微波传输线

3.2.1 理想导波系统的一般理论(一)

3.2.2 理想导波系统的一般理论(二)

第三章 微波传输线

3.3 导波系统的传输特性

第三章 微波传输线

3.4.1 矩形波导(一)

3.4.2 矩形波导(二)

第三章 微波传输线

3.5 圆波导、同轴线

3.6 带状线、微带线

第三章 单元测验

第四章 微波网络

4.1 引言、波导等效为平行双线

4.2 微波元件等效为微波网络

第四章 微波网络

4.3.1 二端口微波网络(一)

4.3.2 二端口微波网络(二)

4.3.3 二端口微波网络(三)

第四章 微波网络

4.4 基本电路单元的参量矩阵

4.5 二端口微波网络的组合及参考面移动的影响

第四章 微波网络

4.6 二端口微波网络的工作特性参量

4.7 多端口微波网络

实验二 二端口微波网络参量测量

第四章 单元测试

第五章 常用微波元件

5.1 基本微波电子元件

5.2 阻抗变换器

第五章 常用微波元件

5.3 定向耦合器和微带功分器

实验三 测量线调整与晶体检波器校准以及负载阻抗测量、定向耦合器特性的测量

第五章 常用微波元件

5.4 波导匹配双T

第五章 单元测验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1、高等数学;

2、电路基础;

3、电磁场与电磁波。

参考资料
  1. 赵春晖,张朝柱,廖艳苹,崔颖. 微波技术第2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0.
  2. 赵春晖,张朝柱. 微波技术.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3. 赵春晖,张朝柱,廖艳苹. 微波技术电子教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4. 赵春晖,张朝柱,廖艳苹. 微波技术学习与解题指导.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5. 赵春晖,张朝柱,崔颖,廖艳苹. 微波技术测量与仿真. 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13.
  6. David M. Pozar著. 微波工程.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7. 廖承恩. 微波技术基础[M].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1984.
  8. 吴明英,毛秀华. 微波技术[M]. 西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
  9.  梁昌洪. 简明微波[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0.  https://www.icourses.cn/coursestatic/course_4441.html
  11.  https://www1.hrbeu.edu.cn/xdjy/xnzy.html  
哈尔滨工程大学
4 位授课老师
赵春晖

赵春晖

教授

廖艳苹

廖艳苹

教授

崔颖

崔颖

副教授

推荐课程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