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作为国家一流课程,《知识产权法与创新保护》是国内首门将知识产权法律基础理论与科技创新风险实践同步融合的课程。面向法学本科和法学爱好者、科技人员、创业者,鼓励学员以多学科的思维来认识复杂的知识产权争议问题,直面科技战争和国家安全,将创新视为时尚!旨在提升您在生活中的知识产权风险预警防范能力。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开启全新的2021年,《知识产权法与创新保护》第六期为您而来!

     当代正将科技创新保护推到国家强国建设的风头浪尖,如何掌握运用身边的知识产权运营技能?怎样预警防控科技竞争中的无形风险?让我们一起走近知识产权世界,理清和识别身边的创新保护争议问题。

     根据学员对前五轮的热情反馈,本课程团队对第六轮课程在视频、测验题、公告和讨论区设置等方面都做了精心修改... ...线上+线下学习,同修炼共成长!

     课程花絮:本线上课程人员结构精干,三位主讲分别是来自知识产权法学和知识产权管理学的一线资深教授,五位助教由本硕博构成,保证公告信息的全程更新,讨论区(包括老师答疑区、综合讨论区、课堂热案区、笔记精华分享区)的每日新话题和及时互动,以及考核的详实有序。

 

    

    

 

 

 


 

 


 

 




授课目标

    旨在通过对《知识产权法与创新保护》的线上学习过程(尤其包括参与讨论互动、完成十个单元作业、测试和期末考试),和线下见面答疑,掌握知识产权的基础知识和架构,初识知识产权战争的真相,深刻认识知识产权与创新保护的灵动关系。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掌握基本法律知识。《知识产权法与创新保护》课程为基础课,无先修要求

 

 


证书要求

本线上课程最终成绩由如下四个部分组成,线上参与讨论是重点:

1.单元测验20%,为客观题;

2.单元作业30%,为主观题;

3.课堂讨论30%,为主观题,需参与有关知识产权法热点问题的讨论。学生在讨论区以发帖方式讨论热案和相关视频,根据学生对热案和视频的讨论参与程度给分(对每个热案回复帖子数量达到5条及以上的学生,即可考量给予该热案的满分);

4.结课考试20%,为客观题。

 

证书等级为合格的学生,应:

1.完成所有课程的学习;

2.单元作业、单元测验、结课考试、课堂讨论四部分成绩总和在50-85之间(50≤得分<85)。

 

证书等级为优秀的学生,应:

1.完成所有课程的学习;

2.单元作业、单元测验、结课考试、课堂讨论四部分成绩总和≥85。

 


参考资料

 

推荐教材:

《知识产权法教程》(2021版本):主编吴汉东、刘春田、王迁。

 

推荐学者专著:

吴汉东:中国知识产权理论体系研究,商务印书馆,2018年;

中国社科院知识产权中心:创新与竞争:网络时代的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出版社,2018年;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案例指导与参考(上下册),人民法院出版社,2018年;

王迁:《版权法对技术措施的保护与规制研究》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

冯晓青:《知识产权法利益平衡理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

崔国斌:《著作权法:原理与案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

张冬:《专利权滥用认定专论》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

王晓晔:《竞争法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李扬:《著作权法基本原理》知识产权出版社,2019

[]兰德斯,波斯纳:《知识产权法的经济结构》(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常见问题

1.课后作业是否需要按照下章的开课时间随时提交?

答:不需要,每章节的课后作业在期末考试之前完成即可,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时间安排进行。

 

2.该课程进度如何安排?怎么考核?

答:随堂模式:每周发布一个新单元的视频。

线上成绩构成比例

1)单元测验20%(选择题)

2)单元作业30%(主观题,以老师批改的形式进行)

3)期末考试20%(选择题)

4)课程讨论30%(共10个热案和2个视频,同学们在讨论区针对热案和视频发表感想,进行交流,以在讨论区发布和回复的帖子数量给分,每个案例累计回复帖子数量达到5条及以上即可的满分)

(暂定,以教学团队最终公布成绩为准)


3.课程讲义是否会提供给学员呢?能否下载?

答:讲义在视频界面的下面提供,平台不支持下载,可以在线查看。

为了方便您学习,讨论区特别开设了笔记精华分享区,可以直接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