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婚姻所构成的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单位。婚姻、家庭制度的变化对社会其他方面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本课程结合大量的文化典故和历史故事,系统地讲解中国社会婚姻、家庭发展的历史脉络,使学生了解中国婚姻、家庭的各种规范、制度及其演变,并适当联系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婚姻家庭制度,以及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念。
本课程自2002年以来在湖北大学作为通识教育课程开设至今,网上线下已有数万名学生选修学习,反响十分热烈。2019年,本课程获评首批湖北省级本科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婚姻的语源和定义、男女两性关系发展历程、传统社会婚姻家庭制度的特征、婚配的范围、理想婚龄与现实婚龄的差距、家庭和宗族、亲属范围及亲属关系法律效力、婚姻制度与家庭观念的百年嬗变、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学习等内容。
教师团队成员年富力强,教学经验丰富,善于、乐于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辅导,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并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化解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和烦恼。
本课程在资源设计中包含了丰富的以情境问题为核心的知识,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不同观点的碰撞和交锋中,寻找共识。为了满足不同学习者多样化的需求,促进他们对相关领域的深入学习,本课程提供拓展读物、课外拓展视频等其他资源,对教学视频进行了补充和拓展。拓展资源的设置既能为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有选择性的学习提供重要支持,减少他们查找资源的时间,也可以保证资源在拓展过程中的质量。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能够掌握中国社会婚姻、家庭发展的历史脉络,理解婚姻、家庭的特征和功能,并对一些经典的婚姻家庭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为自己走进婚姻、家庭储备一些知识和理论,提供一些帮助。
无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1、【德】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72。
2、史凤仪:《中国古代婚姻与家庭》,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
3、潘绥铭:《神秘的圣火:性的社会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
4、【英】罗素:《婚姻革命》,东方出版社,1988。
5、冯尔康:《中国宗族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
6、鲍晓兰:《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三联书店,1995。
7、徐安琪:《世纪之交中国人的爱情和婚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8、孙晓:《中国婚姻小史》,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
9、岳庆平:《中国文化通志·婚姻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0、【芬兰】韦斯特马克:《人类婚姻史》(全3册),商务印书馆,2002。
11、【德】 福珂斯:《西方情爱史》(全5册),中国盲文出版社,2003。
12、【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13、江晓原:《性张力下的中国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4、黄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释义》,法律出版社,2020年。
课程资源中有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