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认证学习
为你提供认证成绩和证书,以及AI高效学习服务
查看详情
大学

国家精品

认证学习

智慧课程

理学工学农学

计算机

经济管理

外语

音乐与艺术

心理学

文史哲法

医学与保健

教育教学

大学生竞赛

软件实训

人工智能

升学/择业

考研

期末突击

专升本

四六级

保研及论文

求职就业

专四专八

大学应试英语

期末资料

终身学习

有声课堂

兴趣技能

hi,小mooc
考研全科400分攻略
第2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0年02月07日 ~ 2020年06月28日
学时安排: 约2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60920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333)
spContent=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学科。它以人体正常结构和功能为基础,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以形态学改变为中心的结构、代谢、机能的变化,从而理解疾病的临床表现。因此病理学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是医学之本。——课程团队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学科。它以人体正常结构和功能为基础,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以形态学改变为中心的结构、代谢、机能的变化,从而理解疾病的临床表现。因此病理学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是医学之本。——课程团队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病理学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对上述内容的了解来认识和掌握疾病本质和发生发展的规律,为疾病的诊治和预防提供理论基础。在临床医学实践中,病理学又是许多疾病的诊断并为其治疗提供依据的最可靠方法,因此病理学也是临床医学的重要学科之一。

       本课程综合本科生病理教学大纲、研究生入学考试病理大纲及执业医师考试病理大纲,将病理学内容分为15单元,第1至第5单元为病理学总论,第6至第14单元为病理学各论。第15单元为疾病的病理学诊断和研究方法。总论所研究和阐述的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损伤的修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炎症、肿瘤等基本病理变化,为各种不同疾病发生发展的共同规律。而各论则是在总论学习的基础上,研究和阐述各器官系统疾病的病理改变及特殊规律,包括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淋巴造血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等。各讲的核心内容均通过教学视频的形式由经验丰富的教师重点讲解,并辅以PPT教案、随堂测试、单元测试及其他相关学习资料以帮助学习者把握重点、加深理解、拓展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认识疾病的共同规律有利于认识疾病的特殊规律,反之亦然。因此,病理学总论和各论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学习时应互相参考,不可偏废。除研究疾病的病理变化外,探讨其病因、发病机制、好发部位、结局和转归及其相应的临床病理联系也是病理学的重要内容。此外,第15单元简要介绍了疾病的病理学诊断和研究方法的常用技术,如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等技术的原理及应用,还用较大篇幅介绍了以形态学为基础的分子病理学技术的原理和进展,不仅进一步丰富了病理学的教学内容,而且为后续的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无论你是正在修读医学课程的各类学生、还是准备执业的各类医师,亦或是在职的医疗卫生工作者、甚至是对人体生命科学感兴趣的入门新手,都将从这套课程中找到你所需要的病理学知识。请加入我们,一起探索学习医学之本,在守护人类健康的征途中把握最准确的方向!

授课目标

掌握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态结构、代谢和机能变化,了解疾病临床表现的病理学基础。目前我国的病理学教学中,主要是以病理学形态改变为中心,同时连接疾病的发病学基础及临床病理联系,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大纲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课时目标:1. 掌握细胞和组织适应性变化的概念、常见类型和病理改变;细胞和组织可逆性损伤(变性)常见类型(细胞水肿、脂肪变、玻璃样变)的概念、原因、发生机制和形态变化;凋亡的概念、形态特征及发生机制;坏死的概念、类型、病理变化和结局;2. 熟悉淀粉样变、黏液样变、病理性色素沉着和病理性钙化的概念和病理变化;3. 了解细胞和组织损伤的超微结构表现与机制;各种病变对机体产生的影响;细胞老化的概念、形态特征及发生机制。
1.1 绪论 (授课教师 王国平)
1.2 适应 (授课教师 王国平)
1.3 变性 (授课教师 阮秋蓉)
1.4 坏死(包含结局)(授课教师 赵霞)
1.5 凋亡(授课教师 王曦)
1.6 老化(授课教师 王曦)
损伤的修复
课时目标:1. 掌握再生和修复的概念、再生方式;各种组织的再生能力及影响再生的因素;肉芽组织的概念、形态特征及其作用;2. 熟悉创伤愈合的概念和类型及影响因素;3. 了解干细胞在再生中的作用。
2.1 纤维性修复(授课教师 王曦)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课时目标:1. 掌握充血、淤血的基本概念及病变特点,血栓形成的概念和条件、栓塞的概念及栓子运行的途径、梗死的概念和病理变化及对机体的影响;2. 熟悉血栓形成的机制及其形成过程,梗死形成的原因和条件;3. 了解出血的概念、原因、类型、病理变化和对机体的影响;水肿的发生机制、病理变化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3.1 充血和淤血 (授课教师 阮秋蓉)
3.2 血栓形成 (授课教师 阮秋蓉)
3.3 栓塞和梗死 (授课教师 阮秋蓉)
炎症
课时目标:1. 掌握炎症的概念、分类、原因,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炎症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急性炎症过程中的血管变化,炎症介质的概念和主要作用,急性炎症病理类型、病变特征与结局,非特异性慢性炎的病理变化,肉芽肿性炎的概念、病因、类型及病变特点;2. 熟悉白细胞吞噬作用及其发生机制,炎症介质的类型;急性炎症过程中白细胞渗出的机制;3. 了解炎症过程中花生四烯酸的代谢。
4.1 炎症的概念及基本病变(授课教师 段亚琦)
4.2 急性炎症的分类及特点(授课教师 段亚琦)
4.3 急性炎症的渗出(授课教师 段亚琦)
4.4 急性炎症的结局(授课教师 段亚琦)
4.5 慢性炎症的分类及特点(授课教师 段亚琦)
肿瘤
课时目标:1. 掌握肿瘤的概念;肿瘤与非肿瘤性增殖的区别;肿瘤的一般形态和结构特点;肿瘤的分化及异型性;肿瘤的生长方式及转移途径;肿瘤对机体的影响;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及交界性肿瘤的特点;癌前疾病(或病变)、异型增生、上皮内瘤变及原位癌的概念;肿瘤的命名原则及分类;癌与肉瘤的区别;2. 熟悉常见肿瘤的好发部位、形态特点及对机体的影响;肿瘤的分级和分期的原则;3. 了解肿瘤发生发展的基本理论;肿瘤浸润和转移的机制;常见的致癌因素及其致癌的特点;癌基因及其产物;肿瘤抑制基因及其产物。
5.1 肿瘤的基本概念、大体形态与结构(授课教师 敖启林)
5.2 肿瘤的分化和异型性(授课教师 敖启林)
5.3 肿瘤的生长(包含肿瘤对机体的影响)(授课教师 朱朋成)
5.4 肿瘤的扩散(授课教师 朱朋成)
5.5 良恶性肿瘤的区别及举例(包含命名)(授课教师 朱朋成)
5.6 癌前病变及早癌的概念(授课教师 朱朋成)
心血管系统疾病
课时目标:1. 掌握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变特点及后果;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类型、心肌梗死的病理变化及结局;高血压的基本病理改变、各脏器的病变特点及后果;风湿病的基本病变及其发展过程;风湿性心内膜炎、风湿性心肌炎、风湿性心外膜炎的病理变化和结局;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慢性心瓣膜病的病理基础及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2. 熟悉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发病机制;风湿性关节炎的病理变化及结局;动脉瘤的主要病理类型及其临床意义;3. 了解高血压、风湿病、感染性心内膜炎、慢性心瓣膜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心肌病及心肌炎的概念及常见类型;先天性心脏病基本病理类型。
6.1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授课教师 王国平)
6.2 心肌梗死 (授课教师 王国平)
6.3 慢性心瓣膜病 (授课教师 王国平)
6.4 感染性心内膜炎 (授课教师 王国平)
6.5 高血压病(授课教师 赵霞)
6.6 风湿性心脏病(授课教师 赵霞)
呼吸系统疾病
课时目标:1. 掌握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的病理变化、并发症及临床病理联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概念以及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支气管扩张症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肺硅沉着病的病理变化和并发症;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2. 熟悉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其病理变化;各型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硅沉着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肺癌和鼻咽癌的病因、病理变化及扩散途径;3. 了解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及支原体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7.1 慢性支气管炎(授课教师 李建莎)
7.2 大叶性肺炎(授课教师 李建莎)
7.3 小叶性肺炎(授课教师 李建莎)
7.4 肺气肿(授课教师 李建莎)
7.5 硅肺(授课教师 李建莎)
7.6 病毒性肺炎(授课教师 赵霞)
7.7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授课教师 赵霞)
消化系统疾病
课时目标:1. 掌握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病理变化及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变及临床病理类型;肝硬化的基本病变、不同病因引起肝硬化的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细胞癌的病理变化;阑尾炎的类型、病变特点及并发症;2. 熟悉消化性溃疡、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病因;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好发部位、病理特点及转移途径;3. 了解消化性溃疡、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发病机制;非特异性肠炎的类型及病理变化特点。
8.1 慢性胃炎(授课教师 王曦)
8.2 消化性溃疡(授课教师 王曦)
8.3 病毒性肝炎(授课教师 王曦)
8.4 胃癌、肝癌(授课教师 王曦)
8.5 肝硬化(授课教师 王国平)
8.6 阑尾炎(授课教师 王国平)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课时目标:1. 掌握淋巴瘤的概念;霍奇金淋巴瘤的分型、病理特点及预后;2. 熟悉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常见原因及病理变化;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常见组织学类型,如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Burkitt 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结外鼻型NK / T 细胞淋巴瘤、急性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3. 了解髓系肿瘤的基本概念及类型;Langerhans 组织细胞增生症的概念及类型;淋巴造血系统疾病病理表现与临床联系。
9.1 淋巴组织疾病概述(授课教师 况东)
泌尿系统疾病
课时目标:1. 掌握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和间质肾炎的基本概念、主要病理变化和分型,各型病理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2. 熟悉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3. 了解泌尿系统疾病常见肿瘤的基本类型及其病理特点。
10.1 肾小球疾病概述(授课教师 徐惠)
10.2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授课教师 徐惠)
10.3 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授课教师 徐惠)
10.4 慢性肾小球肾炎(授课教师 徐惠)
10.5 肾盂肾炎(授课教师 徐惠)
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
课时目标:1. 掌握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的病理特点和结局;掌握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和病变特点;2. 熟悉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病变特点。
11.1 宫颈癌(授课教师 苏铁芬)
11.2 滋养细胞肿瘤(授课教师 苏铁芬)
11.3 乳腺癌(授课教师 苏铁芬)
内分泌系统疾病
课时目标:1. 掌握甲状腺肿的概念、类型、病理变化;2. 熟悉甲状腺肿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甲状腺肿瘤的常见类型及病理变化;糖尿病的类型、病因及病理变化;3. 了解内分泌系统常见肿瘤的病理类型及其病理变化特点。
12.1 甲状腺肿(授课教师 苏铁芬)
12.2 甲状腺癌(授课教师 王国平)
神经系统疾病
课时目标:1. 掌握神经系统疾病的基本病变、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并发症和临床病理联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2. 熟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因、流行病学特点;阿尔茨海默病、Parkinson 病的病理变化;3. 了解神经系统肿瘤的基本类型及病变特点。
13.1 中枢神经系统概论(授课教师 柯昌庶)
13.2 流行性乙型脑炎(授课教师 柯昌庶)
13.3 流行性脑脊膜炎(授课教师 柯昌庶)
13.4 中枢神经肿瘤(授课教师 柯昌庶)
感染性疾病
课时目标:1. 掌握结核病的基本病变及其转化规律;原发性与继发性肺结核、肺外器官结核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病变特点;伤寒、细菌性痢疾的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血吸虫病、阿米巴病的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2. 熟悉血源性结核病的类型及病变特点;肺外器官结核病的病变特点和转归;真菌病的病理变化及其特点;性传播性疾病的基本类型及其病理特点;3. 了解感染性疾病传播及致病机制;结核、伤寒、细菌性痢疾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14.1 结核病的基本病变及转归(授课教师 况东)
14.2 原发性与继发性肺结核的区别(授课教师 况东)
14.3 伤寒的基本病变和分期(授课教师 况东)
14.4 细菌性痢疾的基本病变(授课教师 况东)
14.5 后天性梅毒的基本病变(授课教师 况东)
14.6 血吸虫病的基本病变(授课教师 况东)
14.7 阿米巴病(授课教师 况东)
疾病的病理学诊断和研究方法
课时目标:熟悉病理学诊断的常用研究方法、病理学诊断和研究方法的具体应用范围和意义。
15.1 病理学诊断(常规活检)(授课教师 王国平)
15.2 病理学诊断(冰冻)(授课教师 王国平)
15.3 病理学诊断(细胞学及尸检)(授课教师 王国平)
15.4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授课教师 许三鹏)
15.5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授课教师 许三鹏)
15.6 基因测序技术(授课教师 许三鹏)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和免疫学等。

证书要求

完成课程在线视频教程学习及考核,且总成绩达到60分及以上可申请合格证书,85分及以上可申请优秀证书。为了保障证书权威性,平台不再支持免费电子证书,只提供证书认证。平台认证证书收费价格为100元。

参考资料

1. 步宏,李一雷. 病理学. 9.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 王连唐. 病理学. 3.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3. 张志刚,朱红光. 病理学.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

4. 来茂德,申洪. 病理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5. 陈杰,周桥. 病理学. 3.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6. 李玉林. 病理学实习指导.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7. 王恩华. 病理学. 3.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8. 李玉林,卞修武. 病理学. 1.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

9. 孙保存. 病理学. 2.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3.

10. 翟启辉,周庚寅. 病理学(《Robbins基础病理学》第8版英文改编版).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1. Kumar VAbbas AKAster JC. Robbins Basic Pathology. 10th ed. PhiladelphiaElsevier Saunders2017.

12. Kumar VAbbas AKAster JC. Robbins and Cotran Pathologic basis of disease. 9th ed. PhiladelphiaElsevier Saunders2015.

说明:本课程的部分视频资料及图片来自网络,为教学需要在此借鉴,如果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多多包涵。

常见问题

问题1:本课程是跟第九版教材配套吗?回答是的。

问题2本课程有老师答疑吗?回答有的。

问题3:请在本课程学习过程中始终以同一个账号(每次登陆前请确认)登陆学习;特别注意单元测验和期末考试截止时间,避免错过考试

华中科技大学
13 位授课老师
王国平

王国平

教授

阮秋蓉

阮秋蓉

教授

柯昌庶

柯昌庶

主任医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