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普通生物学
第2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0年03月09日 ~ 2020年06月30日
学时安排: 待定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2783 人参加
立即自学
往期不提供结课证书,想参加下学期课程, 点击这里预约>>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147)
spContent=生命科学是自然科学发展的中心,动物和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最珍贵的朋友。自然界的动物、植物种类有哪些?其生长、发育、进化有何规律?他们是如何世代繁衍、生生不息的?如何在对动物和植物多样性进行保护的同时,对他们进行可持续发展利用?快来点击本课程,开启动植物之旅吧。
生命科学是自然科学发展的中心,动物和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最珍贵的朋友。自然界的动物、植物种类有哪些?其生长、发育、进化有何规律?他们是如何世代繁衍、生生不息的?如何在对动物和植物多样性进行保护的同时,对他们进行可持续发展利用?快来点击本课程,开启动植物之旅吧。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生命科学是当前自然科学发展的中心,动物和植物是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了解动物和植物的结构、分类,及其演化关系,对于开展生命科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课程包括植物生物学和动物生物学两部分,系统讲述了动物和植物的相关理论知识及最新科学研究进展。课程不仅从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物种、类群等系统生物学层面来分析和认识动物和植物的基本特征及生物演进规律,还将系统介绍动物和植物的分类学理论、主要类群及鉴别特征;同时,还会将动物和植物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融入课程教学之中。课程由100多个短视频组成,每个视频长度约10分钟,并配有多媒体课件、习题、课外阅读资料等,以便大家学习和复习。

本课程可作为理工科、农科、师范类生物专业本科学生的一门重要通识必修基础课,更是其他与生命学科交叉学科的基础知识平台,也是促进人类自然观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帮助同学们搭建起生命科学的整体理论框架,培养同学们的科学思维、探索精神及创新意识,为后续生物学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授课目标

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培养,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 

 知识:联系实际强化深化植物解剖、动植物对环境适应性、动植物分类等知识

 能力:观察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

 素质:家国情怀、协作精神、探索精神


课程大纲
绪论- 普通生物学(上)动物学 部分
课时目标:了解物种、动物的概念,动物的多样性,梳理动物为人类生产生活作出的巨大贡献,了解研究和保护动物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掌握学习《动物学》的重要意义。
0.1动物的重要作用
原生动物门- 普通生物学(上)动物学 部分
课时目标:1.掌握原生动物的基本特征;2.掌握原生动物的分类及各纲的代表动物;3.了解原生动物和人类的关系。
1.1原生动物门主要特征
1.2鞭毛纲代表动物及其主要特征
1.3肉足纲代表动物及其主要特征
1.4孢子纲代表动物及其主要特征
1.5纤毛纲代表动物及其主要特征
多孔动物门-普通生物学(上)动物学 部分
课时目标:1.掌握多孔动物门的形态结构与机能特征;2.理解多孔动物门(海绵动物)在动物演化上是一个侧支;3.了解多孔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2.1海绵动物的形态结构及其分类
腔肠动物门-普通生物学(上)动物学 部分
课时目标:1.掌握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及其代表动物水螅的形态结构与机能特征;2.掌握腔肠动物门的分类及各纲的代表动物; 3.了解腔肠动物门和人类的关系。
3.1 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3.2 腔肠动物门的分纲---水螅纲
3.3 腔肠动物门的分纲---钵水母纲
3.4 腔肠动物门的分纲---珊瑚纲
扁形动物门-普通生物学(上)动物学 部分
课时目标:1.掌握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2.掌握扁形动物门的分类及各纲的代表动物; 3.理解寄生虫和寄主的相互关系及其防治原则。
4.1 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4.2 涡虫纲代表动物及其主要特征和分类
4.3 吸虫纲代表动物及其主要特征和分类
4.4 绦虫纲代表动物及其主要特征和分类
4.5 寄生虫和寄主的相互关系及防治原则
线虫动物门-普通生物学(上)动物学 部分
课时目标:1. 掌握线虫动物门的主要特征;2. 掌握线虫动物门的代表动物人蛔虫的外形特征、结构机能及其生殖发育特征; 3. 掌握线虫动物门的的代表动物秀丽线虫作为模式动物的结构特征、生殖发育特点;4. 了解线虫动物门的分类,即各纲代表动物的特点,理解线虫动物和人类的关系。
5.1 线虫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5.2 线虫动物门的代表动物1---人蛔虫
5.3 线虫动物门的代表动物2---秀丽线虫
5.4 线虫动物门的分类
环节动物门-普通生物学(上)动物学 部分
课时目标:1. 掌握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2. 掌握环节动物门的多毛纲的形态结构与机能和其生殖发育等主要特征; 3. 掌握环节动物门的寡毛纲代表动物环毛蚓的外形特征、结构与机能及生殖发育特征,了解其类群;4. 掌握环节动物门蛭纲的形态结构与机能特征,初步了解蛭纲的分类;5. 理解环节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6.1 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6.2 多毛纲的主要特征及其分类
6.3 寡毛纲的主要特征及其分类
6.4 蛭纲的主要特征及其分类
软体动物门-普通生物学(上)动物学 部分
课时目标:1. 掌握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2. 掌握软体动物门的分类依据及其类群; 3. 重点掌握软体动物门的腹足纲的主要特征和其代表动物中国元田螺的结构与机能特点,了解腹足纲的分类;4. 掌握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的主要特征和代表物种无齿蚌的结构与机能特点,了解双壳纲的分类;5. 掌握软体动物门头足纲的主要特征和代表动物乌贼的结构和机能特点,了解头足纲的分类;6. 辩证的理解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7.1 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7.2 软体动物类群---单板纲、无板纲、多板纲
7.3 软体动物类群---腹足纲
7.4 软体动物类群---双壳纲
7.5 软体动物类群---头足纲
节肢动物门-普通生物学(上)动物学 部分
课时目标:1. 掌握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2. 掌握节肢动物门种类繁多的原因及其分类依据;3. 重点掌握甲壳亚门的主要特征、代表动物中国对虾及其重要类群;4. 掌握蛛形纲的主要特征及其重要类群,理解蛛形纲类群和人类的关系; 5. 重点掌握六足亚门昆虫纲的主要特征及其代表动物东亚飞蝗的结构机能特点,掌握六足动物昆虫纲的主要类群;6. 掌握节肢动物和人类的关系,特别是在科学研究、医药学及生物防治方面的应用。
8.1 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8.2 节肢动物门甲壳纲
8.3 节肢动物门肢口纲
8.4 节肢动物门蛛形纲
8.5 节肢动物门蛛形纲
8.6 节肢动物门多足纲
8.7 节肢动物门昆虫纲
棘皮动物门-普通生物学(上)动物学 部分
课时目标:1. 掌握棘皮动物门的主要特征;2. 掌握棘皮动物门代表动物海盘车的外部形态和结构机能特征;3.了解棘皮动物的分类。
9.1 棘皮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9.2 棘皮动物的代表动物---海盘车
9.3 棘皮动物的分类
脊索动物门-普通生物学(上)动物学 部分
课时目标:1. 掌握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和分类;2. 掌握尾索动物亚门代表动物柄海鞘成体的形态结构特征,重点掌握独有的逆行变态发育;了解尾索动物的分类;3. 掌握头索动物亚门代表动物文昌鱼的形态结构、胚胎发育及其幼体围鳃腔的形成;4. 掌握脊椎动物亚门的主要特征及各胚层的分化。
10.1 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及分类概述
10.2 尾索动物亚门
10.3 头索动物亚门
10.4 脊椎动物亚门
圆口纲-普通生物学(上)动物学 部分
课时目标:1. 掌握圆口纲的主要特征,特别是作为脊椎动物中最原始的纲的特征;2. 掌握圆口纲的分类,了解其起源和演化。
11.1 圆口纲的主要特征及其代表动物
11.2 圆口纲的分类
鱼纲-普通生物学(上)动物学 部分
课时目标:1. 掌握鱼纲的主要特征,特别是最适于水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2. 掌握鱼纲的分类及鱼类的洄游类型;3. 了解鱼类的起源和演化。
12.1 鱼纲的主要特征
12.2 鱼纲的分类---软骨鱼类
12.3 鱼纲的分类---硬骨鱼类
12.4 鱼纲的洄游
12.5 鱼类的起源和演化
两栖纲-普通生物学(上)动物学 部分
课时目标:1. 掌握两栖动物从水生到陆生所面临的主要矛盾;2. 重点掌握五趾型附肢在脊椎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3. 掌握两栖纲的主要特征及其分类;4. 了解两栖类的起源与演化,认识其生存与环境的现状。
13.1 从水生到陆生的转变
13.2 两栖纲的主要特征
13.3 两栖纲的分类
13.4 两栖类的起源与演化
爬行纲-普通生物学(上)动物学 部分
课时目标:1. 掌握爬行纲的主要特征及其分类;2. 了解爬行类的起源及适应性辐射;3. 了解爬行动物和人类的关系,熟悉毒蛇咬伤的防治原则。
14.1 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14.2 爬行纲的分类---龟鳖目和蜥蜴目
14.3 爬行纲的分类---蛇目
14.4 爬行纲的分类---鳄目
14.5 爬行类的起源、适应性辐射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鸟纲-普通生物学(上)动物学 部分
课时目标:1. 掌握鸟纲的主要特征,特别是与飞翔相适应的躯体结构特征;2. 掌握现存鸟的分类及其迁徙特性;3. 了解鸟类与人类的关系。
15.1 鸟纲的主要特征
15.2 鸟纲的分类---平胸总目和企鹅总目
15.3 鸟纲的分类---突胸总目
15.4 鸟类的起源、繁殖、生态和迁徙
15.5 鸟类与人类的关系
哺乳纲- 普通生物学(上)动物学 部分
课时目标:1. 掌握哺乳纲的主要特征,特别是胎生哺乳在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2. 掌握哺乳纲的分类类群;3. 了解哺乳类的起源和适应辐射,充分认识哺乳类的保护、持续利用与害兽防治原则。
16.1 哺乳纲的主要特征
16.2 哺乳纲的分类
16.3 哺乳类的起源和适应辐射
16.4 哺乳类的保护、持续利用与害兽防治原则
绪论-普通生物学(下)植物学 部分
课时目标:1)掌握植物及基本特征;2)了解植物在自然界及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3)了解植物学研究历史
01 植物的重要作用
02 植物及其特征
03 植物科学发展史
第1章 植物细胞和组织- 普通生物学(下)植物学 部分
课时目标:1)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功能2)掌握构成植物器官的植物组织的类型3)理解细胞分裂、分化是植物组织形成的基础
1.1 植物细胞概述
1.2 植物细胞壁结构及组分
1.3 植物细胞的联络结构
1.4 植物细胞生长分化及死亡
1.5 植物组织和组织系统
1.6 输导组织
1.7 植物保护、机械组织
1.8 植物基本组织、分泌结构
第2章 植物营养器官-根 -普通生物学(下)植物学 部分
课时目标:1)了解根的起源、功能2) 掌握根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3)理解根的结构与其功能的适应性
2.1 植物根系类型及功能
2.2 植物根尖结构
2.3 植物根的初生结构
2.4 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
第3章 植物营养器官-茎--普通生物学(下)植物学 部分
课时目标:1)了解茎的起源、功能2) 掌握茎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以及多年生植物茎的结构特点3)理解茎的结构与其功能的适应性
3.1 植物茎的类型及发育
3.2 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3.3  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
3.4 多年生双子叶植物茎的特点
3.5 单子叶植物茎的特点
3.6 茎的生长特性与农业生产
第4章 植物营养器官-叶---普通生物学(下)植物学 部分
课时目标:1)了解叶的起源、功能2) 掌握植物叶片的结构3)理解植物营养器官的整体性及对环境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4.1叶的类型及发育
4.2双子叶植物叶片的一般结构
4.3禾本科、裸子植物叶片结构
4.4营养器官的整体性
4.5营养器官对环境的适应性
第5章 植物繁殖器官-花---普通生物学(下)植物学 部分
课时目标:1)了解花的起源、发育2) 掌握植物雄蕊的结构和发育3)掌握植物雌蕊的结构和发育4)了解植物双受精及其意义
5.1 花的定义及发育
5.2 雄蕊的发育和结构(花药的发育)
5.3 雄蕊的发育和结构(花粉粒的发育)
5.4 雄蕊的发育和结构(花粉败育与雄性不育)
5.5 雌蕊的发育和结构(雌蕊的组成及胚珠的发育)
5.6 雌蕊的发育和结构(胚囊的发育和结构)
5.7 雌蕊的发育和结构(开花与传粉)
5.8 雌蕊的发育和结构(授精及其意义)
第6章 植物繁殖器官-种子和果实---普通生物学(下)植物学 部分
课时目标:1)了解花的构造2)掌握雌雄配子体的结构及发育3)了解果实的发育及类型。
6.1 种子的结构及胚的发育
6.2 植物胚乳类型及发育
6.3 种皮的发育及结构
6.4 无融合生殖和多胚现象
6.5 果实的形成及果皮的结构
第7章 植物分类基础---普通生物学(下)植物学 部分
课时目标:1) 了解植物分类的方法2) 掌握植物的命名及植物检索表的使用3) 植物分类相关的基本概念
7.1 植物分类方法
7.2植物的命名
7.3 植物分类相关概念
7.4 植物识别检索方法
第8章 藻类植物--普通生物学(下)植物学 部分
课时目标:1) 掌握藻类植物的类型及基本特征2)了解藻类植物的经济利用
8.1 藻类植物及其经济利用
8.2 藻类生物柴油
第9章 苔藓植物---普通生物学(下)植物学 部分
课时目标:1)掌握苔藓植物的类型及基本特征2)了解苔藓植物的经济利用
9.1 苔藓植物主要特征及其经济利用
9.2 常见苔藓植物的类群及其特征
第10章 蕨类植物---普通生物学(下)植物学 部分
课时目标:1)了解蕨类植物的起源及其在生物进化中的地位 2) 掌握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及代表植物
10.1 蕨类植物主要特征
10.2 蕨类植物介绍
第11章 裸子植物---普通生物学(下)植物学 部分
课时目标:1)了解裸子植物的起源2)掌握裸子植物的类群及主要特征
11.1 裸子植物的起源分类及主要特征
11.2 裸子植物常见科属代表-苏铁纲和银杏纲
11.3 裸子植物的分类和常见科属代表-松柏纲
11.4 裸子植物常见科属代表-红豆杉纲
11.5 裸子植物常见科属代表-买麻腾纲
第12章 被子植物基本特征---普通生物学(下)植物学 部分
课时目标:1)了解被子植物粉类系统及其特点2) 掌握用于被子植物分类的器官形态特征及专业术语
12.1 被子植物系统演化
12.2 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类型及其特点
12.3-1 被子植物花序和花冠的类型和特征
12.3-2 被子植物雄蕊和雌蕊的类型和特征
12.3-3 花图式和花程式
12.4-1 被子植物营养器官的形态特征-根和茎
12.4-2 被子植物的营养器官的形态结构-叶
12.5 被子植物繁殖器官果实的类型和特征
第13章 典型被子植物类群
课时目标:1) 掌握典型被子植物类型的特征及代表植物2)了解典型被子植物的经济应用及研究思路
13.1 木兰亚纲-木兰科
13.2 金缕梅亚纲-桑科+石竹科
13.3 蔷薇亚纲-蔷薇科
13.4百合亚纲--兰科+菊亚纲--菊科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生物学基础知识

证书要求


一、课程学习成绩由四部分构成:
1)单元测验:题型为客观题,占课程成绩的20%
2单元作业:题型为简答题,占课程成绩的20%

(3)论坛参与:论坛讨论发言15次以上,才能获得该分数占课程成绩的20%
4)课程考试:课程结束后,参加课程期末考试,占课程成绩的40%
、完成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可申请证书。证书分两种等级:总评成绩在60分至85分为合格证书,总评成绩在85分至100分为优秀证书。

 

  对课程有帮助的同学,可获得10分以内的加分,包括推广课程,积极帮助其他学员,对课程提出建设性意见等。

  同学们可以在课程结束后根据需要申请由中国大学MOOC平台发放的认证证书(纸质)。


参考资料

教学参考书:

1、植物学,2006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强胜主编;

2、植物学,2007年,科学出版社,刘胜祥、黎维平主编;

3、普通动物学,2005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刘凌云、郑美光主编;

4、普通动物学,2000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张训蒲、朱伟义主编;

5、《普通动物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https://oc.hust.edu.cn/webshow/ courseshow_courselist?pagingNumberPer=30&sortDirection=-1&coursetype=1&pagingPage=2&


常见问题

Q :  怎么选课?

A : 注册爱课程网账号,从爱课程网首页进入点击“中国大学MOOC”或登录“中国大学MOOC”app,搜索“普通生物学”,找到课程图标,点击进入。


Q :我需要绑定邮箱吗?

A :是的,您需要绑定常用邮箱,课程公告发布的重要信息,包括章节内容发布、作业、考试等,我们都会以邮件形式抄送到您注册的邮箱。


Q :我可以使用多个账号学习吗?

A :不可以,为了准确的记录您学习的状况,请您务必在本课程学习中始终使用同一账号学习。


Q :我可以不参加作业互评吗?

A :可以。目前本课程对作业互评仅作为加分项,不会影响课程学习的基本成绩。



声明本课程部分图片、视频来自网络,为教学需要在此借鉴。如果侵犯到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华中科技大学
5 位授课老师
闫云君

闫云君

教授

付春华

付春华

教授

徐莉

徐莉

副教授

推荐课程

大学物理—力学、电磁学

项林川

25500人参加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CAP

张帼奋

34604人参加

普通生物学实验

余娴文

13512人参加

沟通心理学

裴秋宇

159189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