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本课程以美食为主线,从 “美”和“新”两个角度切入,从客观评价到主导创新,从理论出发到实际应用来进行讲述。从多个角度介绍美食及食品工业的发展,更贴切生活,帮助学生认识到美食与生活的紧密关系。“民以食为天”,通过美食在时间历程中的演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领略美食之妙。
本课程以美食为主线,从 “美”和“新”两个角度切入,从客观评价到主导创新,从理论出发到实际应用来进行讲述。从多个角度介绍美食及食品工业的发展,更贴切生活,帮助学生认识到美食与生活的紧密关系。“民以食为天”,通过美食在时间历程中的演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领略美食之妙。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食品市场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竞争。在我国食品消费市场日趋饱和的背景下,食品行业的消费升级及持续的新产品创制能力将成为未来保持市场份额的关键所在。
目前,食品专业的本科生普遍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基本产品创制相关知识等问题。本课程以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创新思维和掌握常用的创新方法与工具为目的,通过产品品鉴、案例分析,沙盘模拟,创制实践等环节让学生了解美食品鉴的标准和方法,掌握产品创新设计的方法和流程。本课程不仅为有志创业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商业运作方面的知识储备,同时也通过对创新思维的阐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意识,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在就业和创业等方面的竞争力。
本课程以美食为主线,从 “美”和“新”两个角度切入,从客观评价到主导创新,从理论出发到实际应用来进行讲述。本课程为学生提供了食品科学与商科的“第一次亲密接触”,通过课程内容和授课方式的创新,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课程内容主要分为两个板块,第一板块为美食鉴赏部分,主要内容为食品鉴赏的形色,香味,营养,鉴评方法等;第二板块为食品设计部分,主要内容为产品设计流程,产品标准建设,商业计划书撰写,包装设计,食品营销与策略,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等内容。
课程大纲
美食鉴赏导论
课时目标:初步了解美食鉴赏的涵盖范围以及美食鉴赏的方法、影响因素等。
1.1 美食鉴赏方法与标准
1.1.1 美食鉴赏的运行机制
1.1.2 美食鉴赏的方法、内容与标准(上)
1.1.3 美食鉴赏的方法、内容与标准(下)
1.2.1 美食鉴赏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1.2.2 影响美食鉴赏的因素
1.2.3 舌尖背后的文化认同
美食品鉴的构成要素
课时目标:从美食的色香味,以及质地,营养和文化等角度,展开对美食鉴赏的初步了解,逐步深入了解美食鉴赏所鉴赏的对象指标。
2.1 美食鉴赏之形色
2.1.1 美食鉴赏之形色——一见倾心(1)
2.1.2 美食鉴赏之形色——一见倾心(2)
2.2 美食鉴赏之香味
2.2.1 美食鉴赏之香味——扑鼻的芬芳与味蕾的享受(1)
2.2.2 美食鉴赏之香味——扑鼻的芬芳与味蕾的享受(2)
2.2.3 美食鉴赏之香味——扑鼻的芬芳与味蕾的享受(3)
2.3 美食鉴赏之质地——唇齿间的满足
2.4 美食鉴赏之营养
2.4.1 美食鉴赏之营养——植物系美食营养
2.4.2 美食鉴赏之营养——动物系美食营养(1)
2.4.3 美食鉴赏之营养——动物系美食营养(2)
2.5 美食鉴赏之文化
2.5.1 中西美食文化差异成因初探
2.5.2 中西美食文化差异
美食鉴赏的主观评价和客观评定
课时目标:了解感官鉴评中主观和客观评定的融合以及综合思考。
3.1 感官鉴评(上)
3.2 感官鉴评(中)
3.3 感官鉴评(下)
美食案例
课时目标:本章选取经典美食案例,从火腿,奶酪等美食的制作工艺和自然发酵作用展开,了解美食的诞生离不开时间与自然的作用,生活中美食的魅力无穷。
4.1 热门美食品类
4.2 时间带来的精华与沉淀——火腿
4.3 时间带来的精华与沉淀——奶酪
美食鉴赏设计案例
课时目标:本章以鉴赏米其林餐厅和葡萄酒为典型案例,了解在实际鉴赏中的出现的实际问题和多方面评鉴。
食品创新设计概述
课时目标:根据食品鉴赏的指标,分析如何实现食品设计方面的创新。
6.1 学习背景和学习内容
6.2 食品创意的变化曲线和生命周期
6.3 新食品设计的核心思路和角度
如何拥有创造力
课时目标:了解什么是创造力,以及创造力在食品鉴赏中的作用。
7.1 什么是创造力
7.2 如何拥有创造力(上)
7.3 如何拥有创造力(下)
创新分析与产品策略
课时目标:从专业角度分析创新设计的思维,了解如何从思维层面应用到产品创新。
8.1 设计思维与产品创新
8.2 公司战略与产品策略的关系
8.3 战略规划步骤:SWOT分析,波特五力分析
产品配方设计
课时目标:食品的配方设计与模块化设计紧密联系,从多个角度了解说明设计的作用。
10.1 食品配方设计8项目基本功
10.2 食品配方剖析
10.3 食品配方的模块化设计
10.4.1 主体骨架设计
10.4.2 调色设计
10.4.3 调香设计
10.4.4 调味设计
10.4.5 品质改良设计
10.4.6 防腐保鲜设计
10.4.7 功能性设计
消费者分析与市场沟通
课时目标:将产品设计应用于市场中,了解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的作用和反作用。
11.1 消费者决策过程
11.2 品牌的定义以及品牌推广的维度、策略和成功案例
11.3 市场沟通策略和科学沟通策略
11.4 基于消费者行为学的产品设计策略
互联网时代趋势下的食品产品的创新
课时目标:了解互联网时代食品产品创新所遇到的契机和挑战。
12.1 简介
12.2 互联网时代消费趋势(上)
12.3 互联网时代消费趋势(下)
12.4 食品产品创新的方向
互联网思维驱动下的商业模式
课时目标:了解互联网思维如何深入影响食品领域的创新。
13.1 互联网思维
13.2 基于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创新
13.3 食品领域的互联网模式创新
产品创新设计案例
课时目标:本章通过两个食品产品的创新案例,从理论的创新思维,升华到我们的食品生产应用,回归课程主题。
14.1 国产葡萄酒的创新之路
14.2 中国鹅肝酱里的“工匠精神”
展开全部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