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行为学是生物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其研究的对象是各种动物在生存和繁衍过程中所展现的各类行为及其背后的规律与特征。本课程以行为学基础知识为主线,从动物行为学科研究与发展的简史和前沿动态、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行为遗传、行为进化、行为生理、行为发育、觅食行为、繁殖行为、育幼行为、玩耍行为、通讯行为、攻击和防御行为、学习行为等要素出发,对动物行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阐述,通过学习可以对动物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有一个初步了解,并掌握各类动物行为的来源以及发展历程等。
第一章 绪论
1.1学习动物行为学的的意义
1.2什么是动物行为学
1.3行为研究的起源现状及前景
1.4动物行为学研究内容
1.5动物行为学研究方法
1.6动物行为观察的几点原则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动物行为学中的基本概念与行为型
2.1概念组1(反射、动性、趋性、横定向)
2.2概念组2(释放行为的刺激阈值、空放行为、行为反应的疲劳现象、欲求行为与完成行为)
2.3概念组3(动物行为的动机与测定方法)
2.4概念组4(刺激过滤、关键刺激、释放着、信号刺激、超常刺激、刺激的积累
2.5概念组5(固定行为型、本能与学习)
2.6概念组6(利他行为、替换行为)
第二章 动物行为学中的基本概念与行为型
第二章 动物行为学中的基本概念与行为型
第三章 行为遗传与进化
3.1行为遗传的问题与方法
3.2基因与动物行为
3.3行为进化的证据和研究方法
3.4行为适应的产生和进化
3.5通讯行为的起源与进化
第三章 行为遗传与进化
第三章 行为遗传与进化
第四章 行为生理与发育
4.1不同类群动物的神经系统及其进化关系
4.2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及其功能
4.3动物的感觉、知觉与行为
4.4内分泌激素与行为
4.5动物发育期间行为发生变化的原因
4.6行为发育的敏感期
第四章 行为生理与发育
第四章 行为生理与发育
第五章 动物觅食行为
5.1最适觅食理论
5.2动物食性的多样性、特性及适性
5.3动物觅食技能及捕食策略
5.4动物的防御行为
第五章 动物觅食行为
第五章 动物觅食行为
第六章 动物生殖行为
6.1动物的繁殖方式
6.2动物两性差异与性选择
6.3竞争交配权
6.4精子竞争和配偶选择
6.5婚配体制
6.6亲代抚育
第六章 动物生殖行为
第六章 动物生殖行为
第七章 动物时空行为
7.1生物节律和生物钟
7.2动物的迁徙行为
7.3动物的定向导航机制
7.4动物的领域行为
第七章 动物时空行为
第七章 动物时空行为
第八章 动物社会生活与通讯
8.1动物的社会生活
8.2社会生活的好处和代价
8.3动物的通讯及通讯方式
8.4动物通讯的功能
第八章 动物社会生活与通讯
第八章 动物社会生活与通讯
第九章 动物学习行为
9.1关于学习的概述
9.2学习类型Ⅰ
9.3学习类型Ⅱ
9.4学习类型Ⅲ
9.5文化传承与使用工具
章节总结
第九章 动物学习行为
第九章 动物学习行为
本课程无需预备知识。但有一定的动物生理生化知识更好。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1] 尚玉昌主编. 动物行为学.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 蒋志刚主编. 动物行为原理和物种保护方法.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3] Alcock, J. 2001. Animal Behavior (7th ed.). Sinauer Assoc., Inc.
[4] Dugatkin, L. A. 2004. Principles of Animal Behavior. WW Norton & Company, Inc.
[5]Martin, P., and P. Bateson. 1993. Measuring Behaviour (2nd ed.). Cambridge Univ. Press.
[6] 家畜行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