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动物繁殖学
第8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4年09月09日 ~ 2025年01月05日
学时安排: 2-3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555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44)
spContent=《动物繁殖学》是动物科学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主要从动物繁殖生理、繁殖技术、繁殖疾病防控和繁殖管理四个方面讲授提高动物繁殖力的基础知识和技术,本课程教学团队集中了多所高校的优质教学资源,不仅适合动物科学、特种经济动物等相关专业教学,还可供生产单位、以及社会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动物繁殖学》是动物科学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主要从动物繁殖生理、繁殖技术、繁殖疾病防控和繁殖管理四个方面讲授提高动物繁殖力的基础知识和技术,本课程教学团队集中了多所高校的优质教学资源,不仅适合动物科学、特种经济动物等相关专业教学,还可供生产单位、以及社会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动物繁殖性状是重要的经济性状。提高动物繁殖力不仅可以降低动物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经济效益,而且通过提高优秀种公畜和种母畜的利用效率,既可加速家畜育种的进程,促进新品种培育,提高畜种质量,又能减少非生产动物的饲养量,进而提高饲草、饲料资源的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因此,学习和掌握动物繁殖生理、繁殖技术、繁殖疾病控制和繁殖管理技术,对于本专业学生今后独立从事动物繁殖学生产、科研和教学工作极为重要,并且该课程也是其他专业课程,如牛生产学、猪生产学、禽生产学、羊生产学、兔生产学等的前导课程,对于提高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极为重要。

本课程内容涉及多种农业动物、经济动物和野生动物的繁殖理论、繁殖技术、繁殖管理和繁殖障碍防控等,通过分析动物繁殖普遍规律,比较各种动物的繁殖特点,全面、系统地介绍动物繁殖学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不仅适合动物科学、特种经济动物生产学的教学,还可供生产单位参考。

通过本课程学习,大家可以了解:(1)掌握动物生殖活动调节的基本规律及动物繁殖学有关专业术语的基本概念;(2)掌握动物繁殖技术基本原理及意义;(3)了解动物繁殖学研究进展及应用动态;(4)理解与动物繁殖有关的生物技术、如基因免疫、基因治疗、基因克隆、体细胞克隆等生物技术的基本原理。

本课程教学团队集中了多所高等院校的优质教学资源,教学内容结合各位教师的科研特长,科学性、准确性高,而且适当讲述了相关内容的最新科学进展,先进性强。

授课目标

(1)传授知识:包括动物繁殖领域基础理论、基本原理,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

(2)介绍行情:包括动物繁殖领域最新研究进展以及研究热点,动物生产过程中有关繁殖管理目标及调控手段等;

(3)培养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发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课程大纲
第1章 绪论
课时目标:重点与难点:①动物繁殖学及其相关学科基本概念;②提高动物繁殖力在畜牧生产中意义;③动物繁殖学研究方法;④动物繁殖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难点)
1.1动物繁殖学概念与研究内容(掌握)
1.2动物繁殖学发展历史(了解)
1.3动物繁殖学在动物生产和科技进步中的意义(掌握)
1.4动物繁殖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掌握)
1.5动物繁殖学发展趋势(了解)
1.6动物繁殖学学习方法(掌握)
第2章 生殖激素
课时目标:重点与难点:①生殖激素的作用机理和反馈调节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②生殖激素的基本概念和分类;③生殖激素与神经递质、维生素的区别;④生殖激素临床应用注意事项;⑤生殖激素测定方法;⑥各种生殖激素的来源、化学本质、生物学作用和临床应用。
2.1 概述
2.1.1 生殖激素的概念
2.1.2 生殖激素的种类及其分泌器官
2.1.3 生殖激素的作用特点与作用机理
2.2 脑部生殖激素
2.2.1 神经递质
2.2.2 松果体激素
2.2.3 下丘脑激素
2.2.4 垂体激素
2.3 性腺激素
2.3.1 性腺类固醇激素
2.3.2 性腺含氮激素
2.4 子宫和胎盘激素
2.4.1 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
2.4.2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2.4.3 前列腺素
2.5 其他激素
2.5.1 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
2.5.2 外激素
2.5. 3细胞因子
2.6 生殖激素的测定
2.6.1 生物测定法
2.6.2 微量生物测定法
2.6.3 免疫测定法
2.6.4 受体测定法
第3章 雄性生殖生理及其调控技术
课时目标:重点与难点:①雄性动物性发育基本概念与基本规律;②精子发生周期与精子发生波的基本概念;③评定精液品质的指标及其评定方法与其基本原理;④精液品质的影响因素;⑤性行为序列及其影响因素
3.1 性机能发育与性行为
3.1.1 性机能发育及其调控
3.1.2 性行为表现
3.1.3 引起性行为的机理
3.1.4 影响性行为的因素
3.2 精子发生与成熟
3.2.1 精子发生
3.2.2 精子成熟
3.2.3 影响精子发生与成熟的因素
3.3 精子形态结构与生活力
3.3.1 精子形态结构
3.3.2 精子生活力
3.3.3 精子代谢与运动
3.4 精液组成与理化特性
3.4.1 精液组成
3.4.2 精液理化特性
3.4.3 影响精液品质的因素
3.5 精液品质检查
3.5.1基本原则
3.5.2 检查项目及其方法
3.6 精液体外保存】
3.6.1 常温保存
3.6.2 低温保存
3.6.3 冷冻保存
3.6.4 冷冻干燥保存
第4章 雌性动物的发情生理及其调控
课时目标:①雌性动物性发育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与调节规律;②发情排卵的基本概念与规律及其调控方法的基本原理;③卵子发生规律及体外培养、成熟与保存技术基本原理。
4.1 性机能发育】
4.1.1 初情期
4.1.2 性成熟期
4.1.3 适配年龄
4.1.4 繁殖机能停止期
4.2 发情与排卵】
4.2.1 发情
4.2.2 卵泡发育与排卵
4.2.3 卵泡细胞凋亡与卵泡闭锁
4.2.4 发情周期
4.2.5 发情周期的生殖道变化
4.2.6 发情周期的生殖激素变化
4.2.7 影响发情和发情周期的因素
4.2.8 发情鉴定
4.2.9 乏情与异常发情
4.3 发情排卵调控技术】
4.3.1 诱导发情
4.3.2 同期发情
4.4 卵子发生及其形态结构与保存
4.4.1 卵子发生
4.4.2 卵子形态结构
4.4.3 卵母细胞体外培养与成熟
4.4.4 卵母细胞体外保存
第5章 配种与受精
课时目标:重点与难点:①人工授精技术的基本原理与重要性;②受精机制及影响人工授精技术效果的因素。
5.1 自然交配(掌握)
5.1.1 自由交配
5.1.2 圈栏交配
5.1.3 人工辅助交配
5.2 人工授精(掌握)
5.2.1优缺点
5.2.2 发展简况
5.2.3 方法与操作步骤
5.3 受精(掌握)
5.3.1 配子在受精前的准备
5.3.2 受精机理
5.3.3 异常受精
5.3.4 影响受精的因素
第6章 妊娠与胚胎发育
课时目标:重点与难点:①妊娠识别机制;②胚胎发育调节机制;③胎盘发育规律及其调节机制;④掌握各种妊娠诊断方法的基本原理。
6.1 妊娠(掌握)
6.1.1 妊娠识别与建立
6.1.2 妊娠期
6.1.3 妊娠维持
6.2 胚胎与胎盘发育(掌握)
6.2.1 胚胎的早期发育
6.2.2 胚泡附植与胎盘形成
6.2.3 胎盘的类型与功能
6.3 妊娠期间母畜生殖内分泌激素变化(掌握)
6.3.1 促性腺激素
6.3.2 性腺激素
6.3.3 孕体激素
6.4 妊娠期间母畜及其生殖器官变化(掌握)
6.4.1 体重和膘情
6.4.2 卵巢
6.4.3 生殖道
6.4.4 子宫动脉
6.5 诊断妊娠和胚胎发育的方法(掌握)
6.5.1 外部检查法
6.5.2 直肠检查法
6.5.3 阴道检查法
6.5.4 超声波诊断法
6.5.5 激素测定法
6.5.6 其他方法
6.6 影响妊娠或胚胎发育的因素(掌握)
6.6.1 遗传因素
6.6.2 生殖内分泌因素
6.6.3 饲养因素
6.6.4 管理因素
6.6.5 免疫因素
6.6.6 环境因素
6.6.7 疾病因素
第7章 分娩与助产
课时目标:①分娩启动机制;②诱导分娩的方法及其基本原理。
7.1 影响分娩启动的因素(理解)
7.1.1 中枢神经系统
7.1.2 内分泌调节
7.1.3 物理因素
7.1.4 化学因素
7.1.5 免疫学调节
7.2 分娩预兆与分娩过程(了解)
7.2.1 分娩预兆
7.2.2 影响分娩的因素
7.2.3 分娩过程
7.3 助产(掌握;0.2学时)
7.3.1 产前准备
7.3.2 正常分娩的助产
7.3.3 难产及难产时的助产
7.4 产后仔畜及母畜的护理(掌握)
7.4.1 新生仔畜的护理
7.4.2 母畜产后生殖机能的恢复
7.4.3 产后母畜的护理
7.4.4 胎衣不下及其处理
7.5 诱导分娩(掌握)
7.5.1意义
7.5.2 原理与方法
7.5.3 注意事项
第8章 泌乳与哺乳
课时目标:①乳腺发育及其调节规律;②泌乳和排乳的调节规律。
8.1 乳腺发育(自学)
8.1.1性成熟前的乳腺发育
8.1.2 妊娠期的乳腺发育
8.1.3 乳腺发育的激素调节
8.2 乳房和乳腺结构(自学)
8.2.1 各种动物的乳房
8.2.2 乳腺基本结构
8.3 泌乳的发动与维持(自学)
8.3.1 泌乳的发动
8.3.2 泌乳的维持
8.4 排乳与哺乳(掌握)
8.4.1 排乳
8.4.2 哺乳行为
8.5 仔畜吮乳规律与行为(掌握)
8.5.1 单胎动物吮乳规律与行为
8.5.2 多胎动物吮乳规律与行为
8.6 影响泌乳力的因素(掌握)
8.6.1 遗传因素
8.6.2 饲养管理因素
8.6.3 生殖内分泌激素因素
8.6.4 环境因素
8.6.5 疾病因素
8.6.6 其他因素
第9章 繁殖管理与繁殖障碍
课时目标:①繁殖管理评定指标的基本概念与计算方法;②引起动物繁殖障碍的原因及各种繁殖疾病的基本概念。
9.1 繁殖管理(掌握)
9.1.1 繁殖管理评定指标
9.1.2 各种动物的自然繁殖力和繁殖力现状
9.1.3 繁殖管理措施
9.2 繁殖障碍(掌握)
9.2.1 引起繁殖障碍的原因
9.2.2 雄性动物繁殖障碍
9.2.3 雌性动物繁殖障碍
9.3 提高畜群繁殖力的措施(掌握)
9.3.1 在育种中重视繁殖性状
9.3.2 加强饲养管理
9.3.3 加强繁殖管理
9.3.4 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9.3.5 推广应用繁殖新技术
9.3.6 控制繁殖疾病
第10章 繁殖新技术
课时目标:各种繁殖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
10.1 胚胎移植技术(掌握)
10.1.1概况
10.1.2 原理与方法
10.2 显微授精(了解)
10.2.1概况
10.2.2 原理与方法
10.3 体外受精技术(了解)
10.3.1 概况
10.3.2 原理与方法
10.4 克隆技术(了解)
10.4.1 胚胎分割技术
10.4.2 核移植技术
10.5 性别鉴定与性别控制技术(掌握)
10.5.1 性别鉴定技术
10.5.2 性别控制技术
10.6 转基因技术(了解)
10.6.1 生物反应器
10.6.2 基因疫苗与基因治疗
10.7 胚胎干细胞分离培养技术(了解)
10.7.1 意义与研究概况
10.7.2 原理与方法
10.7.3 存在问题与发展前景
10.8 嵌合体生产技术(了解)
10.8.1 意义与研究概况
10.8.2 原理与方法
10.8.3 存在问题与发展前景
10.9 免疫去势技术(了解)
10.9.1 意义与研究概况
10.9.2 原理与方法
10.9.3 存在问题与发展前景
10.10 免疫多胎技术(了解)
10.10.1 意义与研究概况
10.10.2 原理与方法
10.10.3 存在问题与发展前景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动物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细胞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兽医学等相关基础知识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1]教材:杨利国主编动物繁殖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主要参考书目、期刊与网站

[3]张忠诚主编.动物繁殖学(第三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4]桑润滋主编.动物繁殖生物技术.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5]王元兴主编.动物繁殖学.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97

[6]杨利国主编.酶免疫测定技术.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7]https://www.vikingnet.org/cook/humanreproduction.htm

[8]https://www.ansi.okstate.edu/

[9]https://www.ncbi.nlm.nih.gov

[10]https://biology.about.com/library/weekly/aa090700a.htm

[11]https://www.saburchill.com/chapters/chap0031.html

[12]https://wwwsoc.nii.ac.jp/jsar/

 

常见问题

华中农业大学已将该课程改为48学时授课

华中农业大学
14 位授课老师
杨利国

杨利国

教授(二级岗)

周虚

周虚

教授

陆阳清

陆阳清

研究员

推荐课程

设施蔬菜栽培学

邹志荣

16590人参加

植物生理学

代海芳

13483人参加

风景园林设计初步

张清海

9625人参加

食用菌

许修宏

9200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