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创新管理与新产品开发
第2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2年03月16日 ~ 2022年04月30日
学时安排: 1-3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786 人参加
立即自学
往期不提供结课证书,想参加下学期课程, 点击这里预约>>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未来已来,产品从未面临如此宽阔的空间,从创意、研发、设计、包装到交互界面,互联网诞生了哪些改变人们生活的新物种呢?本课程共分为六个篇章,围绕与互联网新物种最密切的共享思维、创新思维、沉浸思维、充裕思维和价值思维展开。我们将一起探讨共享经济、新零售、数字真相、免费、内容与互联网新产品开发的关系。
未来已来,产品从未面临如此宽阔的空间,从创意、研发、设计、包装到交互界面,互联网诞生了哪些改变人们生活的新物种呢?本课程共分为六个篇章,围绕与互联网新物种最密切的共享思维、创新思维、沉浸思维、充裕思维和价值思维展开。我们将一起探讨共享经济、新零售、数字真相、免费、内容与互联网新产品开发的关系。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创新管理与新产品开发》是市场营销、企业管理、产品设计、视觉传媒、AI电子、数字媒体等专业的产品启蒙课程、产品通识教育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该课程以新商业及网络环境下的热门应用产品之“共享产品—新零售产品—数字产品—免费产品—内容产品”为框架,为学习者设计了【初识产品】-【核心知识】-【强化进阶】-【前沿认知】的学习逻辑,系统讲授了新商业及互联网环境下创新管理与新产品开发的基础知识和经典案例,拆解了产品的创意、设计、开发和决策过程,引导学习者产品专业逻辑思维的构建,掌握产品创新和开发技能,培养互联网时代产品经理的专业能力,将新商业及互联网背景下的产品概念、开发过程、商业模式全方位展示,致力于创新管理与新产品开发思维的启蒙,并为学习者将来走向互联网产品经理岗位奠定基础。


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

  1. 未来已来,产品从未面临如此宽阔的舞台和空间,从创意、研发、设计、包装到交互界面,互联网诞生了哪些改变人们生活的新物种呢?究竟是满足需求,还是创造需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你将学会运用互联网思考的方式来探知答案。


这门课的主题是关于什么?

  1. 本课程共分为6篇,围绕与互联网新物种最密切的共享思维、创新思维、沉浸思维、充裕思维和价值思维展开。我们将一起聊一聊共享经济、新零售、数字真相、免费、内容与互联网新产品开发的关系。同时,本课程还剖析了产品开发在互联网时代所面临的挑战,配合大量正面和负面的互联网产品开发案例,详细、生动地讲述了数字时代的互联网新产品。


学习这门课可以获得什么?特别是对自己有什么帮助和应用。

  1. 互联网新物种是新消费精神的崛起,也是万物互联的多样性造就。“新”,是基因之变,遵循的是全新的造物逻辑;“物种”,是智慧之变,基于互联网生成新的品类。我们将见证虚拟现实、消费升级、超级IP、黑科技、移动直播等新物种的进化,而我们的体验伴随着新物种的出现会形成新的生活方式。


这门课有什么特色和亮点?

  1. 不去刻意追求概念的明确、逻辑的严密、真理的穷尽,不局限于教材、教师与教室,让我们一起挖掘更加贴近生活、社会实际和商业前沿的体验,本课程的一切只与最有趣的、基于互联网和新商业社会的创新管理与新产品开发有关!

授课目标

 

互联网新物种是新消费精神的崛起,也是万物互联的多样性造就。

 

“新”,是基因之变,遵循的是全新的造物逻辑;

 

“物种”,是智慧之变,基于互联网生成新的品类。



通过本课程,学习者可以了解互联网时代产品的造物逻辑、品类逻辑和创新逻辑,逐步构建起关于产品的元认知,提升学习者将所学知识迁移适应新情境的能力。



      本课程的授课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Knowledge)—— 新商业中互联网行业需要产品知识的高阶性

本课程将产品专业知识、研发能力要求、行业规范和企业需求有机融合,培养学习者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利用线上线下网络资源和工具,传授反映前沿性和时代感的产品落地的知识,帮助学习者体验如何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解决实际问题,形成落地化的产品业务逻辑。

2、能力目标(Wisdom)—— 新商业中互联网智慧需要复合能力的创新性

本课程的教学形式(在线课程+线下工作坊+PBL实训+虚拟公司)呈现先进性和互动性,学习结果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要求学习者具有复合创新能力才能完成。强化行业软件使用能力,让学习者能真正落地去实操一些互联网产品项目,提升自主探究、主动学习、团队合作等自我效能,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发展需求和信息化时代的有效学习需求。让学习者在有创意的同时,有能力去实现创意。

3、素质目标(Skill)—— 新商业中数字产品开发提出了人文素质的挑战度

       本课程具有一定难度,需要跳一跳才能够得着。本课程帮助学习者认知在真实的互联网情境下如何分析需求、如何设计产品、如何提升用户体验等,具备一定的专业难度。培养学习者以更宽广的视野、更多维的思想、更有人文情怀的态度去看待世界,做出真正对用户、社会、国家有价值的产品,甚至“改变世界”

课程大纲
【课程导论】互联网产品诞生记
课时目标:本章学习目标:掌握产品的基本概念;理解互联网产品的演变。
1.1 【初识产品】互联网产品诞生记
1.2 【核心知识】学习目标与知识收获
1.3 【强化进阶】做互联网下半场的产品经理
1.4 【前沿认知】互联网发展简史与互联网产品概念演变
【共享思维】共享产品与合作消费
课时目标:本章学习目标:掌握合作消费的概念;理解共享产品的纵深应用领域。
2.1 【初识产品】共享产品与合作消费
2.2 【核心知识】学习目标与知识收获
2.3 【强化进阶】共享产品的纵深应用
2.4 【前沿认知】“孤独”的实体书店
【创新思维】零售产品与场景创新
课时目标:本章学习目标:掌握新零售的概念;理解设计和价值驱动的创新理论。
3.1 【初识产品】零售产品与场景创新
3.2 【核心知识】学习目标与知识收获
3.3 【强化进阶】新零售产品概念扩展
3.4 【前沿认知】设计和价值驱动的创新模型
【沉浸思维】数字产品与沉浸体验
课时目标:本章学习目标:掌握数字产品的概念;理解消费者沉浸体验的商业意义。
4.1 【初识产品】数字产品与沉浸体验
4.2 【核心知识】学习目标与知识收获
4.3 【强化进阶】交互式数字产品与用户体验调查
4.4 【前沿认知】人工智能产品与虚拟数字人
【充裕思维】免费产品与认知盈余
课时目标:本章学习目标:掌握免费产品的基本模式;理解免费产品的上瘾性设计。
5.1 【初识产品】免费产品与认知盈余
5.2 【核心知识】学习目标与知识收获
5.3 【强化进阶】免费产品的本质是信息
5.4 【前沿认知】免费产品的上瘾性设计
【价值思维】内容产品与知识付费
课时目标:本章学习目标:掌握内容产品的内涵;理解内容产品的商业模式。
6.1 【初识产品】内容产品与知识付费
6.2 【核心知识】学习目标与知识收获
6.3 【强化进阶】内容产品的商业模式画布
6.4 【前沿认知】内容产品的设计风格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 知识来自于互联网,也来自于我们自身。

  • 知识来自于共享经济、新零售、数字营销、免费商业模式和知识付费。

  • 知识来也自于我们自身的互联网沉浸体验、感受与好奇。

     本课程的预备知识与技能:产品思维 + 营销学知识 + 管理学知识 + 经济学知识 + 软件技能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主要教材:

       《创新管理与新产品开发(原书第6版)》保罗·特罗特(PaulTrott)著 焦豪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1


参考资料:

  • 刘显铭.《互联网产品修炼手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年4月

  • 王   丁.《产品设计思维:电商产品设计全攻略》,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年6月

  • 董永春.《新零售:线上+线下+物流》,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年4月

  • 罗宾·蔡斯.《共享经济:重构未来商业模式》,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年9月

  • 克里斯·安德森.《免费:商业的未来》,中信出版社,2009年9月

  • 克莱·舍基.《认知盈余:自由时间的力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




常见问题

Q:我该如何来参加学习这门课程?

A:手机下载“中国大学MOOC”的APP,或者登入“爱课程”网;微信或QQ快速登录(或以邮箱注册后登录),搜索《互联网新物种开发》这门课然后点击 “报名参加”。


Q:我不是工商类的学生,没有基础知识,是否可以参加本课程的学习?

A:非常欢迎各专业各行各业的学习者。本课程内容详实而生动,大量问题式互动,引发思考。





浙江工商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王雅娟

王雅娟

讲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