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摄影测量作为当前获取全要素地理空间信息最重要、最快捷、最常用的技术手段,在广域地形测绘、数字城市构建、国土资源规划、文物古迹保护、空间对地观测、战场环境勘察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时至今日,伴随着手机、无人机、卫星等平台及图像传感器的发展,摄影测量这一古老而高深的学科更加趋于大众化、全域化、泛在化,展现出愈发迷人的魅力。来吧,一起学习摄影测量学,共同探寻影像背后蕴藏的信息宝藏!
摄影测量作为当前获取全要素地理空间信息最重要、最快捷、最常用的技术手段,在广域地形测绘、数字城市构建、国土资源规划、文物古迹保护、空间对地观测、战场环境勘察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时至今日,伴随着手机、无人机、卫星等平台及图像传感器的发展,摄影测量这一古老而高深的学科更加趋于大众化、全域化、泛在化,展现出愈发迷人的魅力。来吧,一起学习摄影测量学,共同探寻影像背后蕴藏的信息宝藏!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摄影测量学是利用摄影机或其它传感器采集被测对象的图像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和分析,获取有价值的可靠信息的理论和技术的一门学科。“摄影测量学”课程是测绘类本科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是摄影测量与遥感二级学科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与实践,能够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摄影测量的基本理论依据、单张像片及立体像对的几何特性和点定位原理,了解摄影测量作业的全过程,为解决实际作业问题提供理论基础;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测绘事业的热情和情感,养成良好的业务作风,为相关专业课的进一步学习及工作的展开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2010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2016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教学团队获国家级讲课竞赛特等奖4项,省部级讲课竞赛特等奖、一等奖6项。
授课目标
体系与知识目标:
建立摄影测量学的知识体系,理解利用影像进行定位与测图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
技能与方法目标:
- 掌握空间后方交会、空间前方交会、相对定向、绝对定向、影像数字微分纠正等一系列基本作业理论与作业方法。
- 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良好的业务作风,提升对测绘事业的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
课程大纲
绪论
课时目标:掌握摄影测量学的定义、分类方法及目的任务,了解摄影测量学发展的历史、现状、趋势以及应用领域,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初步了解摄影测量在不同阶段的技术特点,明确摄影测量的作用和地位。
1.1 摄影测量定义及发展历史
1.2 摄影测量的分类
1.3 摄影测量的应用、发展现状及趋势
摄影与空中摄影
课时目标:了解摄影的基础知识,掌握摄影测量对航空像片及航空摄影的要求,掌握航天摄影测量对卫星轨道设计的要求,了解框幅式和线阵两种传感器的基本构造和成像原理。
2.1 摄影的基础知识
2.2 摄影测量对航空像片及航空摄影的要求
2.3 航天摄影测量对卫星轨道的要求
2.4 框幅式传感器
2.5 线阵传感器
投影及中心投影
课时目标:学习投影及中心投影的概念,掌握航空影像和地形图的投影方式;熟悉中心投影的特征,掌握透视变换的概念以及透视变换中特殊点、线、面的专业术语。
3.1 投影及中心投影
3.2 中心投影的特征
3.3 透视变换中的特殊点、线、面
像片内外方位元素
课时目标:掌握摄影测量常用坐标系的定义和作用,理解和掌握航摄像片的内、外方位元素的定义和作用。
4.1 摄影测量常用坐标系
4.2 航摄像片内方位元素
4.3 航摄像片外方位元素
共线条件方程
课时目标:本单元是课程的核心部分之一,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共线条件方程的定义和建立的方法,熟记共线条件方程的通用形式,了解共线条件方程的实用形式,掌握共线条件方程有哪些典型应用。
5.1 共线条件方程的建立
5.2 旋转矩阵及其性质
5.3 共线条件方程的实用形式
5.4 共线条件方程的应用
航摄像片的几何特性
课时目标:掌握航摄像片比例尺的概念,了解像点比例尺一般公式的推导思路,能够利用像片比例尺公式分析像片上特殊点、线的比例尺特性;理解由于像片倾斜和地形起伏造成的像点移位,了解像片倾斜误差的推导思路,并掌握两种误差的特性,会利用水平像片投影误差公式计算地物高度;了解像点坐标系统误差存在的原因及消除方法。
6.1 航摄像片比例尺
6.2 像片倾斜误差
6.3 像片投影误差
6.4 像点坐标的系统误差
立体像对基础知识
课时目标:正确理解立体像对的定义和形成的条件,掌握几何模型的概念;理解和掌握立体像对相对方位元素的定义和作用,掌握相对方位元素三种不同的定义方式;理解和掌握立体像对绝对方位元素的定义和作用,掌握利用相对方位元素和绝对方位元素求解立体像对两张像片外方位元素的方法;掌握标准式立体像对的定义和基本特性,了解高差公式的推导过程,会灵活运用该公式进行地面点高差计算。
7.1 立体像对概述
7.2 立体像对相对方位元素
7.3 立体像对绝对方位元素
7.4 标准式像对
像对立体观察
课时目标:了解人眼基本构造和天然立体观察产生立体感觉的基本原因,理解和掌握像对立体观察的条件,了解像对立体观测和量测的方法,掌握像对立体观察中几种常见的分像方法。
单张像片作业理论
课时目标:掌握内定向的目的,了解框标点识别与定位的方法;掌握单向空间后方交会的定义、数学模型、解算方法和对控制点的要求;理解直接线性变换公式的含义,掌握公式的推导思路,了解参数之间的关系;掌握像片纠正的定义与实质,了解像片纠正的分类;掌握数字微分纠正两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特点,重点掌握间接法纠正的基本过程。
9.1 影像内定向
9.2 单像空间后方交会
9.3 直接线性变换
9.4 像片纠正
9.5 数字微分纠正
立体像对作业理论
课时目标:了解共面条件方程的意义,熟记共面条件方程的表达形式;掌握立体像对相对方位元素的计算方法和步骤;掌握空间前方交会的概念和公式的推导思路,掌握利用空间前方交会公式计算物方点坐标的方法,了解空间前方交会的应用领域;掌握空间相似变换公式的形式,理解空间相似变换公式线性化的目的意义,掌握坐标重心化的作用和方法,掌握利用空间相似变换公式计算绝对方位元素的方法。
10.1 共面条件方程
10.2 相立体像对相对方位元素解算
10.3 空间前方交会公式
10.4 利用空间前方交会计算模型点与地面点
10.5 空间相似变换公式
10.6 绝对方位元素的计算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
课时目标:掌握空中三角测量的概念和目的,了解单航带空中三角测量的基本原理,了解航带法、独立模型法和光束法区域网空中三角测量的基本思路。
11.1 单航带解析空中三角测量
11.2 航带法区域网空中三角测量
11.3 独立模型法区域网空中三角测量
11.4 光束法区域网空中三角测量
数字摄影测量概述
课时目标:理解数字摄影测量有关概念,了解特征提取、影像匹配的基本方法。掌握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构成及主要功能。通过本单元学习,建立对数字摄影测量的认识,培养实际作业的能力。
12.1 特征提取
12.2 影像匹配
12.3 单点最小二乘影像匹配
12.4 数字高程模型
12.5 数字正射影像制作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参考资料
- 《摄影测量学》,张保明、龚志辉、郭海涛,测绘出版社;
- 《航空摄影测量学》,刘静宇,解放军出版社;
- 《摄影测量原理》,王之卓,测绘出版社;
- 《摄影测量学》,张剑清,武汉大学出版社;
- 《遥感影像的数字摄影测量》,陈鹰,同济大学出版社;
- 《摄影与空中摄影学》,乔瑞亭,武汉大学出版社;
-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江延川,中国人民解放军测绘学院;
- 《数字摄影测量学》, 耿则勋、张保明、范大昭,测绘出版社;
- 《数字摄影测量学》, 张祖勋、张剑清,武汉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