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胚胎到老死,人类每个阶段都一成不变么?本我、自我、超我,谁在统治人类的行为?学习、模仿,人类的行为如何被塑造的?刺激→反应,人类只是刺激的反应物么?自由意志,人类的需求如何催动了自我实现的愿望?解释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生成过程,提供社会工作介入人的重大人生议题的理论依据。
胚胎到老死,人类每个阶段都一成不变么?本我、自我、超我,谁在统治人类的行为?学习、模仿,人类的行为如何被塑造的?刺激→反应,人类只是刺激的反应物么?自由意志,人类的需求如何催动了自我实现的愿望?解释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生成过程,提供社会工作介入人的重大人生议题的理论依据。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是社会工作领域的一门最基本的重要课程,它主要是从社会环境和人类行为的互动关系来解释人类活动的形成、变化和结果。本课程也采取社会环境和人类行为两个视角,将人的生活历程分为不同阶段,对每一个阶段的相互互动以及可能产生的结果进行了讲解,并对每一阶段可能出现的重要议题进行了概述。并结合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围绕关键问题,阐述了理论和实践的一些技巧和注意事项。课程符合在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教学要求以外,还尽可能地照顾民政、社区工作的一线人员的学习要求。
课程大纲
人类行为
1.1 人类行为的定义与分类
1.2 人类行为的理论解释(上)
1.3 人类行为的理论解释(下)
1.4 人类行为的特征
社会环境
2.1 社会环境的定义及分类
2.2 社会环境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
2.3 社会环境与人类行为的相互作用
2.4 社会环境影响人类行为的基本定律
婴幼儿期
3.1 发展的基本概念
3.2 发展原则
3.3 发展分期与发展任务
3.4 发展周期
儿童期
4.1 年龄界定
4.2 赫威斯特的发展任务理论
4.3 儿童的生理特征
4.4 儿童期发展的特征及影响儿童人格发展的因素
4.5 儿童期的发展理论(上)
4.6 儿童期的发展理论(下)
4.7 儿童期重要议题—肥胖、近视与儿童安全
4.8 儿童期重要议题—儿童虐待的类型
4.9 儿童期重要议题—儿童虐待的成因
4.10 儿童期重要议题—儿童虐待的影响
4.11 儿童期重要议题—施虐者的特征
4.12 儿童期重要议题—受虐者的特征
4.13 儿童期重要议题—儿童虐待的处置模式
4.14 儿童期重要议题—儿童保护工作的服务目标
亲职教育
5.1 亲职教育的目的
5.2 亲职教育的功能
5.3 亲职教育的重要性
5.4 亲职教育模式—沟通分析法(上)
5.5 亲职教育模式—沟通分析法(下)
5.6 亲职教育模式—父母效能训练PET
5.7 亲职教育模式—行为矫正法
5.8 有效亲职效能训练STEP
5.9 亲职教育实施—文字通信与电子通信、演讲与座谈会
5.10 亲职教育实施—演讲与座谈会(家庭访问 上)
5.11 亲职教育实施—演讲与座谈会(家庭访问 下)
5.12 亲职教育实施—家庭咨询与参与教学
5.13 亲职教育实施—面谈
5.14 亲职教育实施—家庭治疗(上)
5.15 亲职教育实施—家庭治疗(下)
少年期
6.1 少年的含义
6.2 赫威斯特的发展任务理论
6.3 少年期的发展理论
6.4 少年期的生理发展特征
6.5 少年期的情绪发展特征(上)
6.6 少年期的情绪发展特征(下)
6.7 家庭环境对少年行为的影响
6.8 少年同辈团体形成的原因
6.9 少年的偏差行为
6.10 少年中途辍学(上)
6.11 少年中途辍学(下)
6.12 少年期的重要议题—少年犯罪
6.13 少年期的重要议题—少年抽烟、酗酒、吸毒、霸凌
6.14 少年期的重要议题—解决对策
6.15 少年期的特殊问题—网络成瘾
青年期
7.1 青年期的年龄界定、发展任务及发展理论
7.2 青年期相关理论
7.3 青年期的生理发展
7.4 青年期的心理发展
7.5 青年期的社会发展(上)
7.6 青年期的社会发展(下)
中年期
8.1 中年期年龄界定及赫威斯特发展任务理论
8.2 中年期的特征
8.3 中年期面对社会变迁中的议题—照顾年迈的父母亲
8.4 中年期面对社会变迁中的议题—中年期的父母角色
8.5 中年期面对社会变迁中的议题—中年期的婚姻
8.6 中年期面对社会变迁中的议题—离婚
8.7 中年期面对社会变迁中的议题—婚姻暴力
8.8 中年期面对社会变迁中的议题—中年失业
老年期
9.1 老年期的年龄界定
9.2 赫威斯特发展任务理论
9.3 老年期的老化的理论
9.4 老年期的身体机能变化—感觉机能
9.5 老年期的身体机能变化—外形和生理变化
9.6 老年期的身体机能变化—心里动作功能
9.7 老年期的心理特征—智力功能与情绪特点
9.8 老年期的心理特征—心理危机因素失智症
9.9 老年期的心理特征—心理危机因素抑郁症
9.10 老年期的心理特征—心理危机因素自杀与老年人虐待
9.11 老年期的心理特征—心理危机因素老人歧视与人格发展
9.12 老年期的社会发展
9.13 退休老化阶段论
9.14 长寿相关因子
9.15 老人的需求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研究方法
10.1 观察研究法
10.2 个案研究与跨文化研究
展开全部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