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专门研究园林植物生长发育规律,植物与环境的关系,园林树种规划与选择,园林植物施工工程,园林植物养护管理技术的应用型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园林植物栽培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园林植物的栽培技术、管理技术及整形修剪等技术措施;掌握园林绿化施工和养护工作重要环节和与实际操作技能,达到高等技术人员应具备理论和专业技术水平。
二、课程目标
通过理论讲授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做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1.知识目标
(1)能阐述园林植物各生长阶段的特点、管理要点;
(2)能理解园林植物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2.技能目标
(1)能依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绿化树种,并进行栽植;
(2)能进行园林植物的日常养护管理;
(3)能判断出植物生长不良时的典型原因,及时给出解决方案并实施的综合能力。
3.素养目标
(1)具备吃苦耐劳、严谨认真的工匠精神,能独立思考并能在园林绿化一线进行工作;
(2)能养成良好的、有效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设计思路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项目式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标准以培养园林植物栽培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园林植物栽培理论知识够用为原则来确定。先从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特点中学习植物的生物学习性,再从园林植物与环境的关系中学习植物的生态习性方面的理论知识入手,再进一步学习进行园林树种的规划与选择;在此基础上进行学习园林树木栽植工程、园林植物养护管理等理论与实践内容。
四、选用教材
以王国东、周兴元主编的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园林植物栽培》(第三版)为主,辅之以周余华主编的技能实训教材《园林植物栽培实训指导书》和《园林植物栽培实训考核》为参考资料,观看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各项目任务视频、图片、多媒体课件等进行学习。
五、教学条件
园林植物栽培实训基本上以实际操作训练为主。园林植物栽培工场满足了园林植物栽培实训所需要的所有实训要求。总面积达6万平米,由园林植物栽培教学实验中心和园林植物栽培实训基地两部分构成。
园林植物栽培教学实验中心由园林植物栽培实验室和智能化玻璃温室组成。园林植物栽培实验室面积为120m2,可容纳50位学生实习,有分光光度计、土壤水分测定仪、超低温高速离心机、超低温冰箱、土壤根系分析系统、色谱仪、香味分析系统、电泳仪等设备,可进行植物的生理生态分析、抗性研究、植物生长发育等研究。智能化温室有4000m2,有水循环设施、水处理设施、加温设施、地源热泵等设施,可规模化生产苗木30万株,亦可进行园林植物的花期调控。
园林植物栽培实训基地可同时容纳120位学生对各个项目的实训,有树木种质资源库、苗木繁育区,可进行种源试验、抗性育种、杂交育种等研究,苗木繁育区有植物扦插圃、嫁接区、容器栽培区、大苗移植区,有全光照间隙喷雾育苗设施、挖掘机、起重机、旋耕设备、冷库等,是集教学、科研、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实训中心。实训基地可供学生进行各项绿地养护管理任务的开展与实施。
六、课程特色
为了进一步提升《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动手技能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植物栽培的科研、实验、创新能力,我们采用“项目+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
具体教学过程是:首先对教学内容进行预习,将遇到的问题和想法汇总;其次组织教学,按布置任务—制定方案—方案讨论—教师演示—学生实践—分析问题—总结报告—成果考核,完成整个实训过程。
通过本课程学习内容的讲授,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级技术人员所必需的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对接国内外相应岗位技术能力要求,培养出技术精、业务强、能创新的高素质人才。
《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讲授必须以《植物与植物生理》、《植物生长环境》、《园林树木》、《土壤与肥料》等课程为基础,具备相应的基础课程知识,才能顺利学习本课程。
王国东,周兴元.园林植物栽培(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11.
佘远国.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管理(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11
王玉凤.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10
孙会兵、邱新民.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化学工业出版社,2018.02
贾生平.园林树木栽培养护.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08
高志勤.园林工程种植施工与绿地养护.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09
潘利.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