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
第1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2月21日 ~ 2025年06月30日
学时安排: 2-4
进行至第6周,共19周 已有 370 人参加
立即参加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159)
spContent=本课程以“新工科”建设为指导,遵循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对接IT产业能力需求,紧跟软件测试技术发展,不断更新和优化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中心,促进能力产出,依托产学合作持续建设,先后获批2016年教育部协同育人MOOC建设项目,2018年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MOOC联盟建设课程,2018-2019年江苏省在线开放课程,2021年首批江苏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023年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已开展9轮 MOOC / SPOC 教学,目前同时在中国大学慕课和优课在线上线。
本课程以“新工科”建设为指导,遵循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对接IT产业能力需求,紧跟软件测试技术发展,不断更新和优化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中心,促进能力产出,依托产学合作持续建设,先后获批2016年教育部协同育人MOOC建设项目,2018年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MOOC联盟建设课程,2018-2019年江苏省在线开放课程,2021年首批江苏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023年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已开展9轮 MOOC / SPOC 教学,目前同时在中国大学慕课和优课在线上线。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随着软件规模越来越大,复杂度越来越高,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和深入,社会对软件产品的质量要求,尤其是可靠性、安全性等要求越来越高,软件产品的质量风险越来越大,重要软件,如果生产过程中没有严格的质量保证措施,不经过充分测试,就投入使用,可能造成恶性事故,导致难以挽回和无法估量的巨大损失,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越来越重要。

        《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是软件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的发展过程、重要性和意义、原则和局限性;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人工测试和自动化测试;软件缺陷和案例、软件质量和质量模型;软件测试过程和环节、测试组织和管理、软件评审等。

        为方便学习者在线学习、测验、作业和交流互动,本课程配备了教学视频、PPT课件、测验题、作业题、讨论题等。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本课程安排一部分拓展学习内容,要求学习者通过查阅资料、交流讨论等来进行学习。为促进能力产出,课程教学内容中融入了大量解决实际软件测试问题的例子,测验作业题中也有很多针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设计题,另外鼓励学习者参加全国大学生软件测试大赛,了解应用需求,拓宽知识面,进一步提升软件测试能力。

授课目标

        本课程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我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办学定位,遵循本专业“以能力产出为导向,培养适应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需要的软件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授课目标如下: 

    ①知识掌握:系统掌握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主要方法,深入理解软件 测试策略、过程、组织和管理,熟练掌握常用黑盒测试、白盒测试技术; 

    ②能力培养:具有较强的软件测试分析、设计和执行能力,能对软件进行质量保证和质量评 价;能选择运用软件测试方法、技术和工具,解决较为复杂的实际工程问题; 

    ③价值引领和素质养成:具有质量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自觉保证和提高软件质量并勇于承 担社会责任;具有工匠精神,能在测试设计中精益求精、勇于创新,能在测试分析和执行中专注和敬业。

课程大纲
绪论
课时目标:了解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的产生与发展过程,理解什么是软件测试的第一类方法和第二类方法;掌握软件测试、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的概念;理解软件缺陷、软件错误、软件失败;认识到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的意义、原则和挑战,树立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的正确理念。
1.1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的产生与发展
1.2软件缺陷、软件错误、软件失败
1.3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的意义、原则和挑战
1.4质量意识、社会责任和工匠精神
1.5信创测试
软件测试策略
课时目标:掌握软件测试的V模型和W模型,了解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四个软件测试阶段,认识软件测试的生命周期,对黑盒测试、白盒测试、静态测试、动态测试、手工测试、自动化测试有初步的认识和理解。
2.1软件测试的模型、过程和生命周期
2.2软件测试的方法和技术
黑盒测试
课时目标:掌握黑盒测试的概念、黑盒测试的依据、黑盒测试主要可以发现的错误,等价类划分、边界值法、错误推测法、判定表驱动法、因果图法、场景法、正交试验法等基本的黑盒测试,并能综合采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软件测试问题。
3.1黑盒测试概述
3.2等价类划分
3.3边界值法
3.4错误推测法
3.5判定表驱动法
3.6因果图法
3.7场景法
3.8正交试验法
白盒测试
课时目标:掌握白盒测试概念及特点,掌握程序结构分析的方法,熟练画出程序控制流图,掌握逻辑覆盖测试、基本路径测试技术、循环测试,了解程序静态测试、插桩测试和调试、程序变异测试和符号测试,能够选择采用合适的白盒测试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1白盒测试技术概述
4.2程序静态测试
4.3逻辑覆盖
4.3.1逻辑覆盖测试
4.3.2逻辑覆盖标准小结
4.4基本路径覆盖
4.5循环测试
4.6程序变异测试
4.7符号测试
4.8程序插桩和调试
软件测试过程
课时目标:握软件测试的过程、掌握单元测试的概念及特征、.掌握集成测试的几种方法、掌握系统测试中的功能性测试和非功能性测试,了解验收测试特点,能够组织实施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保证软件质量。
5.1单元测试
5.1.1单元测试简介
5.1.2单元测试的任务
5.2集成测试
5.2.1集成测试简介和相依性分析
5.2.2需要进行集成测试的原因
5.2.3集成测试方法和分析
5.2.4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集成
5.2.5核心系统先行集成
5.2.6基于调用的集成
5.2.7高频集成
5.2.8其它集成测试方法
5.3系统测试
5.3.1系统测试概述
5.3.2—1系统测试项目
5.3.2—2系统测试项目
5.3.2—3系统测试项目
5.4验收测试
5.5回归测试
面向对象测试
课时目标:理解面向对象特点对测试的影响,具体包括封装对测试的影响,继承对测试的影响,多态对测试的影响;理解复杂的依赖关系对测试的影响;掌握面向对象测试技术,能实施面向对象的类测试等。
6.1面向对象测试简介
自动化测试
课时目标:掌握自动化测试的概念和特点,理解自动化测试的优点、局限性和适用情况;掌握黑盒自动化测试、白盒自动化测试的基本原理;能够运用自动化的方法、技术和工具实施自动化软件测试。
7.1自动化测试概述
7.2自动化黑盒测试
软件评审
课时目标:掌握软件评审的概念,评审的主要活动,评审的技术和工具,理解影响评审的相关因素,能够参与开展软件评审工作、组织软件评审会议。
8.1软件评审概述
8.2软件评审会议
软件质量与软件质量管理
课时目标:了解软件质量问题的根源、认识软件质量特性,以及影响质量的因素,掌握软件质量模型、软件质量管理的过程,了解质量保证的标准,能够参与实施软件项目的质量保证活动。
9.1软件错误及分类
9.2程序中隐藏错误数量估计
9.3软件质量
9.4软件质量模型
9.5软件质量管理
9.6软件质量管理体系
软件测试组织和管理
课时目标:了解掌握软件测试项目工作的一般组织和管理过程,掌握软件测试中各种测试文档编写和管理,掌握软件缺陷的分析跟踪和管理,能够实施完整的软件测试项目、进行相关管理工作。
10.1人员和资源组织
10.2过程和进度管理
10.3文档、用例和缺陷管理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1. 程序设计(结构化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2. 软件工程过程


        这些预备知识,学习者既可以通过先修课程《软件工程导论》、《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或者《Java程序设计》等来获得,也可以通过自学来获得。


        具有编程经验的学习者能更好的理解课程的知识点,掌握相关的方法和技术。

参考资料

参考书目:

[1]朱少民.软件测试方法和技术(第4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22.

[2]王智钢 杨乙霖等.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慕课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20.

[3]王智钢 .房春荣等.移动应用测试与软件质量保证(慕课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23.

[4]王兴亚, 王智钢, 赵源, 陈振宇.开发者测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9.

[5]秦航, 杨强. 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7.

[6]郑炜, 刘文兴, 杨喜兵, 等. 软件测试(慕课版) [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7.

[7]林若钦.基于JUnit单元测试应用技术[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7.

[8]李炳森. 实用软件测试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6.

[9]宫云战. 软件测试教程(第2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6.

[10]周元哲. 软件测试实用教程 [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3.

[11]李海生, 郭锐. 软件测试技术案例教程 [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12]Bill Hetzel,The complete guide to software testing,Qed Information Sciences, 1988, 4(4):206-207.

[13]Stephen Brown, Joe Timoney, Tom Lysaght, 叶德仕. 软件测试原理与实践(英文版)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

[14]Glenford J.Myers.软件测试的艺术[M].张晓明等译,第3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15]Stephen Vance.优质代码:软件测试的原则、实践与模式[M].伍斌,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5.

[16]Lasse Koskela. 有效的单元测试 [M]. 申健, 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4.

[17]Glenford J.Myers, Tom Badgett, Corey Sandler .  软件测试的艺术 [M]. 张晓明, 黄琳, 译. 第3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 2012.

[18]Petar Tahchiev,Felipe Leme, Vincent Massol,et al. JUnit实战 [M]. 王魁, 译. 第2版.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2.

[19]Aditya P. Mathur. 软件测试基础教程 [M]. 王峰, 郭长国, 陈振华, 等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20]荣业爱宇宙.历史上被盗取金额最高的银行盗窃案:孟加拉银行超级大劫案[EB/OL].https://zhuanlan.zhihu.com/p/164447342,2022-06-01.

[21]华为.华为公司简介[EB/OL].https://www.huawei.com/cn/corporate-information, 2022-06-01.


参考数字化资源:

中国大学慕课软件测试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NJU-1001773008

中国大学慕课软件测试与质量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HUST-1001907003

优课在线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在线课程        https://www.uooconline.com/course/1420294878

金陵科技学院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在线课程    https://mooc1.chaoxing.com/course/201139148.html

金陵科技学院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精品课程    https://it.jit.edu.cn/course/rjzlbzycs

慕测平台                                  https://www.mooctest.net/

软件测试网                                https://www.51testing.com/html/

全国大学生软件测试大赛                    https://www.mooctest.org/#/

常见问题

1. 软件开发人员也需要学习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吗?

答:是的,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贯穿于整个软件过程,软件开发人员也需要参与相关工作,每一个软件开发人员都应对自己的工作承担质量责任,例如程序员应对自己开发的代码完成单元测试。


2.本课程主要面向的对象是谁?

答:(1)应用型本科院校软件工程、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学生;(2)软件开发、测试、项目管理、质量保证等从业人员;(3)准备参加计算机等级“软件测试”科目考试的学生;(4)准备参加“软件测试”岗位职业能力评测的在职人员。


3.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哪些?

答: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1)《软件工程导论》 (2)《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或者《Java程序设计


4.本课程一般在教学计划中的第几学期开设?

答:本课程一般在教学计划中的第4、第5或者第6学期开设。


5.本课程每学年都在线同步开设吗?

答:是的,本课程每学年都在线同步开设。

金陵科技学院
6 位授课老师
王智钢

王智钢

副教授

李大鹏

李大鹏

讲师

张海涛

张海涛

高级工程师

推荐课程

【DeepSeek适用】小白玩转AI大模型应用开发

林粒粒

196人参加

小白玩转 Python 数据分析

林粒粒

75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