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
分享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土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研究土的渗透、变形、强度和稳定性。万丈高楼平地起。只要是与土有关的工程都会用到《土力学》知识。随着城镇化发展和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的开发利用,土力学的核心地位越发凸显。该课程已经建成了研究性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在线开放课程。 教学团队现有教师5人,其中教授3人、注册岩土工程师3人,注册结构工程师1人。有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333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 教学团队教师有丰富的教学教学经验和丰硕的科研成果,参加2020年江苏省首届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土是地球表层的岩石经过长期风化、搬运、堆积后的松散沉积物,土支承着高楼大厦、公路铁路、桥梁大坝。《土力学》以力学和工程地质学的知识为基础,是定量分析评价工程地质问题和进行岩土工程设计计算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它研究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土的渗透、变形和强度特性,并据此计算土体的固结与稳定,为各项专门工程服务,是一门应用型基础学科。

土力学课程的主要内容为:土的三相组成、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地基中的应力计算、土体的压缩、地基沉降计算、土的抗剪强度、挡土结构物上的土压力计算、边坡稳定性分析和地基承载力等。

土力学的研究对象是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岩土体,而服务对象则涉及到许多领域和学科。如土木工程、道路交通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国防工程、海洋工程以及地震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和构造地质学等地学学科都应用到土力学的理论和方法。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润扬大桥、港珠澳大桥、三峡水电站大坝等工程的建设都离不开土力学的指导。

我校坚持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己任,坚持“需求导向,能力为本,知行合一,重在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课程教学目标为:

1)知识传授:要求学生正确理解掌握土力学的基础知识、原理和计算方法;掌握基本的土工试验方法。

2)能力达成:要求学生具备推演、分析复杂岩土工程问题的能力;研究、分析实验数据及合理应用参数的能力

3)价值引领:专业教学中融入“道法自然”哲学思想对学生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突出工程伦理、守“土”有责教育。

课程的特色和亮点是: 

(1)线上线下结合,引导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2)构建与信息技术融合的“重过程、多维度”评价体系,激发学习动力。

授课目标

《土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土力学的基础知识、原理和计算方法;掌握土工试验原理、方法,能构建实验系统、调试及操作设备采集实验数据、整理实验成果、分析数据及合理应用参数能够正确表述土的工程问题,具备推演、分析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具备识别与判断岩土工程复杂问题及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课程思政融入“道法自然”哲学思想,培养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学生进行工程伦理教育,具备对岩土工程相关规程规范的敬畏意识以及对职业的责任担当意识。确保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与实验教学,使学生具备下列能力:

1. 掌握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土的渗透理论、变形理论、强度理论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够正确表述土的工程问题,并具有推演、分析与土有关的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1.2

2. 能够运用土的渗透理论、变形理论、强度理论计算分析工程建设活动中的渗透问题、沉降问题、地基承载力问题、挡土结构稳定性及边坡稳定性问题,具备识别与判断上述工程问题中关键因素的能力。(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2.1

3. 能够依据土工实验规程实施试验、采集数据,并能基于统计与分析原理处理数据,获得有效结论,具备设计实验方案、调试及操作设备、分析数据、整理实验成果及合理应用参数的能力。(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4.2

4. 能够在实验过程中独立操作;能够理解实验过程中个人在团队中的角色作用,具备在团队中独立或合作开展工作的能力。(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9.1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材料力学、工程地质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一)教材

[1] 李广信.土力学(2)[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二)参考书目

[1] 钱建固等.土质学与土力学(5)[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5.

[2] 河海大学土力学教材编写组.土力学(3)[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3] 陈希哲.土力学地基基础(5)[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4] 范钦珊.土力学地基基础(4)[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

[5]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6]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 [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7]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8] 高压喷射扩大头锚杆技术规程JGJ/T282-2012[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