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中国文化的日本之旅
第12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4年09月12日 ~ 2024年12月31日
学时安排: 1-2小时/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562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199)
spContent=《中国文化的日本之旅》第十二学期开课咯!欢迎大家跟随我们的步伐,去探究那些流传到日本的中国文化源头。
《中国文化的日本之旅》第十二学期开课咯!欢迎大家跟随我们的步伐,去探究那些流传到日本的中国文化源头。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很多同学都知道,日文的平假名和片假名是由中国的汉字演变而来。但你可能不知道,日本人也说“成语”、写“汉诗”。

 大家都知道,曾有大批遣隋使、遣唐使来到中国。但你可能不知道,诗人李白、王维的挚友,在唐朝为官五十四载的晁衡其实是随使团来到中国的日本人。

 很多人喜欢日本的抹茶,喜欢抹茶蛋糕、抹茶冰淇淋。但你可能不知道,日本茶道的点茶法源自中国宋代。

 很多人喜欢冲绳歌手安室奈美惠、喜纳昌吉、夏川里美,但你可能不知道,冲绳音乐中最常见的乐器三味线(三线)也是来自中国。

 你可能听说过日本佛教的天台宗和真言宗,可能到访过比叡山和高野山,但你可能不知道,天台宗和真言宗分别是高僧最澄和空海从唐朝学习密宗教义回到日本后分别创立的。

 你可能参拜过日本的“七福神”,但是你大概不知道,“七福神”中只有一位神仙是真正的“日本籍”,“七福神”其实是“国际联军”。

 你可能知道奈良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但你可能不知道,奈良当时被称为平城京,其都城建造仿照了唐代长安。

 中日之间的确有很多的相同或相似之处,在日本,过年时也会喝屠苏酒,端午节也会吃粽子,而且也过七夕节,也举行祭孔活动......但是,中国的文化元素传入日本,其实也悄然发生了变容。我们将在 “中国文化的日本之旅” 中,和你一起 聚焦一个 东渐的中国文化元素 梳理各个文化元素 的内涵、 传入日本的过程 及其 对日本的影响

 课程共11讲,每讲内容聚焦一个东渐的中国文化元素 课程中将涉及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文化现象,如日语的 文字词汇、汉诗汉文、古代建筑、饮食文化、民俗节日、 传统 乐器、儒家思想、 佛教思想 我们将和大家分享这些文化要素的内涵、 传播 途径以及在 日本 受容 和发展。

授课目标

了解日本一些喜闻乐见的文化现象以及这些文化现象与中国文化源头之间的关联性,思考文化现象背后的历史因素,感受中日文化的传承与融合。

课程大纲

第1讲 从“有朋自远方来”到“あいうえお“

1.1 日语中的文字

1.2 日语中的汉字词

1.3 日语中的汉诗文

第1讲 从”有朋自远方来“到“あいうえお“单元测验

第2讲 ”七夕“在日本

2.1 ”七夕节“的由来

2.2 现代日本的”七夕祭“

2.3 中国的”七夕节“与日本的”七夕祭“

第2讲 “七夕”在日本 单元测验

第3讲 ”抹茶“是日本原创的吗?

3.1 日本煎茶与中国绿茶

3.2 抹茶的前世今生

3.3 ”茶“是如何在日本生根发芽的?

第3讲 “抹茶”是日本原创的吗?单元测验

第4讲 琴弦上的中国与日本

4.1 三味线有哪些?

4.2 三味线的前世今生

4.3 流淌在琴弦上的音符

第4讲 琴弦上的中国与日本 单元测验

第5讲 白居易与《长恨歌》:日本眼中的”唐风“

5.1 日本文学钟爱的《长恨歌》

5.2 日本人为何喜欢白诗?

5.3 唐诗东渐与日本的”唐风文化“

第5讲 白居易与《长恨歌》:日本眼中的“唐风” 单元测验

第6讲 那些和中国相关的节日食物

6.1 跨年的荞麦面和屠苏酒

6.2 正月里的”七草粥“

6.3 粽子和槲树年糕

第6讲 那些和中国相关的节日食物 单元测验

第7讲 遣(隋)唐使与中日文化交流

7.1 小野妹子与吉备真备

7.2 阿倍仲麻吕在中国的足迹

7.3 空海与最澄

第7讲 遣(隋)唐使与中日文化交流单元测验

第8讲 鉴真的东渡与佛教的东传

8.1 鉴真是如何到达日本的?

8.2 鉴真东渡有哪些影响?

8.3 佛教东传之路

第8讲 鉴真的东渡与佛教的东传 单元测验

第9讲 ”七福神“都来自日本吗?

9.1 日本的神灵信仰与”七福神“信仰

9.2 奥州仙台”七福神“

9.3 ”七福神“的宗教渊源及其中国元素

第9讲 “七福神”都来自日本吗?单元测验

第10讲 唐长安(西安)与平城京(奈良)

10.1 日本第一个仿照中国建造的正规都城——藤原京

10.2 从长安到平城京

第10讲 唐长安(西安)与平城京(奈良) 单元测验

第11讲 《论语》与孔子:日本的儒学

11.1 论语是何时传入日本的?

11.2 日本的祭孔

11.3 日本的孔庙

第11讲 《论语》与孔子:日本的儒学 单元测验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对中国和日本文化的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对中日文化交流具有一定的兴趣。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视频音频资料部分来自

日本电视剧《深夜食堂》、日本动画片《樱桃小丸子》

电影《妖猫传》

安徽旅游《徽州的端午,裹粽和稻草灰更配》

CCTV-10《茶的故事》(20170712)



https://www.kuwo.cn/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30931200?from=search&seid=12558950994635774725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7536444/?spm_id_from=333.788.videocard.9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28353120?from=search&seid=6274482988001432552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7128266/?spm_id_from=333.788.videocard.8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26441771?from=search&seid=15414871938060684085

 

图像资料部分来自

日本北野天满宫官网https://www.kitanotenmangu.or.jp/

https://kasuinomori.blog101.fc2.com/blog-entry-940.html

https://gank2o.blog5.fc2.com/blog-entry-670.html

https://agatsuma.tv/

 

中文文献资料

阚能才.唐宋时期的研茶与碾茶.农业考古.2013年第2期.92-95.

刘富华.唐代周边国家和地区的“遣唐生”与唐文化的传播.史学集刊2011.

叶小文.说不尽的鉴真和尚.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

夏应元.中日学者对阿倍仲麻吕的评价问题—兼评汪向荣的“阿倍不愿归国说”.中日关系史研究(总第98期)2010

羊涤生.东北亚的儒释道文化与东北亚的战争与和平.儒学的当代使命—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册).2009

郭万平.日僧南浦绍明与径山禅茶文化.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77-80.

王勇主编.日本文化大讲堂(音乐).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7

菜凤书.中日交流的考古研究.齐鲁书社.1999

 

日文文献资料

久慈力.七福神信仰の大いなる秘密.批評社.2012

詳説 日本史図録(第2版).山川出版社.2008

近江恵美子.仙台七夕―伝統と未来.大崎八幡宮.2008

秋本守英.日本文章表現史.和泉書院.2006

武村則行.楊貴妃文学史研究.研文出版.2003

渡辺誠.遣唐使船をしらべる.小峰書店.1996

近藤春雄.白楽天とその詩.武蔵野書院.1994

土門拳.古寺巡禮(第2集).美術出版社.1965

 

本课程得到日本北九州市立大学叶言材先生、高等教育出版社孙悦女士的大力协助,特此鸣谢!

显示全部
吉林大学
4 位授课老师
周异夫

周异夫

教授

房颖

房颖

副教授

孙菁菁

孙菁菁

讲师

推荐课程

大学英文写作

李慧辉

53439人参加

大学英语(口语)CAP

彭天笑

304772人参加

会计学原理

王德宏

89015人参加

武忠祥·高等数学·解忧铺

武忠祥

1066715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