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食品分析
第2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0年02月20日 ~ 2020年05月18日
学时安排: 4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3487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163)
spContent=本课程主要介绍近年来国内外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分析检测新技术及其发展动态,注重当前与食品质量和安全密切相关的检测技术,尤其是涉及食品安全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技术,注重食品分析方法基本原理和基础实验技能的教学,注重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的培养。
本课程主要介绍近年来国内外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分析检测新技术及其发展动态,注重当前与食品质量和安全密切相关的检测技术,尤其是涉及食品安全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技术,注重食品分析方法基本原理和基础实验技能的教学,注重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的培养。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安以质为本!食品的品质和安全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如何对众多食品的质量和安全进行评价以保证人们吃的食品既美味可口,又营养健康呢?这就是《食品分析》课程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课程提供系统的理论学习和严格的实验操作技能训练,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大家掌握食品基本成分和质量安全的理化指标分析方法,掌握相关基本原理及实验技能。

《食品分析》课程主要包括:样品采集和前处理、理化分析方法、数据处理和结果表达与评价等全过程的食品分析方法。

本课程“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应用和创新能力,“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 在课程内容上,既强调知识点的讲授,又注重教学内容的拓展和延伸,强调新颖性。既夯实课程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强化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将课程组老师的最新科研体会和成果融入教学中,如增加了水产品的新鲜度检验,体现课程的优势和特色。


授课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习者掌握食品基本成分和质量安全的理化指标分析方法,掌握基本原理及实验技能,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严格的实验操作技能训练,掌握包括采样、样品前处理及理化分析方法、数据处理和结果表达及评价等全过程的食品分析方法。同时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分析技术的微量化、自动化、简约化和快速、高通量为发展方向,了解国内外食品分析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课程大纲

第一周

※ 第1单元 样品的采集、制备、保存

※ 第2单元 样品的预处理

※样品采集及前处理单元测验

※样品采集及前处理单元作业1

※样品采集及前处理单元作业2

第二周

※ 第3单元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 第4单元 食品中水分活度的测定

※ 第5单元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单元测验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单元测验

※ 食品中水分活度的测定单元测验

※食品中水分及水分活度的测定单元作业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单元作业

第三周

※第六单元 食品中酸度的测定

※第七单元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

※第八单元 油脂的理化指标

※食品中酸度的测定单元测验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单元测验

※ 食品中酸度的测定单元作业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及油脂的理化指标单元作业

第四周

※第九单元 碳水化合物(糖)

※第十单元 碳水化合物的提取和澄清

※第十一单元 还原糖的测定

※第十二单元 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第十三单元 食品中氨基酸的测定

※碳水化合物(糖)单元测验

※碳水化合物的提取和澄清单元测验

※还原糖的测定单元测验

※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单元测验

※食品中氨基酸的测定单元测验

※ 碳水化合物(糖)单元作业

碳水化合物的提取和澄清单元作业

※还原糖的测定单元作业

※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单元作业

※食品中氨基酸的测定单元作业

第五周

※第十四单元 食品添加剂(漂白剂、发色剂)的测定

※第十五单元 食品添加剂(甜味剂、防腐剂)的测定

※第十六单元 食品添加剂(抗氧化剂、着色剂)的测定

※食品添加剂(漂白剂、发色剂)的测定单元测验

※ 食品添加剂(甜味剂、防腐剂)的测定单元测验

※食品添加剂(漂白剂、发色剂)的测定单元作业

※ 食品添加剂(甜味剂、防腐剂)的测定单元作业

※ 食品添加剂(抗氧化剂、着色剂)的测定单元作业

※ 食品添加剂(抗氧化剂、着色剂)的测定单元测验

第六周

※第十七单元 水产品新鲜度检验

※水产品新鲜度检验单元测验

※水产品新鲜度检验单元作业

第七周

※第十八单元 食品中重金属的测定

※第十九单元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测定

※第二十单元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测定

※ 食品中重金属的测定单元测验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测定单元测验

※ 食品中重金属的测定单元作业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测定单元作业

第八周

※第二十一单元 免疫学检测技术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第二十二单元 电化学传感分析技术

※第二十三单元 表面增强拉曼分析技术

※第二十四单元 食品分析中的微纳米技术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课程知识

参考资料

[1] 李和生. 食品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2] 谢笔钧,何慧.食品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11

[3] 候曼玲.食品分析[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1

[4] 张水华.食品分析[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

[5] 大连轻工业学院等.食品分析[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1 

[6] 穆华荣,于淑萍.食品分析[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8

[7] 戴军.食品仪器分析与技术(现代食品工业技术丛书) [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8

[8] 俞一夫.食品分析技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7

[9] 无锡轻工业学院等.食品分析[M].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2

[10]  S. Suzanne Nielsen. Food Analysis [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7

[11]  李东凤.食品分析综合实训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9


集美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黄志勇

黄志勇

教授

推荐课程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