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是金融经济类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本课程将围绕着金融目的、金融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技术和工具的金融逻辑体系,以及金融基本现象的解释-金融理论,进行内容的组织和讲解。课程共分四个部分。
(1)金融工具,主要学习货币、票据、股票、债券和期权期货等是什么;为什么需要这些工具,如何创造这些工具。
(2)金融机构,主要学习商业银行、中央银行、投资银行和交易所等金融机构如何通过业务活动创造金融工具、组织使用金融工具进行交易的过程和方法。
(3)金融制度,主要学习货币制度、公司和财务会计制度、以及证券交易制度;重点理解金融制度的目的是维护金融工具的真实性、有效性、交易过程的有序性。
(4)金融理论。主要讲授利息理论、货币供给和需求理论,传授利息和货币现象背后的不同理论解释。
金融通过为交易服务,解决各种交易困难,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市场扩大、分工深化、从而带来技术进步和效率的提高。本课程将在正确认识金融目的的基础上,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对金融学如何解决金融问题、实现金融目的的基本金融理论和基本方法有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辨析金融理论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主要面向经济管理类一、二年级学生开设,也可以作为一门非经济管理类学生的金融逻辑思维的通识类课程学习,甚至可以作为面向社会的普及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基本市场和金融逻辑思维、传授基本金融概念和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是使学生对金融领域的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业务、金融制度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特别是对金融的基本目的和基本方法有较为深刻的理解,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辨析金融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能力,为金融、经济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会计学等
课程的学习以阅读为主,通过阅读、思考、讨论、作业加强自主性学习,倡导提出问题,查阅资料,讨论思辨,归纳整理。
(1)课程使用教材:
谢绵陛:《货币金融学》(第二版),厦门大学出版社2018年8月出版,ISBN:9787561570241。
谢绵陛:《金融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22年8月出版,ISBN:9787302608059。
(2)课程参考阅读教材及书目:
黄达: 金融学(第四版)货币银行学(第六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戴国强:货币金融学(第4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十一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
陈志武,《金融的逻辑1:金融何以富民强国》,西北大学出版社,2015.
陈志武,《金融的逻辑2:通往自由之路》,西北大学出版社,2015.
罗伯特•希勒 (Robert Shiller),束宇(译),《金融与好的社会》,中信出版社,2012.
周其仁,《货币的教训》,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默里•罗斯巴德 (Murroy N.Rothbard)、 杨农译,《银行的秘密:揭开美联储的神秘面纱》(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秘鲁]赫尔南多•索托(著),于海生(译),《资本的秘密》,华夏出版社,2017.1.
[美]威廉·戈兹曼(著),张亚光(译),千年金融史:金融如何塑造文明,从5000年前到21世纪,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