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认证学习
新闻传播史
第10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3月01日 ~ 2025年07月15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每周
进行至第5周,共20周 已有 472 人参加
认证学习
认证成绩和证书
智能问答和解析
视频学习辅助
立即参加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147)
spContent=《新闻传播史》是新闻传播学科的专业基础课,方汉奇先生曾言:“在中国新闻学研究的历史上,开其端绪的,还是新闻史的研究。” 东京大学新闻研究所首任所长小野秀雄也曾说,新闻传播史是新闻传播学的根基和源泉。 《新闻传播史》汇通中外,连接古今,内容丰富。中国新闻传播史部分旨在让您了解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历史轨迹,掌握其特点规律,树立正确的新闻观与历史观;外国新闻传播史侧重揭示新闻活动深层底蕴,勾画传播文明发展脉络,融合思想和史实。 课程每周一上午八点前更新
《新闻传播史》是新闻传播学科的专业基础课,方汉奇先生曾言:“在中国新闻学研究的历史上,开其端绪的,还是新闻史的研究。” 东京大学新闻研究所首任所长小野秀雄也曾说,新闻传播史是新闻传播学的根基和源泉。 《新闻传播史》汇通中外,连接古今,内容丰富。中国新闻传播史部分旨在让您了解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历史轨迹,掌握其特点规律,树立正确的新闻观与历史观;外国新闻传播史侧重揭示新闻活动深层底蕴,勾画传播文明发展脉络,融合思想和史实。 课程每周一上午八点前更新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什么是新闻传播史?


新闻传播史是一门科学,是一门研究新闻事业发生、发展历史及演变规律的科学,它和新闻理论、新闻业务是一门新闻学的组成部分。

日本新闻传播学的开山鼻祖、著名的日本新闻史和新闻理论专家、东京大学新闻研究所首任所长小野秀雄曾说:“任何科目在新闻或传播学院的学科设置中都可以增加或削减,但有三个科目却是不可或缺的,那就是新闻传播史、新闻传播理论和新闻传播伦理教育。这三个科目是新闻传播学和学院健康发展的根,是其生命力和源泉。”我国著名的新闻传播学者方汉奇先生也曾言:“在中国新闻研究的历史上,开其端绪的,还是新闻史的研究。”

由于新闻史是研究新闻传播与新闻事业产生、发展、变化的历史,包括过程、经验、学说和传统。因此,“新闻史是历史的科学”,是文化史的一个部分,同时又是通史的一个部分,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新闻史研究必须坚持历史研究必要的学术程序,以及中国史学优良传统:绝对尊重史料,言必有据,论从史出。

我们为什么学习这门课?



1. 理论皆史。借鉴经济史大家吴承明先生的一句话,“经济史应当成为经济学的源,而不是它的流”,所有的新闻传播理论都起源于新闻传播史。应当历史地看待新闻传播学的发展,任何新闻传播学理论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任何伟大的传播学说,在历史的长河中都会变成新闻现象分析的一种方法,也是研究新闻史的方法,而不是推导历史的模式。

2. 要提高理论研究水平,应该先回到历史。黄旦教授发表过两篇文章《突破“记者”式研究框式:对新闻理论研究现状的思考》、《还是先回到历史:对提高新闻理论研究水平的建议》,大力提倡研究者先走向历史,去熟悉新闻传播史和新闻学说,以便温故而知新,在了解学术史的基础上,先因后创。

3. “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因为任何一门社会科学的发展,都是在以往知识积累的基础上而发展的,“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曾宣扬“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也就是说,历史学习是其他知识提升的基础。

4. 读史明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智莫大于知来,来何以能知,据往事以为推。”;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当然,历史能给人提供的是一种智慧, 而不是某种直接的现实对策。

5. 培育历史思维和眼光。求真可以说是史学真正的使命,也是史学的美感。在追求历史真相的过程中,改变思维方式,养成历史思维、历史眼光、历史观念:整体的、变动的、发展的、全面的、客观的、复杂而曲折,要意识到历史长河是九曲回肠,在历史中既有变,又有不变,也就是说,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历史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6. “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新闻史也不例外,也能为现实服务。学习新闻传播史,可以帮助我们继承和发扬新闻传播活动的优良传统,帮助我们更好地借鉴和参考历史上各种新闻媒介的工作经验,帮助我们更好地向老一辈的新闻工作者学习,帮助新闻工作者丰富有关新闻事业的历史知识。如果一个新闻工作者完全不知道本行业的历史,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他不知道什么是新闻,也不会抓新闻。由于缺乏本行业的知识,会出现很多的偏差,比如一些新闻记者发现隐性采访、体验式采访十分有效,或者媒介参与事实的进程能为媒介本身的形象争光,于是认为这是一种新事物,评价极高。其实,如果学了一点外国新闻传播史的知识,就会知道,这些做法在100多年前,发达的国家的新闻业都实践过了,而且并非十全十美的,其中有经验有教训。在某种意义上说,新闻业的知识越丰富,面对现实的新闻工作就越自由,可以少走弯路。


授课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有二:

 

1. 知识传承:让学生领会 “无古不成今”,更好理解新闻传播事业的前生今世;

2. 学术素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眼光,力争“读史明智”


课程大纲
总论
1.1 学习《新闻传播史》的重要意义与方法
1.2 口语传播及其辅助传播手段
1.3 文字传播的出现及其主要表现形式
1.4 印刷传播的主要发展历程
1.5 电子传播的诞生与发展概况
第一章 讨论题
第一章 练习题
中国近代报刊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2.1 外国传教士与第一批中文报刊
2.2 外国传教士、商人与第一批外文报刊
2.3 外国人在香港创办的第一批中文报刊与商业报刊
2.4 外国人在上海创办的第一批中文报刊与商业报刊
2.5 在华外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第二章 讨论题
第二章 练习题
晚清民族报业的兴起
3.1 鸦片战争前后先进中国人对报刊的理解
3.2 早期中国对报刊活动的尝试
3.3 维新派掀起第一次办报高潮
3.4 保皇派、留学生和革命派在海外的办报活动
3.5 清末新政与第二次办报高潮
第三章 讨论题
第三章 练习题
民国初期报业的发展
4.1 报业的极度繁荣与挫折
4.2 共和再造与报业复兴发展
4.3 五四运动与第三次办报高潮
4.4 国共党报与大革命的成败得失
第四章 讨论题
第四章 练习题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新闻业
5.1 国民党新闻宣传网的基本构成体系
5.2 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网的基本构成体系
5.3 中国商业报刊的发展和报业专业化的提高
5.4 新闻教育和新闻学研究的发展状况
第五章 讨论题
第五章 练习题
全面抗战时期的新闻业
6.1 中共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新闻业的发展情况
6.2 解放日报改版背景与中共党报理论的发展
6.3 国统区大后方新闻业的发展情况
6.4 沦陷区日伪主导的新闻业的发展情况
第六章 讨论题
第六章 练习题
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业
7.1 战后国民党新闻业“复员”的现象与实质
7.2 战后国民党新闻统制政策的表现与特点
7.3 国统区新闻界反抗国民党新闻压迫政策的过程
7.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新闻事业的发展壮大历程
第七章 讨论题
第七章 练习题
德法为代表的欧陆新闻业
8.1 德国早期的新闻传播活动与现代新闻业诞生的背景
8.2 德国近代报刊的出现与发展
8.3 法国早期的新闻传播活动与现代新闻业诞生的背景
8.4 法国近代报刊的出现与发展
8.5 欧陆新闻业的特点及其与英美新闻业的不同
第八章 讨论题
第八章 练习题
英国新闻传播事业
9.1 英国早期新闻传播活动的兴起与发展
9.2 英国封建王朝中新闻出版管制与早期现代出版物
9.3 新闻自由思想的提出与英国政党报刊的发展
9.4 英国大众化报刊的代表报刊及其特点
第九章 讨论题
第九章 练习题
美国新闻传播事业
10.1 美国新闻传播活动诞生的历史背景及代表性报刊
10.2 影响美国新闻出版自由最终确立的三次典型事件:“曾格案”、“抵抗印花税法案”、“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
10.3 美国政党报刊与大众化报刊,先后产生的背景、发展阶段以及特点
10.4 黄色新闻掀起了美国大众化报刊发展的第二次高潮,在进一步的报刊商业化中,出版社及报业集团的诞生与发展
第十章 讨论题
第十章 练习题
第十一章 俄国新闻传播事业
11.1 俄国早期新闻传播活动的兴起与发展以及新闻管制的特点
11.2 不同政见报刊以及民营报刊的发展与国营通讯社的出现
11.3 俄国马克思主义代表性重要刊物《火星报》与《真理报》的诞生与社会主义报刊体制的确立
11.4 苏联新闻业的发展、改革与落幕
第十一章 讨论题
第十一章 练习题
日本新闻传播事业
12.1 日本早期的新闻传播活动与现代新闻业诞生的背景
12.2 日本的官报与党报及商业化报刊的出现与发展
12.3 日本政府对报刊业的法西斯化管控与改造
12.4 战后日本新闻业的瓦解与重建
第十二章 讨论题
第十二章 练习题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中国通史》《中国近代史》《世界史》《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

参考资料

严耕望:《治史三书》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方法》

顾颉刚:《中国史入门》 

翦伯赞:《史料与史学》

钱穆:《国史大纲》

张荫麟:《中国史纲要》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唐德刚:《袁氏当国》

唐德刚编著:《李宗仁回忆录》

罗尔纲:《师门五年记》

季羡林:《留德十年》

季羡林:《牛棚杂忆》

何兆武:《上学记》

蒋梦麟:《西学与东潮》

熊向晖:《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

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

张国焘:《我的回忆》

胡适口述,唐德刚注译:《胡适口述自传》 

陆键东:《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

柯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

陈志让:《军绅政权》

石川祯浩:《中国共产党成立史》

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

邓野:《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

左玉河:《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

费孝通:《乡土中国》

孔飞力:《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

黄旦:《范式的变更:新报刊史书写》

季家珍:《印刷与政治》

李礼:《转向大众》

李金铨主编:《文人论政:知识分子与报刊》

暨南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赵建国

赵建国

教授

推荐课程

彭凯平教积极心理学

大渔大师课

240人参加

彭凯平教情绪心理学

大渔大师课

69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